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州由湖南永州府改隶广西桂林府
蒋咸喜
全州秦属长沙郡零陵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零陵郡(有说在今咸水,也有说在今永岁梅潭)及洮阳县与零陵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洮阳和零陵,并置湘源县。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置全州,改湘源县为清湘县。北宋和南宋设置不变。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全州路,属湖广零陵郡辖。《明史》记载 :“全州元全州路,属湖广道。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为府。九年(即公元1376年)四月降为州,省州治清湘县入焉,属湖广永州府。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八月来属。”说明全州于1394年8月改隶广西桂林府。
根据康熙《全州志》记载,当时的湘源县的辖境较宽,除今天全州县的区域外,还包括今天的桂林市灌阳县,资源县,兴安县北部以及湖南省的东安县,永州市南部等地区。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为何将全州由湖广永州府改隶广西桂林府呢?
据老人们说,与全州的一座山有关,这山名“天子岭”。
今全州大西江镇(旧时称大石江)所辖之地在明初之前称青瑶峒。峒内有民谣:“好个大石江,门前坦平洋;头顶金字岭,脚踩桃花井;龙椅堂上坐,文案批奏章;洋塘笔架砚,佛山作印箱。”(注1)
民谣说的就是今全州县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其地理位置犹如帝王坐堂威态的自然神奇异候。

如图所示:今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前面的虎形山。虎形山的山势威态宛然一只猛虎睥睨天下,显示出无可抗拒的气势。

如图所示:今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后面的“九龙山”和“金字岭”。“九龙山”的九道山脊形态各异、连绵起伏,犹如九龙腾飞,暗示九五尊位。“金字岭”形貌如方方正正的一个金字,山腰陡现一块平地是为福地,暗寓可坐江山。
蒋咸喜
全州秦属长沙郡零陵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零陵郡(有说在今咸水,也有说在今永岁梅潭)及洮阳县与零陵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洮阳和零陵,并置湘源县。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置全州,改湘源县为清湘县。北宋和南宋设置不变。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全州路,属湖广零陵郡辖。《明史》记载 :“全州元全州路,属湖广道。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为府。九年(即公元1376年)四月降为州,省州治清湘县入焉,属湖广永州府。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八月来属。”说明全州于1394年8月改隶广西桂林府。
根据康熙《全州志》记载,当时的湘源县的辖境较宽,除今天全州县的区域外,还包括今天的桂林市灌阳县,资源县,兴安县北部以及湖南省的东安县,永州市南部等地区。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为何将全州由湖广永州府改隶广西桂林府呢?
据老人们说,与全州的一座山有关,这山名“天子岭”。
今全州大西江镇(旧时称大石江)所辖之地在明初之前称青瑶峒。峒内有民谣:“好个大石江,门前坦平洋;头顶金字岭,脚踩桃花井;龙椅堂上坐,文案批奏章;洋塘笔架砚,佛山作印箱。”(注1)
民谣说的就是今全州县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其地理位置犹如帝王坐堂威态的自然神奇异候。

如图所示:今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前面的虎形山。虎形山的山势威态宛然一只猛虎睥睨天下,显示出无可抗拒的气势。

如图所示:今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后面的“九龙山”和“金字岭”。“九龙山”的九道山脊形态各异、连绵起伏,犹如九龙腾飞,暗示九五尊位。“金字岭”形貌如方方正正的一个金字,山腰陡现一块平地是为福地,暗寓可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