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gdp吧 关注:174,922贴子:13,239,072

中国粮食地图: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粮食地图: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郭芳 实习生 李雪 | 北京报道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农业中国经千年形成的粮食分布格局是在最近的30年间被改变的。
粮食主产区有的还不能自足
“最靠得住的还是黑龙江”
在过去的30年里,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蜕变成了现代的工业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则承担起了粮食主产区的重任。中国的粮食生产于是向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份集中。
至2008年,北方粮食生产已全面超越南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 79%和53. 44%,南方粮食面积与产量占全国的份额则减至45. 21%和45. 66%。“南方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太快,这导致耕地减少的速度也太快,粮食保障已经靠不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最靠得住的还是黑龙江,中国50%以上的增产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在中国粮食领域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李国祥的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2010年,中国粮食的供求格局已大致形成:当前粮食供给有余的主要是东北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冀鲁豫区(河北、河南、山东),长江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西北区(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新疆)供给平衡略有余,供给不足的主要有东南区(福建、广东、海南、江苏、上海、浙江)、京津区(北京、天津)、青藏区(青海、西藏)和西南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
其中,东北区、冀鲁豫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南区、京津区则相反,供求失衡日益严重,自给能力不断下降。这种分化最终导致了“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的转变,并且,这一格局在进一步增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1-12 17:01回复
    《中国经济周刊》采用最简单的经验估计法,即粮食总产量/(常住人口×400公斤),统计出《2012年各省份粮食自给率》。统计结果以人均粮食消费量400公斤来估计全国粮食消费总量而计算的粮食自给率。
    结果显示,自给率最高的是黑龙江,高达375%,接下来依次是吉林、内蒙古、河南、宁夏、新疆、安徽等,大约16个省份的自给率大于100%。一般认为,自给率明显地超过100%的省份为主产区;自给率大约为100%的省份为平衡区;自给率明显地小于100%的省份为主销区。但这个划分标准并不绝对,自给率超过100%的宁夏、新疆和甘肃,人口较少,但粮食总产量很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主产区。
    处于粮食主产区的13个省份并非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供给有余。根据李国祥提供的数据,自足之外尚有余的仅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5个省份,剩下8个主产省份趋于仅能实现自身平衡。“粮食外调的最主要省份是黑龙江和吉林,内蒙古的粮食生产正在崛起,河南的粮食大省地位则在下降。”
    缺粮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份。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成为最缺粮的8个省份,其中又以上海为最,其自给率不到13%,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的其他省份,大多数也是供求失衡,需求比重大于、甚至远大于产出比重。
    当然,若按照实际消费量与当年供给量计算自给率,这种方法最科学,但实际消费量数据极不容易获得。在我国,粮食库存数据是国家机密数据。因此,这种估算在实际中行不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1-12 17:02
    回复
      《中国经济周刊》的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广东省的粮食自给率不足33%。
      更为糟糕的是,作为广东最主要粮食调入来源的湖南,大米正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这使得广东人忧心忡忡,怎么解决安全大米的来源问题,或将成为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
      李国祥认为,相对幸运的是北京,供应北京市场的大米主要来源于黑龙江。他认为,远离高度工业化的黑龙江大米,是相比之下,中国比较安全的大米。
      河南:粮食“十连增”背后的隐忧
      在河南有关人士看来,正是由于保粮任务艰巨,对农业大量投入,导致河南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直至2010年,河南城镇化率只有37.7%,远低于全国49.68%的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五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勇实习生 李姗姗 | 河南报道
      5月26日,夏收在即,中原大地普降大雨。
      这是一场久违的夏雨,但对于农民来说,连续的降雨又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还有十来天就要收割了,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天天看天气预报,怕出现连续的大雨、干热风等天气。”河南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不无担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为了实现粮食的连续增长,河南的夏粮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天下粮仓”艰难坚守
      “预报晚上有暴雨,马上就要收麦了,所有人员都下乡了,防止出现洪涝灾害。”5月25日,河南滑县农业局纪委书记郝广亮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麦收前后往往是“压力山大”,最害怕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这关系到小麦一年的收成。
      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除了满足河南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及其制成品。
      对河南来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不仅仅是农业大省的责任,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在确定中原经济区诸多定位时,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继续保粮成为河南的头等大事。
      去年,河南夏粮总产量637.2亿斤,稳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十连增”。在这样的高起点下,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便成了河南今年的重担。
      “目前,河南的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普遍偏低,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农业防灾减灾的压力加大,各种支撑要素已经绷得很紧,持续增产增收的难度可想而知。”豫北一粮食重镇的一位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直陈“保粮”之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12 17:04
      回复
        中国50%以上的增产来自黑龙江


        IP属地:北京7楼2017-11-12 17:07
        回复
          其实很简单,放开进口大米的配额!只为了照顾本土农民,搞得价格高,还不如放开市场!东北米广东人普遍不喜欢吃,广东人还是喜欢湖北江西大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1-12 21:07
          收起回复
            粮食不值钱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1-12 21:33
            收起回复
              安徽真的是能自给自足,不缺粮食,不缺资源,两淮煤田,马钢,铜陵有色,粮食和电还能供应其它地方,不过缺钱是真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1-12 22:47
              收起回复
                这很正常,这13个省份处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他们不是粮食主产区,那谁是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1-13 09:32
                收起回复
                  难道要西北缺水荒漠地区,东南沿海山区,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成为粮食主产区 ?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1-13 09:35
                  回复
                    这主要还是地理自然条件决定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1-13 09:37
                    回复
                      广东浙江等地变成缺粮大省的主要原因有三:
                      1)耕地资源本来就少,人均耕地全国倒数,粮食自给率本来就不高
                      2)工业,城市,道路建设占用耕地,在耕地少的省份尤其明显,如甲省本来只有耕地1000万亩,占用500万亩,就只剩下一半了,乙省本来拥有耕地5000万亩,占用500万亩后,还有4500万亩。
                      3)人口迁徙,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外来人口几千万,浙江外来人口近千万,这些人都是要吃饭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1-13 10:00
                      收起回复
                        农业社会,南方鱼米之乡养北方。工业社会,南方工业发达养北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11-13 10:35
                        收起回复
                          粮食进口早就该放开了,一直吃贵价米也不是办法啊,越南走私米也就国内价格一半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11-13 10: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11-13 13:57
                            回复
                              给我讲讲为什么增城的大米被吹得那么高。北方人真心不懂,上学的时候,地理课也是说东北大米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华南热带赤道一年三熟,由于没有充分日照蛋白质没一年一熟的高。现实也是,虽然泰国香米也很香,但和东北大米的香不一样,肯定会选择东北大米。我山东人


                              20楼2017-11-13 14: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