最近全国房价普涨,借着西成高铁的风,汉中房价也跟着小涨了一波。那么问题来了,汉中的经济收入情况能够支撑多高的房价?
一个汉中双职工的家庭收入,按月收入6000到9000算应该差不多,至少我了解的大部分公务员国企私企都是这样。能超过这个限度的基本上只有做生意的老板了。但是老板赚的钱也要从这些拿工资的人手里赚。汉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除了几个国字头的军工企业,剩下能挣外面人钱的企业非常少。所以经济基本就是你挣我的,我挣你的。所以购买力不能光看着少数挣到钱的老板,还是得从大家的情况出发。
按照正常的家庭开销,以及贷款政策,家庭每月能够负担的房贷应该在3500左右差不多就是极限了。再高就会非常影响生活品质。按商业贷款20年推算,折去利息,基本上加上首付能够购买的房屋总价极限应该在55万左右。这其中还没有算后期装修和购买家具的钱。这些加起来还得有15万左右的支出。按100平算,汉中每平米房价超过5000元就是相当不合理的。这种房子估计除了炒房的和不差钱的老板可以买,基本上吧所有工薪阶层都拒之门外了。当然,如果集上一辈四个老人全家之力的话算我没说。啃老就尴尬了。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租住比。大家都知道,买房除了自己住还有两种投资模式,要么留下等升值,要么就租出去收租金。但是,不要忘了靠这两个升值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人口。一线城市为啥房价那么高,就是因为它吸引了全国的人口。人去了就得找地方住,想落脚就得买房。汉中恰恰相反,汉中一方面重视教育,学历普遍高,另一方面又缺乏产业留不住人,所以人口外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再加上汉中前几十年深入人心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人口下降是必然的。不要看着户籍人口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外地生活的非常多。没有年轻人,房子就缺乏刚需,缺乏刚需,房子租也不好租,卖也不好卖。谁还敢大手笔投资?至于外地人买房,我就问你,你家不在这,工作不在这,每年能来几次?买房生儿子吗?这种需求太少了,不会影响大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走势。汉中或许会吸引周边县区的一部分人来购买,但是这部分一旦消化完,房子又靠谁来接盘?毕竟房子不是手机,手机我可以双持疯叉。房子一个人只能住套,除非养了好几个小三。
终上所述,汉中的房价是有天花板的。想突破这个天花板除非所有单位集体上调工资,带动全社会购买力上涨,不然搞这点工资这点人口,房价再高也是空吆喝。
一个汉中双职工的家庭收入,按月收入6000到9000算应该差不多,至少我了解的大部分公务员国企私企都是这样。能超过这个限度的基本上只有做生意的老板了。但是老板赚的钱也要从这些拿工资的人手里赚。汉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除了几个国字头的军工企业,剩下能挣外面人钱的企业非常少。所以经济基本就是你挣我的,我挣你的。所以购买力不能光看着少数挣到钱的老板,还是得从大家的情况出发。
按照正常的家庭开销,以及贷款政策,家庭每月能够负担的房贷应该在3500左右差不多就是极限了。再高就会非常影响生活品质。按商业贷款20年推算,折去利息,基本上加上首付能够购买的房屋总价极限应该在55万左右。这其中还没有算后期装修和购买家具的钱。这些加起来还得有15万左右的支出。按100平算,汉中每平米房价超过5000元就是相当不合理的。这种房子估计除了炒房的和不差钱的老板可以买,基本上吧所有工薪阶层都拒之门外了。当然,如果集上一辈四个老人全家之力的话算我没说。啃老就尴尬了。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租住比。大家都知道,买房除了自己住还有两种投资模式,要么留下等升值,要么就租出去收租金。但是,不要忘了靠这两个升值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人口。一线城市为啥房价那么高,就是因为它吸引了全国的人口。人去了就得找地方住,想落脚就得买房。汉中恰恰相反,汉中一方面重视教育,学历普遍高,另一方面又缺乏产业留不住人,所以人口外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再加上汉中前几十年深入人心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人口下降是必然的。不要看着户籍人口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外地生活的非常多。没有年轻人,房子就缺乏刚需,缺乏刚需,房子租也不好租,卖也不好卖。谁还敢大手笔投资?至于外地人买房,我就问你,你家不在这,工作不在这,每年能来几次?买房生儿子吗?这种需求太少了,不会影响大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走势。汉中或许会吸引周边县区的一部分人来购买,但是这部分一旦消化完,房子又靠谁来接盘?毕竟房子不是手机,手机我可以双持疯叉。房子一个人只能住套,除非养了好几个小三。
终上所述,汉中的房价是有天花板的。想突破这个天花板除非所有单位集体上调工资,带动全社会购买力上涨,不然搞这点工资这点人口,房价再高也是空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