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和多重人格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说实话,这种问题只有问病人,他自己告诉你的才是真的体验,没得这病的都没有资格说话,不过,真正有病的人又基本不可能在这回答你的问题,所以放弃吧....只要知道得病都是很痛苦的,尤其精神类的,嗯,话说你觉得酷一般是因为看了什么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嘛,如果是我肯定能理解,曾经中二的我也酷爱精神病类题材的东西,至于多重人格,喜欢的推理小说也不少,漫画里记忆犹新的尤其是雨宫一彦,**他的各种人格简直酷瞎了我的眼!嘛,以后再冷静想想呢,其实酷是因为在那个本来就酷的人身上加了【多重人格】这种属性才变得更酷的,酷的原因重点在前者而不是后者,但有时这个属性如果太明显会让人产生一种都是因为这个属性这个人才酷的错觉....嗯嗯。至于转换人格以后知不知道之前一个人格的心理状态,这个不好说,一般分能人格之间交流的和不能交流的嘛,不能的非常独立,甚至这个人格都以为就自己一个人格吧;能交流的都知道其它人格的性格和习惯以让他们分别转化来应付各种不同的情况。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646253401d162d985ee621421dea950/41748f18367adab4aea370b380d4b31c8601e4b9.jpg)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间接都会引发"解离性人格"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校园霸凌 感情伤害 这一点虽然毫不起眼,但都有机会引发病症"人格解体障碍(DPD)是精神障碍之一,它导致患者持续或反复感到人格解体或失实。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或反复的感到自己从心理过程或身体中分离出来。在DSM-IV-TR中,这一精神障碍被分类为解离症;在ICD-10中,它被称作人格解体-失实综合症,并被分类为单独一种神经质障碍。偶然瞬间的轻度人格解体是正常的;强烈、严重、持续或反复的人格解体则是问题。人格解体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或反复地感到自己被从思维过程或躯体分开。只有当解离持续并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工作这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功能时,人格解体障碍才能确诊。通过研究给出该障碍的一个精确定义被证明是很困难的,一方面人格解体本质上具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描述人格解体的语言包含歧义,还由于人格解体往往和失实症往往同时出现。最后,无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人格解体,真的一点都不酷。患者本人以及他们身边的亲友都会倍受这些病症的折磨,非常痛苦。文艺作品不过是对这些精神病症的误读和过度演绎而已,看看就好了,别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得上其中的任何一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eba541169d9f2d3201124e799ed8a53/3f753f7adab44aedcb3dd514b81c8701a08bfbb9.jpg)
精神分裂发病的主要症状是无法分清现实与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举个例子吧,事实上你并没有妹妹,但你幻想你有妹妹,然后把幻想当初事实,认为你有妹妹人格分裂可以当成两个不同的人用同一个身体,一个人在用的时候其他人就没有意识(多数情况,最起码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权)。多重人格看过的会自言自语,性格不同,当你起身走的时候会突然被惊醒。别把多愁善感当精分,精分是一种病。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分裂症一定是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常表现。人格障碍随偏离正常轨道,但在社会大范围内可被理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c9f3c19f9d3572c66e29cd4ba126352/8f17d3b44aed2e736d9aeddc8c01a18b86d6fab9.jpg)
说实话,这种问题只有问病人,他自己告诉你的才是真的体验,没得这病的都没有资格说话,不过,真正有病的人又基本不可能在这回答你的问题,所以放弃吧....只要知道得病都是很痛苦的,尤其精神类的,嗯,话说你觉得酷一般是因为看了什么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嘛,如果是我肯定能理解,曾经中二的我也酷爱精神病类题材的东西,至于多重人格,喜欢的推理小说也不少,漫画里记忆犹新的尤其是雨宫一彦,**他的各种人格简直酷瞎了我的眼!嘛,以后再冷静想想呢,其实酷是因为在那个本来就酷的人身上加了【多重人格】这种属性才变得更酷的,酷的原因重点在前者而不是后者,但有时这个属性如果太明显会让人产生一种都是因为这个属性这个人才酷的错觉....嗯嗯。至于转换人格以后知不知道之前一个人格的心理状态,这个不好说,一般分能人格之间交流的和不能交流的嘛,不能的非常独立,甚至这个人格都以为就自己一个人格吧;能交流的都知道其它人格的性格和习惯以让他们分别转化来应付各种不同的情况。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646253401d162d985ee621421dea950/41748f18367adab4aea370b380d4b31c8601e4b9.jpg)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间接都会引发"解离性人格"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校园霸凌 感情伤害 这一点虽然毫不起眼,但都有机会引发病症"人格解体障碍(DPD)是精神障碍之一,它导致患者持续或反复感到人格解体或失实。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或反复的感到自己从心理过程或身体中分离出来。在DSM-IV-TR中,这一精神障碍被分类为解离症;在ICD-10中,它被称作人格解体-失实综合症,并被分类为单独一种神经质障碍。偶然瞬间的轻度人格解体是正常的;强烈、严重、持续或反复的人格解体则是问题。人格解体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或反复地感到自己被从思维过程或躯体分开。只有当解离持续并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工作这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功能时,人格解体障碍才能确诊。通过研究给出该障碍的一个精确定义被证明是很困难的,一方面人格解体本质上具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描述人格解体的语言包含歧义,还由于人格解体往往和失实症往往同时出现。最后,无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人格解体,真的一点都不酷。患者本人以及他们身边的亲友都会倍受这些病症的折磨,非常痛苦。文艺作品不过是对这些精神病症的误读和过度演绎而已,看看就好了,别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得上其中的任何一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eba541169d9f2d3201124e799ed8a53/3f753f7adab44aedcb3dd514b81c8701a08bfbb9.jpg)
精神分裂发病的主要症状是无法分清现实与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举个例子吧,事实上你并没有妹妹,但你幻想你有妹妹,然后把幻想当初事实,认为你有妹妹人格分裂可以当成两个不同的人用同一个身体,一个人在用的时候其他人就没有意识(多数情况,最起码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权)。多重人格看过的会自言自语,性格不同,当你起身走的时候会突然被惊醒。别把多愁善感当精分,精分是一种病。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分裂症一定是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常表现。人格障碍随偏离正常轨道,但在社会大范围内可被理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c9f3c19f9d3572c66e29cd4ba126352/8f17d3b44aed2e736d9aeddc8c01a18b86d6fab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