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吧 关注:91,347贴子:206,949
  • 0回复贴,共1

书法金句30则!-常天书院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6、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7、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8、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9、“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10、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释玄院长学生作品
11、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2、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3、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14、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5、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16、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17、山谷擘窠书,学《 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18、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19、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20、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释玄院长学生作品
21、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22、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23、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24、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25、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26、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27、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28、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2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30、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释玄院长学生作品
常天书院
常天书院秉承着“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终以赤子之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并让学员们发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常天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系统教学,课程形式灵活多变,主攻书画培训课程、文化荟客厅与文化交流活动三个方向。


IP属地:陕西1楼2017-12-12 15: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