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态吧 关注:24贴子:276
  • 1回复贴,共1

秦岭古道村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秦岭北麓分布着72条峪口,其中在西安市长安区以南的秦岭子午峪中,有着一条长约300公里的古道,为关中地区通往陕南的险关要道,历史上称为子午古道。

子午古道也曾有过另一个别名,荔枝道。唐代时由于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命人整修了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用快马加鞭的形式运送荔枝。

秦岭脚下的南豆角村是子午道出子午峪后的最后一个村落,早在明代就是店铺鳞次、客商云聚之地,关中汉巴物流不息。南豆角村也因此逐渐繁盛。

据记载,解放前,这里仅饭馆客栈就多达40多家。村内至今尚有两座明清城堡门楼,坐镇风水。

南豆角村其实不远,从子午大道一路往南,过了环山路继续往南,不到一公里就到了。从路口进去,绵延起伏的秦岭群山伴随着清晨袅袅炊烟和晨间薄雾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光阴斑驳下仅有的历史遗存
据宋《长安志》记载:豆角镇在县南45里,分东豆角、西豆角。宋景佑2年(公元1035年)改豆角镇为子午镇,将东豆角联入其内。后西豆角被山洪冲没,村民北移,始建南豆角、北豆角。


1楼2017-12-05 14:46回复
    村中流传,这尊石像是古时专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其生前非常热爱庄稼,临死前,嘱咐人们在掩埋他时,将他的头露在外面,他要看着五谷生长,百姓丰衣足食。

    为纪念后稷,人们就用石头雕刻了他的头像;把他奉为神,并取名为“社谷”,后来慢慢便叫成了“社公爷”。据说长安区许多村庄,都曾有过“社公石爷”,但如今保留下来的仅有这里。
    干砌石拱桥
    出南豆角不足一公里,一座干砌石拱桥映入眼帘,若不是亲自下到沟底仔细查看,简直难以相信。所谓干砌就是没有添加任何黏结剂,古人智慧令今人汗颜。

    这座现在已经废弃的桥,传说是左宗棠捐资修建的,在当时一定起到很大作用。桥北十数米,一棵柏树郁郁葱葱与石桥同有百年,但在古道上只算小字辈。
    镇水龙王庙
    入峪三公里,路尽头拐弯处有一石砌建筑,不注意就轻易不会发现。这就是与关中平原风格不同,但作用相同的龙王庙“掌握水所”。

    也是北宋景佑二年那场山洪后,村民门为乞求上苍镇束水患上建造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山洪对村民伤害的程度何其之大。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


    2楼2017-12-05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