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尔滨电影地图》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http://www.hljnews.cn/xw_whyl/system/2009/06/16/010380161.shtml 《哈尔滨电影地图》是杨伟东和申志远历时三年完成的。这本书通过一张手绘的电影地图、插图和他们珍藏的数百张电影海报以及哈尔滨影人、建筑的老照片,回望了“冰雪电影节”等重要的文化活动。全书以《光影记忆》、《人与影》、《老建筑映画》、《梦影童年》和《光荣与梦想》5部分组成,著名作家梁晓声为其作序说:“只有哈尔滨人才会如此深情地写出这样图文并茂的书。”
书名是“地图”,书里果然也夹了一张哈尔滨地图——哈尔滨地图的简画,作者找到了48处与电影密切相关的哈尔滨地理名称,每个地名都至少与1部老电影有关联,这部书就是在这些关联中展开的。梁晓声说:“此书中读来令人倍觉亲切与温暖的部分,当属那些与两位作者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以儿童和少年的视角看电影的回忆性文字,这对哈尔滨似乎也构成了一种成长般的记录。”
这部《哈尔滨电影地图》的内在力量并不在于它展示了繁复的关于这座城市和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于一种沉淀在这个城市历史和作者经历里对电影深厚的情感。1980年代的最后几年,哈尔滨曾一度成为全国电影评论的热地,影评协会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电影赏评》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业内风向标。在今年春节的某个晚上,我回到哈尔滨,打的从当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哈尔滨电影院、亚细亚电影院、和平艺术电影院、东北电影院一一走过,这些老式电影院的冷清孤单激起了我对当年“冰雪电影”的热烈疯狂的回忆。
哈尔滨南岗区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颐园街一号,20多年来接待了无数电影摄制组,成为一个著名的外景地。上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黑三角》和《熊迹》就在此选景;新时期以后,电影《孤岛情报站》、《哈尔滨大谋杀》以及电视剧《军火1946》、《少帅传奇》、《东北王张作霖》等也把它作为主要外景地。去年我在赵宝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里看到颐园街一号仍然气宇不凡雍容高贵,想到有一年吕良伟在此地拍《中俄列车大劫案》时曾去探班。已经十几年过去,我们都老了,它还立在那儿气宇不凡,着实让人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