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及防治
作者:王海超
一、癌症的发病因素
1、癌症的外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癌症的致病因素有:吸烟、执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亚硝胺类化合物、慢性理化刺激及炎症、电离辐射、病毒及真菌毒素等。还有就是“饮食与营养”,但教材上是从什么物质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为讨论点。
2、癌症的内因
现代研究还表明癌症的发病与遗传和基因有关。并认为,外因可以诱发细胞的恶性转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自反馈分泌环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这些基因是长时间内多步骤、随机地产生的。
二、从中医学角度阐述癌症的基因研究
(一)基因与中医学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基因?
基因的概念源自经典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遗传学角度讲,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本单位。表明了基因具有遗传性质。相当于中医讲的“先天”,在藏腑为“肾”。
2、什么是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而产生RNA或蛋白质的过程。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含有不同数量的基因,而且基因表达水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不同。多数情况只有一小部分基因处于表达活性状态。这依赖于机体内存在一套完整、精细、严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以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生物体为适应环境变化维持自身生存、生长和发育的需要,调控基因的表达,即为基因表达调控。
以上这些现代基因研究与《内经》“天年”、“上古天真论”中的“天癸”、“肾精”、不同年龄发育时期的气血盛衰及不同的六淫浊毒、七情、饮食、劳逸作用于人体造成的脏腑虚实盛衰。在这里多指一些慢性疾病。病位在脏腑。神经调控在高级神经中枢。
3、基因的表达方式
生物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当周围的营养、温度、湿度和酸度等条件变化时,生物体就要改变自身基因表达情况,一调整机体内执行相应功能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从而改变自身的代谢、生理活动等适应环境。
(1)基本表达 有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由于管家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刺激的影响较小,对生命的组成和功能的体现是必需的,这类基因的表达称为基本基因表达。在类似于中医“肾藏精”和“先天之精”。
(2)适应性表达 与管家基因不同,领一些基因表达很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随环境信号变化,这类基因表达水平出现明显的升高或降低的现象。这些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明显改变表达水平的基因表达属于适应性表达。这些包含在中医:“体质”、后天之精、气血盛衰、内伤七情、气血失调、脏腑病机范畴内与痰饮淤血、内生五邪有关。
中医体质禀赋之先天因素与基本表达关系密切,后天因素与适应性表达关系密切。相关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介绍的已经很详细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查。
4、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
(1)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增殖 生物体所出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低等到高等生物,乃至人体都必须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2)维持细胞分化的与个体发育 。
综上所述,基因表达与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生理和正邪反应关系密切。
(二)癌基因
癌基因分为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又称为原癌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其表达产物对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过度激活就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原癌基因表达水平一般较低,其表达水平在细胞内受到严格控制,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在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出现高水平过度表达或失去细胞周期特异性,表达程度和次序发生紊乱,从而异常表达的基因产物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以上表明,癌基因虽然属于管家基因,在某些因素下也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我认为上述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不单指致致癌物,也包括人体体质的内环境。即:西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酸碱度及激素水平失衡和中医的脏腑阴阳失衡。内环境的改变造成了管家基因“保守性”的脆弱。使之容易过度表达,造成细胞过度生长、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导致癌变。
癌基因的生理特性,是对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相当于人体正常的气化、代谢、阴阳转化过程。病理特性,是造成细胞过度生长、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相当于阴阳气机逆乱。失去了“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的生理特性。使之停留在“生、长”阶段,不能“老、已”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这是内经的原文,可以看一下原文是怎样描述的。内经理论的应用,大至宇宙,小至分子。更何况细胞及人体呢。大环境可以影响小环境这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治疗癌基因的病理特性,就要调其“升降出入”。至于怎么调,还需临床“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三)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抗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可引起正常细胞转化,导致肿瘤形成。在正常细胞,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相互制约,协调表达,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
抑癌基因在细胞生长增殖中起负性调控作用,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成熟、衰老及凋亡。而原癌基因作用刚好相反。也就是造成细胞:不成熟、不衰老、不凋亡。
所谓“癌基因”“抑癌基因”是在癌瘤研究过程中命名的。事实上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军事细胞的正常基因成分,具有重要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肿瘤以外,他们还在多重疾病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对癌基因的中西医理论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疾病解释中。
(四)调整基因的阴阳平衡
在治疗上,就要改变体内环境,调整阴阳,调动抑癌基因特性,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依据什么理论,用哪一类中药呢?
抑癌基因的特性如同中医所讲的“元气”。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元气不足时,人体的生长发育就要迟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就将低下,人体的基本元素细胞的代谢也是低下的。在基因表达上是癌基因占优势。老年人肿瘤多发的原因与元气渐衰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就要大补元气,调理气血。使机体的抑癌基因特性得以发挥。
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所以滋补健运后天脾胃,以充实人之元气。常用中药如:人参、大枣、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癌症病人,往往出现消瘦,晚期形成“恶病质”。西医机制未完全阐明。在中医看来一派气血亏虚之象,责之于脾胃亏虚,气血化生乏源。或气机瘀滞阻碍了气血化生。气血亏虚,五脏失养,元气亏虚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气机升降异常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它可以导致气滞血瘀,以致积聚癥瘕。
气机的升降浮沉除了与藏腑生理机能有关还与七情关系密切。情志不遂,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久则累及血分发为积聚。根据七情伤及的经络藏腑,选用升降气机,理气化瘀的中药。运用时调气机升降为主,其次是行气,其次是化瘀。
气机逆乱瘀滞得以改善,内环境正常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平衡也就得以恢复了。也可以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的主要因素是由内环境造成的,中药的药理、药性及所含化合物,可以改变内环境,从而影响基因表达,改善体质。不利于癌变的发生存留。
治疗调理气机逆乱并非只药物一种方式,针灸、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可以辅助治疗。治疗方面要综合各种方法效果更好。
癌症是个慢性疾病,癌症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平时饮食起居导致了身体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功能紊乱。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倘若身体生理机能正常,即使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也难以癌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至于癌症为什么会在不同部位发生,这与局部的气血情况及致癌因素有关。致癌物质有很多,躲也躲不掉,也并非是罪魁祸首。患癌的主要原因还是机体本身出了问题。调理自身,强壮体魄才是治疗和预防癌症的关键。
作者:王海超
一、癌症的发病因素
1、癌症的外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癌症的致病因素有:吸烟、执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亚硝胺类化合物、慢性理化刺激及炎症、电离辐射、病毒及真菌毒素等。还有就是“饮食与营养”,但教材上是从什么物质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为讨论点。
2、癌症的内因
现代研究还表明癌症的发病与遗传和基因有关。并认为,外因可以诱发细胞的恶性转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自反馈分泌环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这些基因是长时间内多步骤、随机地产生的。
二、从中医学角度阐述癌症的基因研究
(一)基因与中医学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基因?
基因的概念源自经典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遗传学角度讲,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本单位。表明了基因具有遗传性质。相当于中医讲的“先天”,在藏腑为“肾”。
2、什么是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而产生RNA或蛋白质的过程。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含有不同数量的基因,而且基因表达水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不同。多数情况只有一小部分基因处于表达活性状态。这依赖于机体内存在一套完整、精细、严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以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生物体为适应环境变化维持自身生存、生长和发育的需要,调控基因的表达,即为基因表达调控。
以上这些现代基因研究与《内经》“天年”、“上古天真论”中的“天癸”、“肾精”、不同年龄发育时期的气血盛衰及不同的六淫浊毒、七情、饮食、劳逸作用于人体造成的脏腑虚实盛衰。在这里多指一些慢性疾病。病位在脏腑。神经调控在高级神经中枢。
3、基因的表达方式
生物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当周围的营养、温度、湿度和酸度等条件变化时,生物体就要改变自身基因表达情况,一调整机体内执行相应功能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从而改变自身的代谢、生理活动等适应环境。
(1)基本表达 有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由于管家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刺激的影响较小,对生命的组成和功能的体现是必需的,这类基因的表达称为基本基因表达。在类似于中医“肾藏精”和“先天之精”。
(2)适应性表达 与管家基因不同,领一些基因表达很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随环境信号变化,这类基因表达水平出现明显的升高或降低的现象。这些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明显改变表达水平的基因表达属于适应性表达。这些包含在中医:“体质”、后天之精、气血盛衰、内伤七情、气血失调、脏腑病机范畴内与痰饮淤血、内生五邪有关。
中医体质禀赋之先天因素与基本表达关系密切,后天因素与适应性表达关系密切。相关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介绍的已经很详细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查。
4、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
(1)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增殖 生物体所出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低等到高等生物,乃至人体都必须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2)维持细胞分化的与个体发育 。
综上所述,基因表达与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生理和正邪反应关系密切。
(二)癌基因
癌基因分为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又称为原癌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其表达产物对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过度激活就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原癌基因表达水平一般较低,其表达水平在细胞内受到严格控制,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在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出现高水平过度表达或失去细胞周期特异性,表达程度和次序发生紊乱,从而异常表达的基因产物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以上表明,癌基因虽然属于管家基因,在某些因素下也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我认为上述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不单指致致癌物,也包括人体体质的内环境。即:西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酸碱度及激素水平失衡和中医的脏腑阴阳失衡。内环境的改变造成了管家基因“保守性”的脆弱。使之容易过度表达,造成细胞过度生长、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导致癌变。
癌基因的生理特性,是对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相当于人体正常的气化、代谢、阴阳转化过程。病理特性,是造成细胞过度生长、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相当于阴阳气机逆乱。失去了“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的生理特性。使之停留在“生、长”阶段,不能“老、已”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这是内经的原文,可以看一下原文是怎样描述的。内经理论的应用,大至宇宙,小至分子。更何况细胞及人体呢。大环境可以影响小环境这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治疗癌基因的病理特性,就要调其“升降出入”。至于怎么调,还需临床“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三)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抗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可引起正常细胞转化,导致肿瘤形成。在正常细胞,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相互制约,协调表达,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
抑癌基因在细胞生长增殖中起负性调控作用,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成熟、衰老及凋亡。而原癌基因作用刚好相反。也就是造成细胞:不成熟、不衰老、不凋亡。
所谓“癌基因”“抑癌基因”是在癌瘤研究过程中命名的。事实上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军事细胞的正常基因成分,具有重要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肿瘤以外,他们还在多重疾病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对癌基因的中西医理论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疾病解释中。
(四)调整基因的阴阳平衡
在治疗上,就要改变体内环境,调整阴阳,调动抑癌基因特性,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依据什么理论,用哪一类中药呢?
抑癌基因的特性如同中医所讲的“元气”。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元气不足时,人体的生长发育就要迟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就将低下,人体的基本元素细胞的代谢也是低下的。在基因表达上是癌基因占优势。老年人肿瘤多发的原因与元气渐衰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就要大补元气,调理气血。使机体的抑癌基因特性得以发挥。
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所以滋补健运后天脾胃,以充实人之元气。常用中药如:人参、大枣、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癌症病人,往往出现消瘦,晚期形成“恶病质”。西医机制未完全阐明。在中医看来一派气血亏虚之象,责之于脾胃亏虚,气血化生乏源。或气机瘀滞阻碍了气血化生。气血亏虚,五脏失养,元气亏虚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气机升降异常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它可以导致气滞血瘀,以致积聚癥瘕。
气机的升降浮沉除了与藏腑生理机能有关还与七情关系密切。情志不遂,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久则累及血分发为积聚。根据七情伤及的经络藏腑,选用升降气机,理气化瘀的中药。运用时调气机升降为主,其次是行气,其次是化瘀。
气机逆乱瘀滞得以改善,内环境正常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平衡也就得以恢复了。也可以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的主要因素是由内环境造成的,中药的药理、药性及所含化合物,可以改变内环境,从而影响基因表达,改善体质。不利于癌变的发生存留。
治疗调理气机逆乱并非只药物一种方式,针灸、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可以辅助治疗。治疗方面要综合各种方法效果更好。
癌症是个慢性疾病,癌症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平时饮食起居导致了身体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功能紊乱。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倘若身体生理机能正常,即使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也难以癌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至于癌症为什么会在不同部位发生,这与局部的气血情况及致癌因素有关。致癌物质有很多,躲也躲不掉,也并非是罪魁祸首。患癌的主要原因还是机体本身出了问题。调理自身,强壮体魄才是治疗和预防癌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