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写点什么,关于自己,关于大学,关于这个有人觉得**有人觉得猪都能飞翔的时代。所以既然谈及此意,这一系列也许冗杂的文字该算作是我的部分自传了,于是,就像所有烂俗的励志故事总要有一个转体360托马斯后空翻似的转折一样,我也只能附和地给我的这些东西起一个唬人的标题,仅仅是博人眼球吧。当然既然是传,那么语气本应凝重,以示对我已逝青春、对理解我支持我帮助我以及讽刺我的人的尊重和敬意。
所以为了在人的3秒钟新鲜感消失之前吸引你们往下看更多的“废话”,我就只好直入正题了。
我是BUCT200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可这本该普通下去的青春硬是被叛逆的我强行画上了突兀的注脚,显得不那么普通了。
相信能进BUCT的人都比较认同自己在高中时代算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吧,就像所有满怀对自己最美好年华的各种憧憬的激扬青年一样,08年的初秋,我走进了这个校区面积还没我高中大的重点大学,我的失望是显然的,那时毕竟还没听过梅贻琦先生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是理科生,读的是工科专业,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高考英语141语文126,我是个理科生里的怪胎。我天生对文科有极高的热情和好感,同理科却总是貌合神离。原以为大学终于可以不用学让我恶心的数学物理,可too naive的我被通识教育狠狠地教育了。我最恶心的科目,绝大部分集中在了大一的课程上,这给了叛逆的我一种莫名的仇恨感。虽然开学初不费吹灰之力进了英语快班,我还是决定要在自己本来笔直的人生道路上画几个弯出来。所有那个时代的北化人都不会陌生“宇宙”这个词,很快,网吧成了我醉生梦死以为这就是我要的多彩青春的精神港湾。通宵对我而言已经不能说是家常便饭,因为你们的通宵只是一夜,而我经常是一连三四个夜晚加白天地在网吧消遣,那个时候,病态的我觉得自己能在别人排队等机子的时候去玩网管的机子,仿佛有一种贵族的感觉,现在想想,连笑的欲望都没有。
人总要相信,这世间一切都是平衡的,我拿到了我所谓的自由,当然要付出足够的筹码来交换。很快的,我与班级的同学开始疏远,我甚至说不全每个人的名字;班级的任何集体活动我都没参加,这导致我到现在都没去过长城,也颇为符合我并不是好汉的标签吧;我听着高数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我每年都能看到一样进来的同学们最后变得不一样,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时心里闪过的只有哂笑。期中考试,我坐在考场上,面对着如龙章凤篆的蝌蚪之书的高数试卷,额头冒汗,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个坏学生是什么感受。但伤疤没好我却也能忘了疼,我继续自己昼伏夜出的生活,就连同宿舍的想找我都变得困难。后来我被导员约谈,彼时的情况并不严重,可我并不懂什么防微杜渐,依然故我。渐渐地,挂科成了悬在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瞒着父母,对家里永远报喜不报忧,自己在偌大的北京纸醉金迷。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大二一开学,导员又叫我去接受教育,我本以为又是老生常谈,结果,等待我的,却是晴天霹雳!由于挂科太多,我不得不留级。留级?从小到大这个词永远都跟我绝缘,那一刻脑子一片空白,总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可走出办公室之后用力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才发现苦果终于真真切切地送到了嘴里。我开始盘算着怎么补救,我在想这事怎么也不能让父母知道,不然不是他们气死就是我被打死吧。我开始拿起那些已经落满灰尘的课本,试着去亡羊补牢。可看了不到3分钟我就放弃了,我受不了这种让我窒息的感觉,畏难怕险的我又躲在网吧挥霍青春。我对理科的讨厌因为挂科而异化成了憎恨和诅咒,我可以在宿舍捧着几本意林看上一天,也绝不碰那些课本;我宁愿在网吧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百度首页的空白发呆,也绝不去听那些课程。我疯狂地把自己吃饭的钱都拿来砸到了游戏里,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每天只能吃得起一包泡面,偶尔有同学请我吃顿小笼包我都觉得已是人间珍馐,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都没能将我从泥淖中拉出来。虚拟世界带给我的满足感让我无法自拔:我是游戏里的明星玩家,参加全国级别的比赛,出现在官方组织的明星玩家见面会上,我对这个游戏的每个系统都如数家珍,烂熟于心,经常在论坛写一些见解独到的游戏攻略引来众人一番模仿。这些被外人视作玩物丧志的标签,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
自作孽不可活,我的自我放纵终于得到了严厉的审判。就当所有当年一起迈入校园的同学们收拾他们的行李准备去繁华的东区的时候,我却只能在满是垃圾空无一人的宿舍楼里发呆,躺在床上,看着惨白的天花板。可这并不够,还有更大的雷要炸。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暑假快开学的某个夜晚,我在自知纸包不住火的情况下,趁母亲不在,选择先跟遇事更冷静的父亲摊牌。悔恨的泪水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永恒的耻辱烙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父亲惊愕又老泪纵横的脸。然后第二天母亲也知道了,她没有太多地训斥我,只是坐在我的床边,哭,就那么一直哭,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母亲如此伤心。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伟大的父母给了我极大的包容,他们鼓励我要重新做人,要知耻后勇,一定要顺利毕业。
于是,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2.5时期。虽然比大一大二收敛了一些,也重修过了几科,但我还是又挂了新的几科,但好在我最终修够了必需的学分,顺利拿到去东区的通行证。到了东区,有了网有了自己的电脑,心头长草的我又堕落了好一阵,前前后后,我一共挂了14门必修课。
最后靠着清考,我终于有惊无险地以可怜的2.3的GPA顺利拿到了工学学士的学位。然而我昔日堕落欠下的债却远没有还清,找工作时,乏善可陈的简历和畏首畏尾的表现让我接连碰壁了八九家单位,甚至连大家公认的去了就会拿到offer的房产销售都对我关上了大门。百般无奈之下,离校后的我跟一个昔日同在网吧放浪形骸的同学租了顺义的一个便宜的公寓房间,想着接着找工作。可那个灼热的夏天并没有给我带来一丁点灼热的期盼,在又经历了几次被冷眼相待的面试之后,2013年8月底心灰意冷的我跟带着母亲来北京看病的父亲一起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家里的情况同样糟糕,这个并不发达的东北小城,值得尝试的工作几乎如凤毛麟角。父母让我考公务员,因为这几乎是这座城市唯一的像样的工作了,但同时他们让我在备考期间还是要多留意工作。就这样,从9月份开始,手握着一本行测一本申论的辅导书之前从来不知道公务员考试为何物的我,开始了我的救赎之路。我经历了在东北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骑着自行车花了半个钟头的时间赶到一家皮包公司去应聘的闹剧,经历了手握着211大学毕业证跟一群专科毕业生一起排队面试时所有人都用一种我读不准的目光看着我的尴尬,经历了跟化工厂招聘负责人自报家门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之后听到人家淡淡地说我们只要初中文凭的力工,在北京和在家的找工作的双重打击,给我一向高傲的内心以摧枯拉朽的折磨。面对父母的叹息,我将心一横,成年后第一次拿出了拼命的态势,每天看公务员的书看到半夜1点才睡觉,不开电脑不看手机,俨然一副高三模式。就这样,仅仅看了两个月书没报过任何培训班的我,在国考以126.6分的成绩顺利进入南方某省海关监管岗位面试。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病中的母亲,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被病魔摧残得面色蜡黄的脸上愁云尽散。14年的2月,父亲将尚在北京化疗的母亲交给亲戚照顾,和我一起飞赴南方准备面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由于一些官场秘辛,在面试序号、题目、发挥均遂我意的情况下,我落榜了。那种巨大的失落,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的结局,让我竟一时变为一副万念寂灭的状态。
回到家,愈发憔悴的母亲却用她的包容再次感动了我,她安慰我人生总会有起有落,让我抛却过往,准备4月份的省考。我心想剑锋无不出自砺,于是继续积极备考。6月,喜讯再传,我以132.9分的成绩再次进面。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此番做了些准备,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阴差阳错,面试中我再次折戟。此时连历两次惨败的我,已经毕业一年了,而尚一事未成,身无立锥,悲伤的我开始怅惘自己的命途多舛。
大概否极终有泰来,就在我四顾茫然的时候,昔日游戏的官网放出招贤令,我大致浏览一番,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算符合,于是随手把简历发给HR,本没指望有何回应,毕竟游戏这行业在当时的我看来神秘莫测,高山仰止,而屡战屡败的我对自己早已有了自惭形秽的条件反射。岂料数日后接到电话,邀我赴京面试,但接到消息的我并未喜出望外,毕竟之前几十次的面试全部大败亏输。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之后,我独自一人进京面试,为了节省开支,我住在08级同学的研究生宿舍(在这里感谢我的几个好兄弟),面试异常漫长,整整4个人面了我将近3个钟头,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关于我所熟知的游戏,我自然知无不言。最终,我拿到了进入这家NASDAQ上市公司的门票,成为了一名游戏策划,当时6000+的薪水已让我欣喜若狂了。出了公司大楼之后,我第一时间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喜讯,他在电话里百感交集地说,行,好好干吧。至此,已经毕业整整14个月的我,终于搭上了一班车。
我重新回到家中,只不过这一次是为了收拾行囊,当时意气风发的我,甚至都没觉察出母亲的病已有了恶化的征兆,这也为我的终身遗憾埋下了祸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的我,用一种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到公司,几乎每天在公司熬到晚上十一点后才回去,而且周六日全都泡在公司,这种疯狂的生活让我的朋友一度以为我被洗脑进了传销组织。选择这样地拼命当然是因为我在心里盘算着一些事情:试用期转正需要6个月,可我等不了那么久,我希望能早点转正,这样我才会真正觉得自己站稳了脚跟,而如果想提前转正,就不得不表现得突出些。事情如我所愿,仅仅不到三个月,领导就叫我填转正申请了。12月初,我的转正申请被审批通过了,我久悬的心终于落地。这不仅意味着我不再是个“临时工”,而且我也可以拿到全额的工资了。我心里想着,从这个月开始,以后每个月要给妈妈转点钱,让她买点自己想吃的想用的,所以我并不敢有懈怠,依然保持着之前的玩命工作节奏。
可命运有时真的弄人。12月23日中午,肩负下个资料片核心更新任务的我正在与同事开会讨论方案,突然接到父亲电话,从他哽咽的话语里我得知母亲此时已在弥留之际。当时脑子一下炸开,毫无知觉。半晌,继续开会,然后请假,订机票,去机场。在机场候机的2个多小时里,我感觉我似乎过了一辈子那么长的时间,我想了也许是我这辈子都想不到得多的问题。晚上8点多,到了母亲所在的医院。父亲在病房外等我,所有亲戚都在,那一刻我成了几十双眼睛的焦点,可我从没觉得作焦点会如此痛不欲生。父亲说,一会进去看你妈妈,别哭。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小心地推开门,看到病床上已经瘦的不成样子的母亲,尽管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看到一向坚强的母亲,此时形如槁木地躺在那,已经水米不进,我心里还是一下子沉了下去——“完了。”——这是我当时脑海中瞬间出现的两个字。我一直是个心事极重的人,我不是没想到过在未来的某天和父母生离死别时的撕心裂肺。可我绝没想到的是,当我真的面对这一刻,母亲已是口不能言。我有千言万语想跟她说,可客观的条件让我不得不把很多儿女情长放下。在病房外,我蹲在地上泣不成声,父亲安慰我说,你是懂科学的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你得接受。我抽泣着说,我本打算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给妈妈一些钱让她对自己好点,老天就这么狠心,一点时间都不给我!那一刻,我真切地认识到什么才是残酷。12月25日中午,母亲终告不治。料理完她的后事,返京。
回到北京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而把剜心的痛苦深埋于内。我开始了更疯狂的加班,经常熬到公司夜更的保安已经来巡查几遍了,我还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区忙碌,我开始知道5号线的末班车到底是几点几分,开始知道公司每天晚上都哪几层会亮着灯,开始知道深夜工作似乎比白天更有随时可能迸发的灵感。5个月后,大版资料片如期上线,我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当然额外的surprise是资料片上线之后,我的薪水涨到了9k,此时距离我转正刚好半年。长久的加班,失去了很多,当然也得到了很多,我的能力有了些许提高,渐渐地领导越发重视我的意见和想法,渐渐地我成为了列席每周工作计划例会的唯一一个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到2015年底的时候,我的薪水已经涨到了11k。
但可能正如王国维所说,人总是要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吧。16年初,因感在这里发展有限,渴望能学到更多本领的我,主动请辞,放弃了彼时养尊处优平均一年税前17W左右的工作,以几乎降薪的令人诧异的方式,跳到一家创业公司。新的环境,对我再次进行了新的改造。我开始不再只负责自己的一块,而是学习很多相关的领域,那种喝茶看报的上班生活一去不返,我正式开始了996的生活,大概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有70小时甚至更多,加一个通宵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家睡觉,晚上继续来加班的事情也成了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一想到这些与我此前找工作时的痛不欲生相比,似乎都不再算是什么苦难了。跳槽半年后,我的薪水提到了16k,算上年终,一年已经可以有20W入账。
现在的我,回头看看。时间不长,亦不短。7年前,我还是个上网吧上到一天只吃得起一袋泡面的顽劣学生;4年前,我还是个四处求职却无不碰壁诚惶诚恐以为此生无望的loser;2年前,我还是每个月除了衣食住行只有区区4000的温饱人士,而未来,是什么,我又会成为什么,得到什么,我不知道。正如阿甘说的,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我想,在每一个现时,做好我能做到的最好,上帝要给我的东西,一定不会差。
我曾身处绝境,也曾收获幸运,一路走来,确实不易。那么,自己亲身踩的坑,总还是希望告诉后人不要重蹈覆辙的吧,所以姑且说一下我的些许称不上感悟的感悟:
一、如果能选择,请一定认真对待你的大学,好好学习,多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比赛,并把更多精力放在你感兴趣的正途上,大学不是高三的延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是必要的,但希望你能更多地拓展自己的眼界,关注政治、历史、人文、科技、生活,提升自己的天花板。
二、如果你不慎堕落,且无力悬崖勒马,没必要过多杞人忧天。你只要保证,在你堕落的时间里,有至少一样正经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爱好始终未弃,它很可能就是你日后翻盘的神兵。
三、即使你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也别自己抛弃自己。要有信念: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
四、不管你的大学生涯是光芒四射还是污浊不堪,都请在工作之后确保自己有两颗心:一颗时刻学习的心和一颗朝乾夕惕的心,至少在我见识的那些风光的高管里,每一个都是当年加班加到吐血的“疯子”。
五、如果可以兼顾,希望你既有耀眼的GPA,也有优秀的品格,以及坚毅的内心。坐得住板凳的人,路总不会太弯。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你对大学那几十本专业书的熟悉程度,还与你的内在息息相关。
写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更无意刺痛谁,也绝无“读书无用论”的洗脑。只是希望,所有这些碎碎念,能帮到尚在迷途的人们,以及当做自勉的鞭子吧。
所以为了在人的3秒钟新鲜感消失之前吸引你们往下看更多的“废话”,我就只好直入正题了。
我是BUCT200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可这本该普通下去的青春硬是被叛逆的我强行画上了突兀的注脚,显得不那么普通了。
相信能进BUCT的人都比较认同自己在高中时代算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吧,就像所有满怀对自己最美好年华的各种憧憬的激扬青年一样,08年的初秋,我走进了这个校区面积还没我高中大的重点大学,我的失望是显然的,那时毕竟还没听过梅贻琦先生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是理科生,读的是工科专业,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高考英语141语文126,我是个理科生里的怪胎。我天生对文科有极高的热情和好感,同理科却总是貌合神离。原以为大学终于可以不用学让我恶心的数学物理,可too naive的我被通识教育狠狠地教育了。我最恶心的科目,绝大部分集中在了大一的课程上,这给了叛逆的我一种莫名的仇恨感。虽然开学初不费吹灰之力进了英语快班,我还是决定要在自己本来笔直的人生道路上画几个弯出来。所有那个时代的北化人都不会陌生“宇宙”这个词,很快,网吧成了我醉生梦死以为这就是我要的多彩青春的精神港湾。通宵对我而言已经不能说是家常便饭,因为你们的通宵只是一夜,而我经常是一连三四个夜晚加白天地在网吧消遣,那个时候,病态的我觉得自己能在别人排队等机子的时候去玩网管的机子,仿佛有一种贵族的感觉,现在想想,连笑的欲望都没有。
人总要相信,这世间一切都是平衡的,我拿到了我所谓的自由,当然要付出足够的筹码来交换。很快的,我与班级的同学开始疏远,我甚至说不全每个人的名字;班级的任何集体活动我都没参加,这导致我到现在都没去过长城,也颇为符合我并不是好汉的标签吧;我听着高数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我每年都能看到一样进来的同学们最后变得不一样,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时心里闪过的只有哂笑。期中考试,我坐在考场上,面对着如龙章凤篆的蝌蚪之书的高数试卷,额头冒汗,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个坏学生是什么感受。但伤疤没好我却也能忘了疼,我继续自己昼伏夜出的生活,就连同宿舍的想找我都变得困难。后来我被导员约谈,彼时的情况并不严重,可我并不懂什么防微杜渐,依然故我。渐渐地,挂科成了悬在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瞒着父母,对家里永远报喜不报忧,自己在偌大的北京纸醉金迷。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大二一开学,导员又叫我去接受教育,我本以为又是老生常谈,结果,等待我的,却是晴天霹雳!由于挂科太多,我不得不留级。留级?从小到大这个词永远都跟我绝缘,那一刻脑子一片空白,总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可走出办公室之后用力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才发现苦果终于真真切切地送到了嘴里。我开始盘算着怎么补救,我在想这事怎么也不能让父母知道,不然不是他们气死就是我被打死吧。我开始拿起那些已经落满灰尘的课本,试着去亡羊补牢。可看了不到3分钟我就放弃了,我受不了这种让我窒息的感觉,畏难怕险的我又躲在网吧挥霍青春。我对理科的讨厌因为挂科而异化成了憎恨和诅咒,我可以在宿舍捧着几本意林看上一天,也绝不碰那些课本;我宁愿在网吧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百度首页的空白发呆,也绝不去听那些课程。我疯狂地把自己吃饭的钱都拿来砸到了游戏里,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每天只能吃得起一包泡面,偶尔有同学请我吃顿小笼包我都觉得已是人间珍馐,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都没能将我从泥淖中拉出来。虚拟世界带给我的满足感让我无法自拔:我是游戏里的明星玩家,参加全国级别的比赛,出现在官方组织的明星玩家见面会上,我对这个游戏的每个系统都如数家珍,烂熟于心,经常在论坛写一些见解独到的游戏攻略引来众人一番模仿。这些被外人视作玩物丧志的标签,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
自作孽不可活,我的自我放纵终于得到了严厉的审判。就当所有当年一起迈入校园的同学们收拾他们的行李准备去繁华的东区的时候,我却只能在满是垃圾空无一人的宿舍楼里发呆,躺在床上,看着惨白的天花板。可这并不够,还有更大的雷要炸。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暑假快开学的某个夜晚,我在自知纸包不住火的情况下,趁母亲不在,选择先跟遇事更冷静的父亲摊牌。悔恨的泪水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永恒的耻辱烙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父亲惊愕又老泪纵横的脸。然后第二天母亲也知道了,她没有太多地训斥我,只是坐在我的床边,哭,就那么一直哭,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母亲如此伤心。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伟大的父母给了我极大的包容,他们鼓励我要重新做人,要知耻后勇,一定要顺利毕业。
于是,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2.5时期。虽然比大一大二收敛了一些,也重修过了几科,但我还是又挂了新的几科,但好在我最终修够了必需的学分,顺利拿到去东区的通行证。到了东区,有了网有了自己的电脑,心头长草的我又堕落了好一阵,前前后后,我一共挂了14门必修课。
最后靠着清考,我终于有惊无险地以可怜的2.3的GPA顺利拿到了工学学士的学位。然而我昔日堕落欠下的债却远没有还清,找工作时,乏善可陈的简历和畏首畏尾的表现让我接连碰壁了八九家单位,甚至连大家公认的去了就会拿到offer的房产销售都对我关上了大门。百般无奈之下,离校后的我跟一个昔日同在网吧放浪形骸的同学租了顺义的一个便宜的公寓房间,想着接着找工作。可那个灼热的夏天并没有给我带来一丁点灼热的期盼,在又经历了几次被冷眼相待的面试之后,2013年8月底心灰意冷的我跟带着母亲来北京看病的父亲一起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家里的情况同样糟糕,这个并不发达的东北小城,值得尝试的工作几乎如凤毛麟角。父母让我考公务员,因为这几乎是这座城市唯一的像样的工作了,但同时他们让我在备考期间还是要多留意工作。就这样,从9月份开始,手握着一本行测一本申论的辅导书之前从来不知道公务员考试为何物的我,开始了我的救赎之路。我经历了在东北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骑着自行车花了半个钟头的时间赶到一家皮包公司去应聘的闹剧,经历了手握着211大学毕业证跟一群专科毕业生一起排队面试时所有人都用一种我读不准的目光看着我的尴尬,经历了跟化工厂招聘负责人自报家门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之后听到人家淡淡地说我们只要初中文凭的力工,在北京和在家的找工作的双重打击,给我一向高傲的内心以摧枯拉朽的折磨。面对父母的叹息,我将心一横,成年后第一次拿出了拼命的态势,每天看公务员的书看到半夜1点才睡觉,不开电脑不看手机,俨然一副高三模式。就这样,仅仅看了两个月书没报过任何培训班的我,在国考以126.6分的成绩顺利进入南方某省海关监管岗位面试。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病中的母亲,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被病魔摧残得面色蜡黄的脸上愁云尽散。14年的2月,父亲将尚在北京化疗的母亲交给亲戚照顾,和我一起飞赴南方准备面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由于一些官场秘辛,在面试序号、题目、发挥均遂我意的情况下,我落榜了。那种巨大的失落,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的结局,让我竟一时变为一副万念寂灭的状态。
回到家,愈发憔悴的母亲却用她的包容再次感动了我,她安慰我人生总会有起有落,让我抛却过往,准备4月份的省考。我心想剑锋无不出自砺,于是继续积极备考。6月,喜讯再传,我以132.9分的成绩再次进面。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此番做了些准备,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阴差阳错,面试中我再次折戟。此时连历两次惨败的我,已经毕业一年了,而尚一事未成,身无立锥,悲伤的我开始怅惘自己的命途多舛。
大概否极终有泰来,就在我四顾茫然的时候,昔日游戏的官网放出招贤令,我大致浏览一番,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算符合,于是随手把简历发给HR,本没指望有何回应,毕竟游戏这行业在当时的我看来神秘莫测,高山仰止,而屡战屡败的我对自己早已有了自惭形秽的条件反射。岂料数日后接到电话,邀我赴京面试,但接到消息的我并未喜出望外,毕竟之前几十次的面试全部大败亏输。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之后,我独自一人进京面试,为了节省开支,我住在08级同学的研究生宿舍(在这里感谢我的几个好兄弟),面试异常漫长,整整4个人面了我将近3个钟头,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关于我所熟知的游戏,我自然知无不言。最终,我拿到了进入这家NASDAQ上市公司的门票,成为了一名游戏策划,当时6000+的薪水已让我欣喜若狂了。出了公司大楼之后,我第一时间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喜讯,他在电话里百感交集地说,行,好好干吧。至此,已经毕业整整14个月的我,终于搭上了一班车。
我重新回到家中,只不过这一次是为了收拾行囊,当时意气风发的我,甚至都没觉察出母亲的病已有了恶化的征兆,这也为我的终身遗憾埋下了祸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的我,用一种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到公司,几乎每天在公司熬到晚上十一点后才回去,而且周六日全都泡在公司,这种疯狂的生活让我的朋友一度以为我被洗脑进了传销组织。选择这样地拼命当然是因为我在心里盘算着一些事情:试用期转正需要6个月,可我等不了那么久,我希望能早点转正,这样我才会真正觉得自己站稳了脚跟,而如果想提前转正,就不得不表现得突出些。事情如我所愿,仅仅不到三个月,领导就叫我填转正申请了。12月初,我的转正申请被审批通过了,我久悬的心终于落地。这不仅意味着我不再是个“临时工”,而且我也可以拿到全额的工资了。我心里想着,从这个月开始,以后每个月要给妈妈转点钱,让她买点自己想吃的想用的,所以我并不敢有懈怠,依然保持着之前的玩命工作节奏。
可命运有时真的弄人。12月23日中午,肩负下个资料片核心更新任务的我正在与同事开会讨论方案,突然接到父亲电话,从他哽咽的话语里我得知母亲此时已在弥留之际。当时脑子一下炸开,毫无知觉。半晌,继续开会,然后请假,订机票,去机场。在机场候机的2个多小时里,我感觉我似乎过了一辈子那么长的时间,我想了也许是我这辈子都想不到得多的问题。晚上8点多,到了母亲所在的医院。父亲在病房外等我,所有亲戚都在,那一刻我成了几十双眼睛的焦点,可我从没觉得作焦点会如此痛不欲生。父亲说,一会进去看你妈妈,别哭。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小心地推开门,看到病床上已经瘦的不成样子的母亲,尽管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看到一向坚强的母亲,此时形如槁木地躺在那,已经水米不进,我心里还是一下子沉了下去——“完了。”——这是我当时脑海中瞬间出现的两个字。我一直是个心事极重的人,我不是没想到过在未来的某天和父母生离死别时的撕心裂肺。可我绝没想到的是,当我真的面对这一刻,母亲已是口不能言。我有千言万语想跟她说,可客观的条件让我不得不把很多儿女情长放下。在病房外,我蹲在地上泣不成声,父亲安慰我说,你是懂科学的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你得接受。我抽泣着说,我本打算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给妈妈一些钱让她对自己好点,老天就这么狠心,一点时间都不给我!那一刻,我真切地认识到什么才是残酷。12月25日中午,母亲终告不治。料理完她的后事,返京。
回到北京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而把剜心的痛苦深埋于内。我开始了更疯狂的加班,经常熬到公司夜更的保安已经来巡查几遍了,我还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区忙碌,我开始知道5号线的末班车到底是几点几分,开始知道公司每天晚上都哪几层会亮着灯,开始知道深夜工作似乎比白天更有随时可能迸发的灵感。5个月后,大版资料片如期上线,我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当然额外的surprise是资料片上线之后,我的薪水涨到了9k,此时距离我转正刚好半年。长久的加班,失去了很多,当然也得到了很多,我的能力有了些许提高,渐渐地领导越发重视我的意见和想法,渐渐地我成为了列席每周工作计划例会的唯一一个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到2015年底的时候,我的薪水已经涨到了11k。
但可能正如王国维所说,人总是要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吧。16年初,因感在这里发展有限,渴望能学到更多本领的我,主动请辞,放弃了彼时养尊处优平均一年税前17W左右的工作,以几乎降薪的令人诧异的方式,跳到一家创业公司。新的环境,对我再次进行了新的改造。我开始不再只负责自己的一块,而是学习很多相关的领域,那种喝茶看报的上班生活一去不返,我正式开始了996的生活,大概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有70小时甚至更多,加一个通宵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家睡觉,晚上继续来加班的事情也成了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一想到这些与我此前找工作时的痛不欲生相比,似乎都不再算是什么苦难了。跳槽半年后,我的薪水提到了16k,算上年终,一年已经可以有20W入账。
现在的我,回头看看。时间不长,亦不短。7年前,我还是个上网吧上到一天只吃得起一袋泡面的顽劣学生;4年前,我还是个四处求职却无不碰壁诚惶诚恐以为此生无望的loser;2年前,我还是每个月除了衣食住行只有区区4000的温饱人士,而未来,是什么,我又会成为什么,得到什么,我不知道。正如阿甘说的,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我想,在每一个现时,做好我能做到的最好,上帝要给我的东西,一定不会差。
我曾身处绝境,也曾收获幸运,一路走来,确实不易。那么,自己亲身踩的坑,总还是希望告诉后人不要重蹈覆辙的吧,所以姑且说一下我的些许称不上感悟的感悟:
一、如果能选择,请一定认真对待你的大学,好好学习,多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比赛,并把更多精力放在你感兴趣的正途上,大学不是高三的延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是必要的,但希望你能更多地拓展自己的眼界,关注政治、历史、人文、科技、生活,提升自己的天花板。
二、如果你不慎堕落,且无力悬崖勒马,没必要过多杞人忧天。你只要保证,在你堕落的时间里,有至少一样正经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爱好始终未弃,它很可能就是你日后翻盘的神兵。
三、即使你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也别自己抛弃自己。要有信念: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
四、不管你的大学生涯是光芒四射还是污浊不堪,都请在工作之后确保自己有两颗心:一颗时刻学习的心和一颗朝乾夕惕的心,至少在我见识的那些风光的高管里,每一个都是当年加班加到吐血的“疯子”。
五、如果可以兼顾,希望你既有耀眼的GPA,也有优秀的品格,以及坚毅的内心。坐得住板凳的人,路总不会太弯。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你对大学那几十本专业书的熟悉程度,还与你的内在息息相关。
写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更无意刺痛谁,也绝无“读书无用论”的洗脑。只是希望,所有这些碎碎念,能帮到尚在迷途的人们,以及当做自勉的鞭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