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b8834a3187e9504217f3642039531b/7d256b63f6246b60ce8b3efde0f81a4c500fa25b.jpg)
1/
就在昨天,我把微信运动功能关闭了。
原因不是我每天为了刷步数走累了,也不是每天给别人点赞点腻了,而是因为心累。
你可能不太会明白那种感受:自己的微信步数每天都可以霸占别人的微信封面。很多人都会点赞,却唯独不见心里最想看到的那一个。
同时,无论对方每天走了多少步,点赞里总有自己的那一份。但这些默默的努力,根本得不到那个人的一丝回应。
朋友说,你要想交流,直接微信聊不就得了?
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最后,内心都会冒出一个念头:
那种每天以“在干嘛”开始,以“嗯嗯”和“哦哦”甚至是半路杀出的沉默结束的尬聊,每多一次,都在提醒自己:别人根本就不想和你交流。
你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假如你真的唤醒了她,她可能只会以起床气的姿态来应对你。
这一切努力,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2/
这让我想起了“微信已读回执”功能。
从某种意义来说,你经常霸占别人的微信运动封面却并没有得到点赞,与你发了一个消息给某人之后已读不回,并无差别。
有人说,这个功能出现的那一天,就是卸载微信的那一天。
因为这意味着你每一刻都在被消息绑架。一个“已读不回”,无论是对恋人、朋友,还是同事、领导,都会引起不小的不满。
你不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也有人说,这个功能的出现,让备胎连最后一点安慰自己的借口都没有了。“已读”两个字是赤裸裸的冷漠,撕裂了内心最后一丝侥幸。
是的,这很可怕。但转头一想,有这种想法的人又似乎有点轻贱自己了。
那些抵触微信已读功能的人,陷于“薛定谔的猫”之中。怀着突破现状的心态,却始终畏惧打开那个箱子,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只愿意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混沌状态,不断暗示自己:“她可能在忙”、“她可能已经睡了”、“她可能还没有看到消息,等一下就回了”……不愿意看到血淋淋的现实。
殊不知,在这个没事就低头玩手机的时代,谁会看不见你的消息呢?
想回复你早就回复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回复你,心里没点ABCD数吗?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a243408c01349547e1ee86c664c92dd/4619e5dde71190ef723d1e56c51b9d16fcfa6025.jpg)
3/
在航天领域里,飞行器上无意义的负重被称为「死重」。
单照结果导向的逻辑来说,那些沉积在列表中不常联系的好友是微信的「死重」。我们主动去呼应的但却并没有得到反馈的好友,也是「死重」。
当我们还对这些死重抱有幻想和希望时,除了给自己增加了无力感和焦虑感,好像一无所获。
即使在一段不对等的交流里,偶尔得到了一个主动的联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抵消不了那些长日的揪心、焦虑、患得患失。
翻来覆去的、心心念念的付出和等待,结果可能是一场空。
但你要知道,这不怪别人,一切的焦虑都是你咎由自取。
是你一次次给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告诉自己还有点希望,于是你一次次地去微信运动里给对方点赞,一次次视奸对方的朋友圈还顺带点赞评论,刷存在感。
4/
前一段时间,微信更新的一个新功能「不常联系的朋友」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很多人对此的争论也是甚嚣尘上。
未来朋友圈还会增加什么功能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朋友圈三天可见」,到「不常联系的朋友」,甚至到有可能出现的「微信已读回执」功能,微信在“清洗”关系链的道路上,步伐坚定。
而此时,我们若还抱着微信的「死重」不放,未免也太瞧得起自己,也太轻贱自己了。
其实,为什么不回我们微信,我们应该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识趣的话,默默走开吧。
不要假意点赞,不要发消息试探,不要满怀期待。在沟通交流这件事上,如果多了一点一厢情愿,关系的天平难免倾斜。
把这一切看轻一点。
就像一条高赞微博所说:
“ 有时候不是故意拖着不回人消息,只是这个时候的我不太适合与人交流,我不想对话。
躺着玩手机,看段子哈哈哈我就很惬意,或者瞥一眼消息提示然后扭头继续盯着窗外发呆就觉得特别放松。
让我暂时逃避一下社交,会回你的,晚一点会回的。
不是讨厌你,只是现在回你我会不由自主地应付你,继而反感。
不同的聊天内容需要不同的状态来应对,我很懒散时没有办法和你讨论严肃的事情,没法解决你的困扰。
所以你让我调整一下,我准备好了就会装作刚刚看到这条消息一样热情地回复你。
希望你不要瞎想我为什么还不回复,猜到了也不要来质问我,因为这样会无地自容的,可实际上我也没有做错什么。
通讯变得便捷了人在社交选择上就显得相当被动了,有时会被催着赶着推着进行交流。
在不在?在不在?你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我?人呢?赶紧出来啊!死了,不在?!
我死一会,有什么事等我活了再说,乖。 ”
所以,当你问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我会说,我没有那么好的演技,不会因为别人一时没有回我的微信,就在心里默默演起了一个人的琼瑶剧。
那么累,何必呢?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愿我们都能早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