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观2017/10/2015:11:54
师兄们,下午好!一起学习《印光大师文钞》!
等观2017/10/2015:13:24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等观2017/10/2015:13:24
这里要知道:帮助别人,实际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往生,实际是成就自己往生。现在肯帮别人净念往生,将来自己临终也会得别人助念。知道这一点后,就应当不怕辛苦,尽自己的心来做。
而且,不用说为父母尽孝要这样做,为一般人这样做也是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所以实际是利益自己,不只是为别人。
还要想到:成就一个人往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这样的功德哪里能思议呢?
等观2017/10/2015:13:52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
这样分成三班,轮流替换,以使病人耳边的佛声不断。病人还有气力,就随着佛号小声念;如果不能念,就用耳朵静静地听。这样心无二念,自然能与佛相应。
等观2017/10/2015:14:09
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
等观2017/10/2015:14:50
助念时念佛的声音不能太高,太高伤气,难以持久。也不能太低,太低病人听不清,不易得力。又不能念得太快或太慢。太快,病人跟不上;太慢,气接不上,也难以得益。
所以不高、不低、不缓、不急,每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让每句佛都平平稳稳地入进他的耳根,经过他的心,才容易得力。
要知道,这是念给病人听的,所以念的方式要让病人最合适地接收到。
等观2017/10/2015:15:06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
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磬,不用其它。原因是引磬的声音清,听了使人心地清净。木鱼的声音浊,不适合在临终助念时用。
等观2017/10/2015:15:39
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
等观2017/10/2015:16:03
而且适合念四字佛号,一开始念几句六字,以后就专念“阿弥陀佛”四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随大家念或专心听,都很省心力(这是考虑到临终人心力弱,为了让他省力,只念四字佛号)。
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的善友也这样念,不论人多人少都这样念。
等观2017/10/2015:16:43
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
最忌讳的是念念停停,送往生要尽到心,要在病人断气前尽量让佛声相续。这一声声的念佛,就是在扶助病人的心缘在佛上。如果念念停停,病人缘佛的心就有可能间断,而不能相续。
等观2017/10/2015:16:58
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碰到吃饭时,不是大家一起吃,不然在吃饭这段时间里断了佛声,万一病人这时断气,心没缘在佛上,就可能落轮回了!
所以要换班吃。只许默念的那班去吃,开声念的一班不去吃,这样佛号就不会断。等一班吃完了,再换班吃。
等观2017/10/2015:17:37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二阶段: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就应当三班共同助念(因为这是最关键的时刻)。直到病人断气之后,还要分班念三个钟头。然后开始歇气,以便做料理、安置等事。
也有说时间越多越妙,还有近代大德提倡断气后助念8~24小时。
等观2017/10/2015:18:00
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
当念佛进入助念阶段后,就不能再让亲友走到病人前来慰问、安慰。既是有情义来看,就要对临终的人做到真实帮助。所以应随大家念佛若干时候。这才是真实情义,有益于病人。
等观2017/10/2015:18:35
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等观2017/10/2015:18:49
如果按世间的俗情来做,那简直是推人下海。虽然其情可感,但所做的事让人悲痛。这又全在主持者明白道理,预先就做好防范,对大家讲明,免得临时出差错而障碍了往生,这是对病人很大的危害。
世间的俗情,感情好的亲友来了,总要说两句慰问话。而这样让病人分了心,没有缘在佛上,就障碍他往生。万一听到哭泣或动情的话,心里动了悲感,就又落入轮回了!这种做法叫“推人下海”。
等观2017/10/2015:20:01
阿弥陀佛,今天下午的学习就到这里。
感恩师兄们的学习陪伴!
感恩诸佛菩萨加持!
感恩龙天护法!
感恩善知识的引导!
愿大家努力精进修行,早证菩提!

师兄们,下午好!一起学习《印光大师文钞》!
等观2017/10/2015:13:24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等观2017/10/2015:13:24
这里要知道:帮助别人,实际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往生,实际是成就自己往生。现在肯帮别人净念往生,将来自己临终也会得别人助念。知道这一点后,就应当不怕辛苦,尽自己的心来做。
而且,不用说为父母尽孝要这样做,为一般人这样做也是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所以实际是利益自己,不只是为别人。
还要想到:成就一个人往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这样的功德哪里能思议呢?
等观2017/10/2015:13:52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
这样分成三班,轮流替换,以使病人耳边的佛声不断。病人还有气力,就随着佛号小声念;如果不能念,就用耳朵静静地听。这样心无二念,自然能与佛相应。
等观2017/10/2015:14:09
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
等观2017/10/2015:14:50
助念时念佛的声音不能太高,太高伤气,难以持久。也不能太低,太低病人听不清,不易得力。又不能念得太快或太慢。太快,病人跟不上;太慢,气接不上,也难以得益。
所以不高、不低、不缓、不急,每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让每句佛都平平稳稳地入进他的耳根,经过他的心,才容易得力。
要知道,这是念给病人听的,所以念的方式要让病人最合适地接收到。
等观2017/10/2015:15:06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
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磬,不用其它。原因是引磬的声音清,听了使人心地清净。木鱼的声音浊,不适合在临终助念时用。
等观2017/10/2015:15:39
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
等观2017/10/2015:16:03
而且适合念四字佛号,一开始念几句六字,以后就专念“阿弥陀佛”四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随大家念或专心听,都很省心力(这是考虑到临终人心力弱,为了让他省力,只念四字佛号)。
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的善友也这样念,不论人多人少都这样念。
等观2017/10/2015:16:43
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
最忌讳的是念念停停,送往生要尽到心,要在病人断气前尽量让佛声相续。这一声声的念佛,就是在扶助病人的心缘在佛上。如果念念停停,病人缘佛的心就有可能间断,而不能相续。
等观2017/10/2015:16:58
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碰到吃饭时,不是大家一起吃,不然在吃饭这段时间里断了佛声,万一病人这时断气,心没缘在佛上,就可能落轮回了!
所以要换班吃。只许默念的那班去吃,开声念的一班不去吃,这样佛号就不会断。等一班吃完了,再换班吃。
等观2017/10/2015:17:37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二阶段: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就应当三班共同助念(因为这是最关键的时刻)。直到病人断气之后,还要分班念三个钟头。然后开始歇气,以便做料理、安置等事。
也有说时间越多越妙,还有近代大德提倡断气后助念8~24小时。
等观2017/10/2015:18:00
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
当念佛进入助念阶段后,就不能再让亲友走到病人前来慰问、安慰。既是有情义来看,就要对临终的人做到真实帮助。所以应随大家念佛若干时候。这才是真实情义,有益于病人。
等观2017/10/2015:18:35
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等观2017/10/2015:18:49
如果按世间的俗情来做,那简直是推人下海。虽然其情可感,但所做的事让人悲痛。这又全在主持者明白道理,预先就做好防范,对大家讲明,免得临时出差错而障碍了往生,这是对病人很大的危害。
世间的俗情,感情好的亲友来了,总要说两句慰问话。而这样让病人分了心,没有缘在佛上,就障碍他往生。万一听到哭泣或动情的话,心里动了悲感,就又落入轮回了!这种做法叫“推人下海”。
等观2017/10/2015:20:01
阿弥陀佛,今天下午的学习就到这里。
感恩师兄们的学习陪伴!
感恩诸佛菩萨加持!
感恩龙天护法!
感恩善知识的引导!
愿大家努力精进修行,早证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