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对竞争优势论”的精髓,在于把企业建立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基础之上。企业能否生存,不是政府、银行、领导决定的,甚至不是企业董事会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投资决策需要慎之又慎。因为,市场根本不会给你纠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
十几年前,当东方希望选择铝业为第二主业时,很多朋友表示不解。他们觉得,这个产业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了,这类产业高科技含量不高,属于夕阳产业。其实,这是投资理念的差异。
在我看来,投资不分产业,不看它的科技含量是高是低,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比如说钢铁行业,在日本是夕阳产业,在韩国它已过了顶峰期,但在美国还是朝阳产业。那么,在中国是不是朝阳行业呢?
2004年,我在《竞争力》杂志编辑部讲过一个故事:如何才能不被子弹击中,除了闪躲外,只有比子弹跑得一样快或者更快,这样你可以仔细琢磨它,愿意的话可以随时把它抓在手里。这是相对速度,企业竞争力也是一样。
我作投资决策只看一样,就是相对竞争优势。比如,在某个产业,如果国有企业能做出10%的利润,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进入;如果国有企业勉强打平,我们进入需要稍加琢磨。相对竞争优势不是由产业或者行业领域决定的,而是由进入以后的投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
十几年前在选择第二主业时,我开始考虑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问题,发现这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比如,国家投资的一个50万吨的大化肥厂,投资了32亿元。每年折旧费为3.2亿元,每年利息3.2亿元,仅此两项财务费用的成本就达1280元/吨。工厂投资时,每吨化肥市场价为1800元,而投产后跌到1200元。在同样环境下,德州市一个年产18万吨化肥的乡镇企业,年创利润几千万元。原因是,后者更侧重提高投资的管理能力,在生产、经营、销售体系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以适应市场变化。
“相对竞争优势论”的核心,我认为是效率问题。1992年,我去美国一家饲料企业访问,这家企业每天生产饲料160吨,只用7个人。因为这家企业根本没有验货员和化验员,厂长集门卫、保安、收货员、出纳、会计于一身,还负责微机操作和贴标签。而当时希望集团日产饲料300吨,却用了100多人。
我始终认为,中国应该在任何产业都具备最强的竞争优势。因为,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按照产业链条抽象推导,最终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主要构成是劳动力成本。而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水平只有美国的1/30。这是中国的竞争力所在,也是4000多亿美元外资最看重的。优秀的企业、真正的企业家,都能把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对竞争优势论”还针对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确实都来者不善,几乎都是战略性投资,开始时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主,准备几年后赚钱。这无形中给了我们机会。他们投资饲料行业动辄一两亿元,资金成本过高,规模大意味着运转不灵。只要我们不要为其财大气粗所吓倒,采取相反的策略,规模上不贪大求洋,追求适度规模适当利润,我们就占有相对优势。等他们想要利润时,我们开始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抢占市场。
“相对竞争优势论”的精髓,在于把企业建立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基础之上。企业能否生存,不是政府、银行、领导决定的,甚至不是企业董事会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
(根据刘永行董事长讲话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投资决策需要慎之又慎。因为,市场根本不会给你纠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
十几年前,当东方希望选择铝业为第二主业时,很多朋友表示不解。他们觉得,这个产业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了,这类产业高科技含量不高,属于夕阳产业。其实,这是投资理念的差异。
在我看来,投资不分产业,不看它的科技含量是高是低,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比如说钢铁行业,在日本是夕阳产业,在韩国它已过了顶峰期,但在美国还是朝阳产业。那么,在中国是不是朝阳行业呢?
2004年,我在《竞争力》杂志编辑部讲过一个故事:如何才能不被子弹击中,除了闪躲外,只有比子弹跑得一样快或者更快,这样你可以仔细琢磨它,愿意的话可以随时把它抓在手里。这是相对速度,企业竞争力也是一样。
我作投资决策只看一样,就是相对竞争优势。比如,在某个产业,如果国有企业能做出10%的利润,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进入;如果国有企业勉强打平,我们进入需要稍加琢磨。相对竞争优势不是由产业或者行业领域决定的,而是由进入以后的投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
十几年前在选择第二主业时,我开始考虑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问题,发现这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比如,国家投资的一个50万吨的大化肥厂,投资了32亿元。每年折旧费为3.2亿元,每年利息3.2亿元,仅此两项财务费用的成本就达1280元/吨。工厂投资时,每吨化肥市场价为1800元,而投产后跌到1200元。在同样环境下,德州市一个年产18万吨化肥的乡镇企业,年创利润几千万元。原因是,后者更侧重提高投资的管理能力,在生产、经营、销售体系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以适应市场变化。
“相对竞争优势论”的核心,我认为是效率问题。1992年,我去美国一家饲料企业访问,这家企业每天生产饲料160吨,只用7个人。因为这家企业根本没有验货员和化验员,厂长集门卫、保安、收货员、出纳、会计于一身,还负责微机操作和贴标签。而当时希望集团日产饲料300吨,却用了100多人。
我始终认为,中国应该在任何产业都具备最强的竞争优势。因为,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按照产业链条抽象推导,最终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主要构成是劳动力成本。而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水平只有美国的1/30。这是中国的竞争力所在,也是4000多亿美元外资最看重的。优秀的企业、真正的企业家,都能把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对竞争优势论”还针对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确实都来者不善,几乎都是战略性投资,开始时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主,准备几年后赚钱。这无形中给了我们机会。他们投资饲料行业动辄一两亿元,资金成本过高,规模大意味着运转不灵。只要我们不要为其财大气粗所吓倒,采取相反的策略,规模上不贪大求洋,追求适度规模适当利润,我们就占有相对优势。等他们想要利润时,我们开始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抢占市场。
“相对竞争优势论”的精髓,在于把企业建立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基础之上。企业能否生存,不是政府、银行、领导决定的,甚至不是企业董事会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
(根据刘永行董事长讲话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