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吧 关注:73,804贴子:3,703,740
  • 9回复贴,共1

【写意】刘慈欣作品中的八九十年代质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大刘当然是因为他的无边神思乃至恣肆的想象力,但自问显然还有些别的,也是直到后来才明了。
10年左右读的三体1,只觉得好但也仅仅是好,后来去翻阅他早年的中短篇,如至宝在手无法释怀,是能察觉到与三体文风衔接妥当的浓稠浸入感,这种浑然共振不太容易分说,不过顷间就明白了,这是一种被时代感包裹着的,变换时代中凝定的姿势,以及,不曾更变的深情。很多人将大刘的文风概括为理工生的生硬干冷,我见来实不尽然,种种笔触里的下盘坚实、宁崩牙也不熟烂的距离感、太多画面感十足的留白、必要时绝不琐杂的字重千钧,像我这样的老朽会明白,那实际上只是遍布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生态气息,隔着岁月流转仍教人亲切。如果这姿势是一种天问,这深情指向的大概就是存在本身,乃至时空框限下个体的灼热挣扎。
回想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人文环境,框范不多,万类蓬萌。人们的主体性还远没有被今天的系统怪兽深度殆害,保藏完好到澄澈的私人语境四面八方闪光,外在内里的生机和野性普遍丰沛,追索着的人们心底尚存严肃和纯粹,或者说,无邪。
且容记忆作一番写意式的返照,那个时代的好,是《少年文艺》里那些深敏的少年置身的鲜生生故事;
是《奥秘》,那个时节奥秘和故事会还是1月1发,内容的能量层级和今天的改版不可同日而语;
是张贤亮的书和王志文的歌,是韦唯唇齿之间的奔逸,也是毛阿敏声腔里的悲怆;
是《孽债》里小美霞的泪眼、是《英雄无悔》里濮存昕清亮的意气;
是《夜半歌声》,是《长白山英雄汉》里黑烟滚滚的火车,也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巩俐的大白腿;
是不难买到的芦花鸡,是品质尚存的灌汤包子,也是各色馆子里文气盎然的菜肴名字和盘子里诚意满满的萝卜雕花;
是恶性案件中,各显神通的世界级悍匪,也是水边舞厅里毫不让人尴尬的拥吻,以及黄昏中路人拘谨下埋着的耸动热烈。
也许那个时代的好,只是无比真切的空气,和更为雄浑的夕阳。
以上。


IP属地:江苏1楼2017-11-27 17:25回复
    虽然不应该复古,但逝去的那个年代确实有精神内核。我觉得可能是现在进入了彻底消费时代。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一直难以平衡。我们只能有喜好但人并无选择权。命运注定我们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而人无法选择命运。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1-28 15:12
    回复
      总感觉楼主这个ID很早以前就见过呢


      IP属地:重庆4楼2017-11-28 21:48
      收起回复
        很早之前看大刘一小说,看到苏联没解体惊呆了,一查时间居然是苏联解体前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28 22:08
        收起回复
          我跟很多人不一样,我更喜欢《混沌蝴蝶》 《地火》《朝闻道》


          IP属地:重庆6楼2017-11-30 21:12
          收起回复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关注过大刘早年写过的科幻随笔与评论文章


            IP属地:新疆7楼2018-04-11 0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