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吧 关注:1,683贴子:3,590
  • 5回复贴,共1

孩子的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的孩子计算能力怎么样呢


1楼2017-12-12 15:51回复
    微信公众号“老师花花”
    在微信后台,有家长给我留言说,孩子的计算能力比较弱,该怎么提高?今天,我特意找来一些方法,供大家对照。
    1
    找到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孩子经常使用计算器,会削弱孩子的计算能力。计算器的出现会使得孩子缺乏运算意识和运算能力。计算器的使用导致了过程的不规范,计算失分。此外,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数学计算在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两大飞跃,一是建立了有理数概念,引进负数;二是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这跟小学单纯的数的计算有了很大不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很难适应,出现初中数学一开始学习就有“吃力感”,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影响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以上是来自外界的因素,还有一些是因为孩子本身的问题。
    数学学习方法的问题。不注重知识储备,不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反思和总结。见到计算题总认为很简单,产生轻视心理,不思考不分析,还未弄清算理就盲目计算,致使漏洞百出,对计算结果对错的下意识判断还没生成。
    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许多学生由于懒惰,思想不集中,不打草稿,在计算时没有良好的运算和检验习惯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使得数学计算能力不高。
    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认为计算太枯燥、不重要,常常出现(1)概念模糊不清,公式、性质记忆不准确,而运算失误。


    2楼2017-12-12 15:52
    回复
      (2)数学语言不过关,阅读能力差,运算无从下手。
      (3)代数恒等变形常规方法不熟练。
      (4)对运算问题缺乏检验、反思、总结的意识。
      (5)审题不仔细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6)对数学计算学习丧失信心,从“不喜欢”到“害怕”到“恐惧”运算。


      3楼2017-12-12 15:53
      回复
        2
        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养成“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
        一看:即做题前,先完整地看题,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
        二想:即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弄清算式的特点与各运算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
        三算:即在确定运算步骤和方法后,认真地进行计算。
        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愿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算式,算是打草稿了;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计算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找出专门的草稿纸,认认真真地打好草稿,便于计算结束后查看中间计算过程和检验。
        认真检查的习惯
        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检查算法是否合理,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负号是否漏抄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如分式方程要求通过验根来检查结果是否是原方程的解,应用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取舍。


        4楼2017-12-12 15:53
        回复
          还想知道更多的学习方法,教育心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师花花”


          5楼2017-12-12 15:54
          回复
            少用计算器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3-26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