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竹吧 关注:9贴子:777
  • 12回复贴,共1

惜乎,北京泾县会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上午大约9点半开始动身,沙窝桥东坐981路到六里桥东下车,转乘715路到果子巷下车。开始了我魂牵梦绕的找寻泾县会馆之旅。
早就在网上了解了泾县过去的辉煌,泾县、太平、旌德三县以前都是泾县,唐朝时才分开,其商人在外合称泾旌太商帮,且多于明清时外出经商,与徽商类似但有不同(现在N多邑人称呼自己为徽州故地,实乃伤人至极,岂能因徽学渐显即忘却历史?宣州历来待我不薄,现实啊!),泾县立县以来即属宣州(两汉时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城;魏晋南北朝隋为宣城郡,唐时宣州,宋元明清宁国府),即便在单立猷州时也归宣歙观察使节制。所以当时的泾县商人也称宁国商人——宁商,在外建有宁国会馆和与徽州合建的徽宁会馆;但多的还是泾县人自己独建的泾县会馆。
了解辉煌的过去可点击http://tieba.baidu.com/f?kz=414299248



IP属地:陕西1楼2009-02-28 00:04回复
    也了解到了北京的泾县会馆也有辉煌的过去,在百度上敲击“泾县会馆”可以找到这样的内容“泾县会馆旧址在米市胡同64号。曾是1918年12月创办政治周刊《每周评论》的编辑部所在地。由李大钊、陈独秀任编辑,张申府、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也是为这个,我来到了米市胡同。问过路人康有为故居在哪,因为我知道这个会馆肯定不为人知,但康有为故居是米市胡同43号。事实也是如此,遇到一个热情的大妈,高兴的为我指路,但我找寻到康有为故居时,眼前的残破景象令人大吃一惊,想来会馆的命运更是多舛,问过一位先生,但知64号,不知泾县会馆。我找到之后只能是暗自伤神,五味杂陈。庆幸的是还没有完全拆掉,但是已无人居住,三把铁将军把住三扇小门,到后面和旁边一看已是满目疮痍,几无完处。旁边就是拆迁办的,而新建的活动板房——拆迁办就是已经拆除了N多会馆而建立的,想到这我又为泾县会馆的命大而心惊,毕竟我顾盼了多年,今朝得以实现。反正味道不是很好受,哎,不过也只能以旁边的命运更惨的会馆做参照了。惜乎~
    之后一天的旅行都在一种不可名状的心境中开始和结束,也无法语言表述。哎,伤心~
    图片没能传上,不过真的令人伤心。真希望泾县人,在北京的泾县人能集(和谐)资重新修复之,不过宣武区的房价是很贵很贵的(二环以内)~因为她的隔壁就是拆迁办,她的生命那一天结束还不得而知,我也不忍心再去,悠悠故乡情~


    IP属地:陕西2楼2009-02-28 00:08
    回复
      西安的友人基本返乡,或南下,或北上,抑或西进。他处的同学亦已归至桑梓。就快过年了,人类最大的迁徙活动业已约一周了。家乡的孩子在外面就会是伶仃的么?又想起了“泾县会馆”,前周又去看了一次,1号米市胡同临建就是拆迁办:


      IP属地:陕西3楼2009-02-28 00:10
      回复
        但是与之毗邻的会馆却是另一个时代:


        IP属地:陕西5楼2009-02-28 00:10
        回复
          墙壁上的一个个“拆”字在提醒着人们,会馆的日子不多了:


          IP属地:陕西6楼2009-02-28 00:11
          回复
            走上活动板房的二楼,朝会馆里面看了去,目不忍视,莫过于此:


            IP属地:陕西7楼2009-02-28 00:11
            回复
              转到房子的后面,翻上矮墙,拍到这样的情形:


              IP属地:陕西8楼2009-02-28 00:12
              回复
                翻上矮墙


                IP属地:陕西9楼2009-02-28 00:12
                回复
                  不过百年的时间,百年前的几个世纪里,县邑的士子在这泼墨挥毫,进献圣上,求得功名。
                  会馆即是他们在京畿的安身之所。贫困邑人故亡,会馆会筹集(和谐)资金将其入殓归乡。京畿的邑人亦以此为本邑在京城的总部。百年时间内,乡党的那些快流光逝尽,会馆也做了平民居所。。。。。


                  IP属地:陕西10楼2009-02-28 00:13
                  回复
                    北京著名会馆
                    北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文明古都,保存和新建了许多具有古都风貌和现代风格的重要文化设施,其中包括近代其他省地在京修建的会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徽会馆、湖广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泾县会馆、浏阳会馆、南海会馆、番禺会馆、蒲阳会馆、绍兴会馆。


                    IP属地:陕西11楼2009-02-28 00:15
                    回复
                      不过百年的时间,百年前的几个世纪里,县邑的士子在这泼墨挥毫,进献圣上,求得功名。
                      会馆即是他们在京畿的安身之所。贫困邑人故亡,会馆会筹集资金将其入殓归乡。京畿的邑人亦以此为本邑在京城的总部。百年时间内,乡党的那些快流光逝尽,会馆也做了平民居所。。。。。


                      IP属地:陕西12楼2009-02-28 00:31
                      回复
                        尘埃落满.唉...


                        IP属地:上海13楼2009-03-21 19:34
                        回复
                          一片狼藉


                          IP属地:陕西14楼2009-03-22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