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法达》并不是一套深奥的哲学书,文字亦很浅近,可是原作者季诺的西班牙文,却有他自己的风格和趣味。如何将他的口气,用中文完全忠实的表达出来,其实对我是很简单的。这话如何说呢?我本身是一个《玛法达》的爱读者,看她说话看多了,不只是言传,也有意会,这种语文,进入我心中的时候,它,已融成了“我的语文”,不是中,也不是西,它是活生生长在心中的一种幽默,我不过是用中文的语法将它表达出来而已。
翻译的人,一向注重“信、达、雅”这三个要素。我自然亦不会过分的放纵自己,信手乱译;可是文中许多无法直译的字,便自作主张的替它改为我国的俗语。譬如说,娃娃们喜欢彼此称呼为“小炸马铃薯片”。如果直译,便嫌太长,也不符合我们俚俗语言的趣味;如改为“小土豆”,当更能被我们所接受。这种情形,在书中屡见不鲜。西班牙文在动词变化上十分复杂,也十分精确,往往两个字便可代表时间、人物和关系,而我国的语文,却非得用上四、五个字才能交代明白,这亦是我比较费心的地方。
翻译的人,一向注重“信、达、雅”这三个要素。我自然亦不会过分的放纵自己,信手乱译;可是文中许多无法直译的字,便自作主张的替它改为我国的俗语。譬如说,娃娃们喜欢彼此称呼为“小炸马铃薯片”。如果直译,便嫌太长,也不符合我们俚俗语言的趣味;如改为“小土豆”,当更能被我们所接受。这种情形,在书中屡见不鲜。西班牙文在动词变化上十分复杂,也十分精确,往往两个字便可代表时间、人物和关系,而我国的语文,却非得用上四、五个字才能交代明白,这亦是我比较费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