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利吧 关注:2,874贴子:43,379

【新人拜吧】关于银英的胡言乱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来沉浸银英,又忍不住自言自语些什么,到这里班门弄斧一下,各位大人多多指点 
纯属个人不成熟看法,拍砖请手下留情^^ 
奥丁大神保佑,百度不要吃我的帖子 
多谢吧主大人,北郭自己来发吧^^


1楼2009-02-26 22:53回复
    三、 天生英才难自弃 
    ——自古知兵非好战


    4楼2009-02-26 22:56
    回复
      2025-05-21 11:20:21
      广告
      .


      5楼2009-02-26 22:57
      回复
        .


        6楼2009-02-26 22:57
        回复
          .


          7楼2009-02-26 22:58
          回复
            .


            8楼2009-02-26 22:58
            回复
              不太会很认真地回帖,尤其是评论性的文字,总觉得写得好的评论正文就已经很足够了,再回什么都很多余,意见相左的有时候又懒得说(擦汗)懒得跟人争……唠叨一下,LZ不要太介意哈:P
              坚守属于自己的正义固然重要,然而也不必急于推翻别人的坚守——那也许是属于别人的正义。 
              ——————————————————
              这一句大赞!
              尤其是当把“自己的正义”或曰“自己认同的正义”当成一种炫耀资本的时候,所谓的“在道德制高点上精神自X”,由此引发的“僵化的观念”实在是非常难看……
              就事论事来讲,威斯塔朗特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地用“对”与“错”概括的事件。而且由于多年来出于各种立场花样繁复理由千奇百怪的掐架,这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成了非常敏感,一提起来就会让人凭经验自动作出脑补的非常话题……(默)
              很赞同所谓“天赐良机……可能避免更多的死亡那些人道主义上的收益,不过是赠品而已”,在当时的局势下利用对方的致命错误让对方自取灭亡实在是一着相当实际的棋,所谓两百万对二十亿之类的数字比较,至少对于莱因哈特来说,只是一个促使自己下定决定的附属收益而已。用“人道主义”来反击基于人道而对这项选择不理解的观点,本身就是一道伪命题,甚至可以说是不得已而转移话题的诡辩。
              顺带一提,由于先看的动画版,后来看到小说的描写时简直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这个改编不但模糊了那一瞬间莱作为一个冷静的决策者角色作出判断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对他和吉之间互动关系的判断。
              银英思想的传达,有一大半都属于杨威利的职责范围。
              ——————————————————
              坦白讲,如果杨只是那个会整天啰嗦各种“语录”,当个半吊子的历史学者和伪思想家的唠叨鬼,或许我也就不会沦为这么死心塌地的杨命了……
              个人来说,比较倾向于相信,在塑造杨这个人的时候,田中原本是只打算给他一个“象征意义”的。田中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曾经说过,杨在最初的设定中,是一个更加严肃更加传统的形象。不负责任的猜想,大概是一个相较于光彩夺目的天才莱因哈特来说,比较平凡,比较踏实,比较善良,比较冷静的传统儒帅的形象吧。
              只是由于田中对于塑造莱因哈特的形象的目的比较明确,所以杨就成了一个可以比较自由地改变形象的角色,也就是所谓的“更加商业化”了的角色。而且,同时也是一个田中可以任他随意说一些区别于“后世历史学家”的,更加直观也更加主观的话,方便田中“文以载道”的角色……
              而在此之外,杨的经历,个性,爱好,环境……总觉是田中更多的用直觉而不是仔细揣摩设定后写出来的,所以才会有“杨的人气是超出预期”的感觉吧……


              IP属地:广东11楼2009-02-27 22:16
              回复
                捏捏楼主,搬板凳蹲等罗帅的部分~


                IP属地:辽宁12楼2009-03-02 09:39
                回复
                  2025-05-21 11:14:21
                  广告
                  感谢克洛维大人的认真回帖哦,有时直觉的产物(当然是“有时”)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多谢溟雨大人的关注,现在贴下文……


                  13楼2009-03-02 13:09
                  回复
                    罗帅的失败也许是必然的,但直接原因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小人难防。 
                    事实上,在两军开战之时,所有人就都已经料到了,结局无外乎两个:要么皇帝战败而死(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绝对没有,要不然打个什么劲啊),要么总督战败而死(这个被证明了),不再有回旋余地。尽管所有人都不愿意见到这样的结果——也许只有罗帅自己是无所谓的态度,他在开打之前就有被皇帝打败也不错这样的想法。米达麦亚就不说了,缪拉向皇帝提出的唯一请求就是希望饶罗严塔尔不死,而莱因哈特呢?他想要罗严塔尔这样结局吗?他在处置朗古时说对罗严塔尔而言也许太迟了,这难道不是惋惜甚至歉意吗?即使在开战后他还满怀凄凉的想只要现在你来向朕低低头认个错不就没事了吗向朕低头让你那么难以忍受吗?他甚至会反省自己当年的挑衅对事情走到这般地步的责任。他恢复了罗严塔尔的职位和荣誉,在弥留之际请他的儿子做自己皇太子对等的朋友。虽然我对莱因哈特的感情未必胜过罗严塔尔,但我还是认为在这个事件中,莱因哈特对他的功臣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生前身后,主君、同僚、部下,没有人真的把他当做叛徒,没有人憎恨他。莱因哈特、米达麦亚、缪拉上文都已经说过。在银英中,艺术家提督梅克林格的态度,通常可以视为一种相对普遍和客观的看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史家之言,他对这一次所谓叛乱的感慨是什么——“一个时代却承载了两个人的野心,看来这银河真的还是太小了”,读到此处和他一起叹息。罗严塔尔一生的政敌奥贝斯坦,无论是出于怎样复杂的心情,那个近乎苦笑的表情,那句“只是……我好像也变得爱说话了”的自嘲,是整部银英中干冰之剑最感性的一面。甚至对莱因哈特最死忠的毕典菲尔特那句被瓦列制止了的“罗严塔尔到底对皇帝有什么不满要出此下策”,不解、惋惜也远远大于指责。在他起兵时即使政治和军力上都没有任何的回旋空间、即使他在程序上已经没有权利指挥一兵一卒,即使面对军中威望素着的疾风之狼统帅的皇帝威名下的堂堂之师,数百万部下几乎没有一人做逃兵。即使到他大势已去身负重伤返回海尼森时仍有数十万人追随,他的嫡系将士誓死相随即使在他身亡之后也不改此志,他麾下大将扯掉军章痛责皇帝辜负功臣饮弹自尽随他而去。 
                    即使无论客观上来评价还是罗帅的主观认识,这都是一场“无谓的叛乱”,然而银英中用了回天篇的一半篇幅整整七万余字,只为写罗严塔尔元帅这场盛大的死亡,《叛逆是英雄的特权》《因剑而生》《因剑而亡》《无休止的安魂曲》单看这些令人心潮起伏的题目,就知道这是一位怎样动人心魄的英雄演出的一首壮丽的悲歌。 
                    为什么他做了错事,却得到了这样的回报。 
                    也许只能用——这是一个高贵的人特有的魔力——来解释吧。 
                    当然了,这样一来,双方战死的数百万将士在天之灵恐怕就相当郁闷了,罗帅自己不认为自己背叛,与他对阵的僚友们也不以他为叛,他的主君和部下也不认为他背叛了,那这场仗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我们当然可以说,阴错阳差天妒英才,假小人之手不容英雄于世。但认真究其原因,还是应该归咎于罗严塔尔的性格。 
                    高傲到不愿意去辩白冤屈固然是很重要的方面,另者,他的思想之矛盾——他对于战胜皇帝的欲望,和不愿皇帝被打败的恐惧,无论他主观愿望如何,在内心深处总是后者占上风。他的忠诚远远比他的野心真挚得多。所以他才会始终记挂着吾皇,所以他把皇帝托付给米达麦亚时脸上的表情才会让挚友毕生难忘。 
                    或者使这种性格带来了他无上的功绩与魅力,却带走了他才华横溢的年轻生命。 
                    当他在近乎自虐的享受着死亡的过程中,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所谓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不平凡终究是不平凡。 
                    他对那个自己怀着复杂感情的女子(窃以为,男人也许会对同床的女人毫无感觉,但是无论是谁,对于自己孩子的母亲,总会有些不同的感受吧,而爱尔芙利德的表现也让我们点头,也许菲利克斯日后会有更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痛苦,但至少此时,他的母亲即使不是怀着爱,至少也不再是满怀仇恨),说“古代好像有个了不起的家伙,似乎曾经说过这么一句了不起的话。他说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个可以把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是人生至高无上的幸福……”,他为自己这个本不在希望中出现的孩子找了一个最可靠的归宿,他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生命的延续托付给米达麦亚。 
                    我所有的心结,突然都释然了。虽然两人最终如此结局,然而直到最后一刻,他们怀着的都是对对方的歉疚和自己对这段情谊造成的伤害的无能为力而深深自责。这难道还不是全始全终吗?在罗帅内心空洞的一生中,有一位如此了解他并为他所了解、信任他并为他所信任的朋友,终究不枉此生。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在对放的两杯威士忌的酒香中,落日余晖荡漾着,硬撑着等待与挚友最后一次对饮,却终究只有无声的叹息“未免太迟了啊,米达麦亚……疾风之狼啊,你有辱这个名号哪……” 
                    倾尽一代风宇,叱咤半生的绝世名将,怀着这样的心情,在自己的总督办公室里,在黄金狮子旗下,安然而逝。


                    18楼2009-03-02 13:11
                    回复
                      也许人就是生而不平等的,或者是我们太不够公平。当罗严塔尔逝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当米达麦亚赶到挚友身边只能对着两杯没来得及等到饮者的威士忌默然无言脱下披风盖在挚友身上,当铁骨铮铮的疾风之狼在旗舰上流泪当我们读着那句煽情已极的“看见了吗?我这一生大概永远忘不了这幕光景吧!疾风之狼竟然哭了……”,真的是很难再去想在这次内乱中枉死的将士。 
                      罗严塔尔一生中只有“敬爱的极少数人”,他真诚的希望这些人能够更幸福——米达麦亚、吾皇,也许早逝的吉尔菲艾斯也能沾上一点边,如此而已。然而,对于这仅有的两个人,他的感情是如此炽烈,使得我们不能说他是个情感匮乏的人。 
                      他对于各位同僚将领,包括敌人杨威利一干人等,以及政治上的对手奥贝斯坦,都怀有相当程度的尊敬,他以公正且具有弹性的策略对待自己治下的军民,他对恃强凌弱侵犯市民利益的行径深恶痛绝绝不姑息。但是,对于这些人,也就仅此而已,额外的热情一律欠奉。对于以朗古为代表的小人,其实他与其说厌恶不如说不屑一顾,如果不是朗古的言辞轻侮了米达麦亚,他根本不会多看这种人一眼,而当他觉得朋友被冒犯了便毫不客气的把朗古踢了出去,并且丝毫不以为意,——结果证明,得罪小人实在是很危险的事,但是想来对罗帅而言,即使认识到危害性,也会我行我素吧。 
                      至于米达麦亚,我是认同奥贝斯坦的看法,他不能原谅任何伤害罗严塔尔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如果由皇帝领兵与罗严塔尔作战,今后他就无法再面对莱因哈特,所以他甘愿自己来背负这个罪恶。看米帅流泪,看他抱着罗严塔尔遗下的孩子,我蓦然一阵心疼,米达麦亚才是这次事件受伤最重的人。而且,看着罗严塔尔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对他守着一个令自己心碎的秘密,这究竟是怎样的折磨?即使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可以安然度过,此时的无能为力和罪恶感必然会纠缠他一生。他要肩负着对皇帝对帝国双份的责任,背负着讨伐生死与共的挚友的沉重包袱,一直一直走下去。 
                      我们评判一个人,往往不仅仅因为他做了好事而将他归于好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判定了他是好人所以他所做的也就成了好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莫不如此,对于银英也是一样,并不是说大家的看法不够客观,因为这是一种思维惯性。比如,倘若将莱因哈特定义为首先是一个重情重义天真未泯真诚待人的青年,那么他的优点势必更加迷人,而那些问题也就显得情有可原甚至势在必行,然而如果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取天下为上善用阴谋的乱世枭雄,那么同样的事情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解释。对于奥贝斯坦、希尔德甚至杨威利都是如此,因为一个人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基本上是稳定的,没有谁会对一个人的评价,在这件事从他迫不得已角度考虑,而下一件就从他假装迫不得已去考虑。 
                      罗严塔尔很难说是如此。 
                      人,当然是复杂的,当我们年龄到了两位数之后,就不会在看书看电视时问“爸爸爸爸你看这人是好人坏人啊”,但是无论是从效果还是动机总之取其大者总要对人有一个定性。罗严塔尔在银英中显然是作为正面人物出现的。然而,他绝对不是坏人,但做出来的是有时也能吓坏好人。他自然与小人绝缘,却也不能说他是君子。 
                      我们喜欢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的为他做错的事找借口,让自己相信那些事他迫不得已他情有可原他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对罗严塔尔我却无意这样做,不想,也不需要。因为似乎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曾影响他在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恰恰是因为这些事,他才是心目中“这一个”的形象。 
                      罗严塔尔元帅,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依然是罗严塔尔元帅。 
                      这个评价也许罗严塔尔会满意吧,而这大概也就是我爱上这个人的原因。


                      19楼2009-03-02 13:11
                      回复
                        本文计划中还有 
                        五 冷面冷心却为谁 
                         ——义眼聚焦的光辉 
                        六 山有木兮国有殇 
                         ——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 
                        也许在哪里加一段大杂烩 
                        X 今夜星光灿烂 
                         ——神话、传说与历史
                        下面写起来怕没有那么流畅了,不过还是敬请期待^^


                        20楼2009-03-02 13:13
                        回复
                          期待期待!
                          居然被LZ这段写得有点萌罗了……
                          “我们喜欢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的为他做错的事找借口,让自己相信那些事他迫不得已他情有可原他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对罗严塔尔我却无意这样做,不想,也不需要。”
                          猛烈点头!尤其是在罗和奥这两个人身上,看着为他们做的争议性事情辩解试图洗白的文经常想给一记罗帅招牌冷笑或者义眼死光……
                          昨天重温一首词突然不可抑止地觉得“口胡这是在写罗吧”,搬过来偷懒当回帖……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不过一般说起“任是无情也动人”都会想起奥囧rz


                          IP属地:广东21楼2009-03-02 16:26
                          回复
                            先抢沙发


                            IP属地:辽宁22楼2009-03-02 16:31
                            回复
                              2025-05-21 11:08:21
                              广告
                              泪趴,沙发没抢到……
                              楼主的文很萌。抱歉我找不出更合适的形容词,但这篇文真的萌到我了。
                              叹,罗帅啊罗帅……
                              顺抽打维维,元帅本来就是萌物!
                              于是我不小心在某处喷笑了……


                              IP属地:辽宁23楼2009-03-02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