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侯吧 关注:81贴子:367
  • 12回复贴,共1

【长平侯】卫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汉武帝时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前106),元朔一年(公元前127年),因击匈奴有功,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后加封食邑8700户,成了世人所称的万户侯。卫青死后,卫青长子卫伉继承长平侯爵位,后来卫伉因为巫蛊之祸冤死。现今提到“长平侯”多指卫青。


IP属地:安徽1楼2009-02-26 16:57回复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击匈奴,另有公孙贺为轻年将军,出云中;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每人领军各万骑。公孙敖亡七千骑,李广大军几乎全灭,被匈奴俘虏,逃了回来,两人当斩,赎为庶人。公孙贺亦无功,独卫青杀至匈奴圣地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七百匈奴首级而归。这是西汉对匈奴第一次主动出击并得胜,于是匈奴再不是不可战胜的,此役后,卫青被封关内侯。
      元朔元年秋(公元前128年),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了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卫青领军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卫青斩首虏数千,匈奴大败。


    IP属地:安徽3楼2009-02-26 21:00
    回复
      元朔五年春(公元前124年),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兵力有十几万人。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这时,右贤王正在帐中拥着美妾,畅饮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马,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汉军轻骑校尉郭成等领兵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却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汉军大获全胜,高奏凯歌,收兵回朝。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


      IP属地:安徽5楼2009-03-03 22:47
      回复
        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IP属地:安徽6楼2009-03-03 22:48
        回复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二月,汉武帝又命卫青攻打匈奴。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歼灭匈奴军数千名。这次战役中,汉武时另一将星,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精骑首次参战,取得了歼敌两千余人的辉煌战果。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名。但是,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与匈奴打了一场遭遇战,汉军死伤惨重,苏建突围逃回,赵信本是匈奴降将,兵败后就又投降了匈奴。


          IP属地:安徽7楼2009-03-03 22:48
          回复
            在讨论如何处置苏建弃军而逃的罪过时,有人建议将他斩首以建立大将军的威信,有人认为苏建是尽力而战的,不应斩首。卫青认为自己身为皇亲国戚,没有必要建立威信;自己本有权力可以处决部将,却不敢擅杀。他要做一个人臣不敢专权的榜样,于是把苏建用囚车送回长安由皇帝处理。汉武帝赦免了苏建的死罪,令其交纳了赎金后贬为平民。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西汉对匈奴的第二次大战役开始,此役由霍去病指挥,结果使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IP属地:安徽8楼2009-03-03 22:48
            回复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单于闻讯,转移辎重,部署精兵于大漠北缘,迎击汉军。
                汉武帝原拟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北进,闻单于东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命卫青部出定襄。
                卫青从定襄出塞不久,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驻牧的地点,立刻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前进,以掩护自己的侧翼并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自己则率主力直奔单于军的主力,准备从正面迎敌。他率部向北行进干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达漠北后,“见单于兵陈而待”,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两军激战一天,未见胜败。


              IP属地:安徽9楼2009-03-03 22:49
              回复
                临近日落之时,突然“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将单于的阵营包围起来。伊稚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战至深夜,汉匈双方伤亡大致相当。汉军左校点视俘虏,发现单于已在天黑之前突围脱逃,卫青立即派轻骑追击,自率大军随后跟进(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军溃散。至天明,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但未见单于踪影。卫青乘胜向北挺进,攻入颜山(今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汉军在此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及城内未能运走的余粮,回师南下。


                IP属地:安徽10楼2009-03-03 22:49
                回复
                  到达漠南之后,卫青与李广、赵食其会合。李广、赵食其从东路前进后,因无向导或向导死亡(军亡导),半道迷路而未能参战。卫青派人查问迷路的情况,曾经威震敌胆、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李广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拔刀自则。李老将军的自杀,使此役的胜利大为失色。
                  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后,同右北平郡(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会师,穿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汉军力战,夺左贤王指挥旗鼓。匈奴兵溃逃。霍去病率部穷追,转战漠北,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一说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等地,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而还。


                  IP属地:安徽11楼2009-03-03 22:50
                  回复
                    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汉武帝要众臣子遇见卫青时以臣下之礼拜见,唯有汲黯只作揖,卫青不以为意,还经常向汲黯讨教。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於平生。
                    后来,汉武帝对霍去病恩宠日盛,霍去病的声望超过了他的舅舅卫青,过去奔走于大将军门下的许多故旧,都转到了霍去病门下。卫青门前顿显冷落,可他不以为然,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愿地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但是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后来李敢因为怨恨卫青导致父亲李广的自杀而刺伤卫青,于是霍去病射杀李敢为舅舅报仇。


                    IP属地:安徽13楼2009-03-03 22:51
                    回复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更不养士,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谥号为“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边为卫青修建了一座象庐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汉时夫妻合葬不同穴,时至今日,茂陵仍能见卫青墓与平阳墓。


                      IP属地:安徽14楼2009-03-03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