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对鲁迅的读解和别的国家不同,那就是有着寻路的饥渴和反抗奴役的激情。富有叛逆精神的韩国友人,格外感兴趣于鲁迅的遗产。他们在这位中国文人的身上找到了一种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旧传统的超越和对人的解放的探索。鲁迅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的勇气,在他们那里不只是象征性的灯火,而应当说是成为新人的一种可能。对韩国热爱文学的民众而言,鲁迅文学不仅仅是人生的启迪者,重要的在于也存在着思维的快乐。
鲁迅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主要是基于中韩两国相近的社会状况,或者说是同样的主题发生在我们两国间。李泳禧先生多次强调,鲁迅当年描述过的社会黑暗,和过去的韩国没有什么区别,一些文字仿佛也是对韩国人说的。军人的专制,文化的奴役,非人的生活,必然导致民众的反抗,而那反抗中所遇到的问题,鲁迅的提示是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困苦中的人们,那些思想同样也适用于自己这类的思考者。
鲁迅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主要是基于中韩两国相近的社会状况,或者说是同样的主题发生在我们两国间。李泳禧先生多次强调,鲁迅当年描述过的社会黑暗,和过去的韩国没有什么区别,一些文字仿佛也是对韩国人说的。军人的专制,文化的奴役,非人的生活,必然导致民众的反抗,而那反抗中所遇到的问题,鲁迅的提示是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困苦中的人们,那些思想同样也适用于自己这类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