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府墓志志盖拓本
摘要:唐杜晋之墓志 2010 年出土于陕西省富县。“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 志主杜晋之去世于朔摘 方郡(治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在去世之后返回长安的途中葬于洛交郡洛交县(治今陕西省富县)。 根据志文结合传世史料,既了解了杜晋之的大致宦历及其家庭情况,又加深了我们对“安史之乱”的认识, 以及对长安到洛交郡再到朔方郡的路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研究陕北交通史不无益处。
关键词:杜晋之 朔方郡 洛交郡…洛交县…富县
Abstract:Du Jinzhi's epitaph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unearthed in Fu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in 2010.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n Lushan Rebellion, Du Jinzhi, the master of this epitaph, passed away in Shuofang Commandery (the seat of which was at Baichengzi in present-day Jingbian County, Shaanxi); he was buried in Luojiao County (the seat of which was at present-day Fuxian County, Shaanxi) of Luojiao Commandery on the way back to Chang'an. Cross-referring to the epitaph text and historic textual materials, we can figure out the outline of Du Jinzhi's official career and his family status, and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s to An Lushan Rebellion, and the traffic routes from Chang'an to Luojiao Commandery and from Luojiao Commandery to Shuofang Commandery, which is favorable for our research on the traffic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Du Jinzhi; Shuofang Commandery; Luojiao Commandery; Luojiao County; Fuxian County
杜晋之墓志发现于陕西省富县。2010 年,根据 村民反映,富县茶坊镇在修路取土时发现唐代墓志 一盒。志盖呈盝顶形,厚 7 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 杜府君墓志铭”9 字(图一)。墓志呈正方形,边长 60、厚 10 厘米,周围为线刻缠枝蔓草花纹。志文阴刻正书 25 行,满行 26 字(图二)。根据墓志志文内 容可知,志主杜晋之卒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因归乡路断,便临时性葬在洛交郡洛交县(今陕西省富 县)。尽管墓志内容不多,但对于了解安史之乱对 当时的影响,以及关内道北部到长安的交通路线等 诸问题,特别是对唐代洛交郡(今陕西省富县)的 军事地理的重要性等问题,都具有启发性。富县出土的唐代墓志数量有限,因而这方墓志的出土,对于我们了解洛交郡(后改鄜州)在唐朝的军事、交 通地位等也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先根据墓志录文并标点如下:
大唐故朝散大夫守朔方长史杜府君墓志铭并序
朝请郎行荥阳郡阳武县尉薛恕撰
君讳晋之,字奂,姓杜氏,其先京兆杜陵人也。 洪派令绪,家谱国史存焉。非假一二谈也。曾祖乾福,皇朝监察御史。祖崇基,皇朝散大夫,文、成二州刺史。父正方,皇朝太子典膳郎。并人之英杰,当代龟镜;扙信义以贰朋執,持清白以遗子孙。公幼叶天聪,长而歧嶷,年才数岁,日诵万言,一览在心,三冬足用。曾未弱冠,州举秀才,甲科高第, 实谓龙门可陟,麟角速成。公孝备修,闺门雍穆,谨身节用,卑以自谦。粤有从母,姻连帝戚,爰子诸舅,赫弈当朝。既承半子之荣,又当宅相之庆,□不恃才傲物,以势干人,每事自强,不求旁助,以常调选。解褐补曹州考城县尉,转郑州中牟县主簿。虽幽谷莺迁,必陟遐自迩。秩满,拜右骁卫仓曹参军、河南府登封县丞。谈者以为公才高位下,府县之职,徒劳人耳。所谓敩学半犹可润身,竟授国子监助教;诱导胄子,艺业精修,秋赋甲科,数倍常岁,则知勤以守职,忠以奉公。心神告劳,竟婴风疾,公私出处,时有所妨;出佐博平郡司马,无何,转朔方郡长史。于一日中令扫内外,彻琴瑟,曰:主人将去,贾谊存而虑亡。君子曰:终嗣孙在而忧殁。今疾将大渐,夫复何言。以天宝十五载二月三日,终于朔方郡之官舍,春秋六十有四。属逆胡搔扰,关河路断,望桑梓而绵邈,限漂泊而增悲。以其载五月二日权殡于洛交郡洛交县白水之原,礼也。嗣子晓,泣血号天,扪心叩地,痛风树而多感,思负米而无追,恐陵谷迁易,镌贞石而为记,铭曰:
水以流,人以代,阅悲!夫逝波,昼夜靡绝。劲风殒实,严霜宵烈,鸺鸟为哭;酉岁成孽,降年不永,歼我良哲,游魂何依?马鬣将设,国之□□,礼仪多阙,孀妻崩城,孤男泣血,行路感伤,亲朋哽咽。恐年代之□□,虑丘垄之湮灭,式题金石,识其载月。
唐杜府君墓志志文拓本
志主杜晋之,字奂,京兆人。志文作:“君讳晋之,字奂,姓杜氏,其先京兆杜陵人也。洪派令绪,家牒国史存焉。非假一二谈也。”对于杜氏的 来历,做了概括性的介绍。据《元和姓纂》记载:“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迁封于杜。杜伯为宣王所灭,杜氏分散,鲁有杜泄是也。古有杜康。”[1]《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对于杜氏的来源与《元和姓纂》的记载大致相同,只是把杜氏的发展记载得更详细而已 [2]。
对于杜晋之曾祖、祖父的相关情况,志文载:“曾祖乾福,皇朝监察御史。祖崇基,皇朝散大夫,文、成二州刺史。”《元和姓纂》记载:“乾福生崇允、嗣及。崇允,成州刺史,生正仪、正心。”[3]《新唐书》作“乾播—崇胤成州刺史”[4]。《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认为《新唐书》把“乾福”作“乾播”不对,当作“乾福”[5]。据墓志内容并结合《元和姓纂》可知,“乾福”正确。志文还记载了杜乾福担任过监察御史,可补史阙。对于杜晋之的祖父的名字,《元和姓纂》作“崇允”,《新唐书》作“崇胤”,据墓志当作“崇基”。《元和姓纂》、《新唐书》都记载其担任过成州刺史,《唐刺史考全编》记载杜崇胤约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担任成州刺史 [6]。根据墓志记载可知,杜崇基(胤)还担任过文州刺史,则可以补遗《唐刺史考全编》。
对杜晋之的父亲,志文载:“父正方,皇朝太子典膳郎”。据《元和姓纂》记载,杜崇基(胤)两子为“正仪、正心”[7]。《新唐书》作杜崇基(胤)子“正义”[8],志文记载为“正方”,可以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之阙。墓志记载,杜正方担任太子典膳郎。《唐六典》记载:“典膳郎二人,正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典膳郎掌进膳尝食 之事;丞为之二。每夕,局官于厨更直。”[9] 正六品文官在唐代属于中层文官。因而担任过太子典膳郎 的杜正方,在唐代只是做到了中层文官。
通过对杜晋之祖上宦历的大致考察可知,其出身于唐代官宦家族,宦历不显。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可知,其家族出身于襄阳杜氏,后可能在京兆为官,便成了京兆人。尽管襄阳杜氏有人担任宰相,但是杜晋之这一系显然仕宦不显,因同出襄阳杜氏,《新唐书》保留了一些杜晋之家族的资料,因而显得弥足珍贵。结合墓志记载,基本上对杜晋之家族的发展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对于杜晋之的宦历,志文载:“曾未弱冠,州举秀才,甲科高第,实谓龙门可陟,麟角速成。”可知杜晋之是秀才科出身。又据志文记载,杜晋之去世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享年 64 岁,则其出生当在武则天长寿二年(693);而其考取秀才的年龄,还不到弱冠的年纪。我们知道,在古代 20 岁成为弱冠,则其考取秀才在公元 712 年之前。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唐代秀才科开始作为科举的最高科等,大致唐高宗永徽年间就已经废除,进士科后来居上。而后来恢复的所谓秀才科,实际是南北朝时期的乡举里选,而不是之前的秀才科 [10]。因而杜晋之考取的秀才科,应当是唐初废除秀才科之后而在地方恢复的乡举里选。志文所谓“□不恃才傲物,以势干人,每事自强,不求旁助,以常调选”,从另 一个角度说明了作为乡举里选的秀才科,在入仕方面与参加中央的科举制度相比不具有更多的优势,所以等待杜晋之的就是漫长的守选期。
志文载:“解褐补曹州考城县尉,转郑州中牟县主簿。虽幽谷莺迁,必陟遐自迩。秩满,拜右骁卫仓曹参军、河南府登封县丞。”杜晋之在中了地方的秀才科之后,经过守选,最后解褐担任了曹州考城县尉。曹州治左城县,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六十里 [11]。据记载,曹州为上州,有户十几万,人口七十多万。考城为上县 [12]。又据翁俊雄先生的研究,曹州为上州[13]。作为上州上县的县尉,上县县尉为从九品上 [14]。杜晋之解褐担任考城县尉,考满,又担任了郑州中牟 主簿。郑州治管城,在今郑州市 [15];中牟县,治今河南省中牟县东 [16]。据相关记载,郑州为雄州,中牟为紧县 [17]。又据翁俊雄先生的研究,雄州、紧县在唐代州县等级划分中属于上州上县 [18]。从户口上来看,尽管曹州户口比郑州多,但郑州作为雄州却军事地位重要,因而虽都是上州,郑州的重要性要大于曹州。据记载可知,上县主簿为正九品上 [19]。因而杜晋之从曹州考城县尉到郑州中牟主簿,属于 升迁之列,可见其在考城县尉任上应该成绩不错,最终得以升任紧县主簿。
之后杜晋之在考满之后担任右骁卫仓曹参军、河南府登封县丞。根据记载,右骁卫仓曹参军为正八品下,主要掌管文官勳考、假使、俸禄等 [20]。河南府在开元元年为府,登封为畿县 [21]。可知唐代府的畿县为上县。上县县丞,正八品下 [22]。杜晋之在解褐之后,担任了四任官,还是属于基层文官。尽管不能马上大富大贵,但每次都还属于升迁,其仕宦经历应该是唐代一般士子的一个常态。
志文载:“所谓敩学半犹可润身,竟授国子监助教,诱导胄子,艺业精修,秋赋甲科,数倍常岁,则知勤以守职,忠以奉公”。在担任了四任基层文官之后,竟授国子监助教。杜晋之担任的国子监助教,应是国子监国子学助教。根据记载可知,太学助教,从六品上。辅佐博士分经教授 [23]。则根据其职位和品级,已经跨入中层文官行列了。
志文记载:“心神告劳,竟婴风疾,公私出处,时有所妨。出佐博平郡司马,无何,转朔方郡长史。”杜晋之因“心神告劳”染上了“风疾”。“风疾”(相当于现在的“中风”)在唐代皇帝、贵族和大臣中并不少见,初唐高季辅就是因“风疾”赋闲在家。杜晋之可能是留有中风后遗症,所以才“公私出处,时有所妨”。
博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博州置,属河北道。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乾元元年(758)复为博州 [24]。朔方郡,治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由于国子监教授的子弟有很多出身权贵家庭,因而墓志所载当有所指。根据记载可知,博平郡为博州,博州为上州,人口四十多万 [25]。根据翁俊雄先生的研究,博州在唐代州县等级中也是属于上州 [26]。上州司马,为从五品下 [27]。尽管在中央国子监担任的只是从六品上的助教,可到地方却担任了从五品下的司马,从品级看是升官了,但唐人都重京官而不乐意担任地方官。博平郡属于河北道,人口四十多万,不属于偏远的州。在担任了博平郡司马之后,杜晋之前往朔方担任朔方郡长史。据记载,夏州朔方郡为中都督府 [28]。中都督府长史,为正五品上 [29]。夏州朔方郡尽管为中都督府,但是人口只有五万多,由于处于边疆地区,军事上的意义更加重要一些。从上州司马升任中都督府长史,墓志用了“无何”,说明时人对中都督府地位的看重。
杜晋之担任朔方郡长史卒于任上,正如志文所载:“以天宝十五载二月三日,终于朔方郡之官舍,春秋六十有四。属逆胡搔扰,关河路断,望桑梓而绵邈,限漂泊而增悲。以其载五月二日权殡于洛交郡洛交县白水之原,礼也。”洛交县,因在“洛水之交”[30] 而得名。隋开皇三年(583)置,属鄜州。治所即今陕西富县。大业三年(607)为鄜州郡治。唐复为鄜州治。洛交郡,史载:“鄜州洛交郡,上。本上郡,天宝元年更名。”[31] 治所在洛交县(今陕 西富县)。乾元元年(758)复为鄜州 [32]。
据《资治通鉴》记载可知,在潼关被攻破之后,叛军进入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时为太子的李亨前往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市西),一路上官员逃跑迨尽 [33]。最终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由于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唐朝依靠朔方军勤王。因“属逆胡骚扰,关河路断,”因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以“其载五月二日权殡于洛交郡洛交县”。根据记载可知洛交郡为鄜州,洛交县为紧县 [34]。根据相关研究,鄜州处于延州道上,交通位置重要 [35]。根据严耕望先生的研究可知,从长安到朔方郡(即夏州),途经坊州、鄜州、延州 [36]。杜晋之在朔方郡(即夏州)去世之后,从朔方郡出发返回故里长安,途经延州、鄜州,由于安史叛军占领长安,前往长安的路被阻断,不得已把杜晋之葬在了洛交郡洛交县(今富县)。据志文可知,是杜晋之的儿子杜晓,把其父亲葬在了洛交郡洛交县。
墓志由朝请郎行荥阳郡阳武县尉薛恕撰写。据相关记载可知,朝请郎为正七品上 [37]。荥阳郡为郑州,属于雄州,阳武县为望县,则其属于上州上县[38]。又据记载,上县县尉为从九品上 [39]。则其文散官为正七品上,高于其职官;在唐代,文散官高于职事官为“行”。墓志撰写者薛恕,史书无载。则其时薛恕很可能也在鄜州。因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在很短的时间里,安禄山从幽州(今北京市)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则郑州荥阳郡也当在安史叛军占领之下。因而薛恕很可能是在安史叛军南下之后,放弃官职入关,最后从长安经坊州(治中部,今黄陵东南)、鄜州(治洛交县,今陕西富县)、延州(治今延安市)到夏州(治今 陕西靖边县白城子)。之前,杜晋之曾在郑州中牟县任主簿,因而薛恕可能与杜晋之相识。由于战乱前,薛恕来投奔杜晋之;在杜晋之去世之后,为其撰写墓志合情合理。
通过对杜晋之墓志的简单考释,可知杜晋之是通过乡举里选的秀才科入仕,时间大致在公元 712年前,至公元 756 年去世。在其四十年的仕宦生涯中,最后担任了中层文官。其仕宦经历还算成功,这应当是唐代大部分士子的常态。
根据志文结合传世史料,我们既了解了杜晋之的大致宦历及其家庭情况,又加深了我们对“安史之乱”的认识,以及对长安到洛交郡(即鄜州)再到朔方郡(即夏州)的路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研究陕北交通史不无益处。
注释:
[1] [ 唐 ] 林宝撰,岑仲勉校,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10 页,中华书局,1994 年。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第 2418、2419页, 中华书局,1975 年。
[3] [ 唐 ] 林宝撰,岑仲勉校,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20 页。
[4]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第 2424 页。
[5] 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98 年。
[6]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第 421 页,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7] [ 唐 ] 林宝撰,岑仲勉校,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20 页。
[8]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第 2424 页。
[9] [ 唐 ]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校:《唐六典》第 666、667 页,中华书局,1992 年。
[10]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 25 ~ 28 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第 23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2]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二》第 993 页。
[13]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 1 期。
[14] [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8 页。
[15]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第 1643 页。
[16]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第 39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7]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二》第 987 页。
[18]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 年第 1 期。
[19]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8 页。
[20]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上》第 1280 页。
[21]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二》第 982、983 页。
[22]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8 页。
[23]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三》第 1266 页。
[24]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第 2494 页。
[25]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三》第 1011 页。
[26]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 年第 1 期。
[27]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8 页。
[28]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一》第 973 页。
[29]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5 页。
[30] [ 唐 ] 杜佑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 3《关 内道三·鄜州》第71 页,中华书局,1983 年。
[31]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一》第 970 页。
[32]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第 1985 页。
[3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唐肃宗至德元载(756)》第6977、6978 页,中华书局,1956 年。
[34]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一》第 970 页。
[35]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第 306 页,陕西 人民出版社,2008 年。
[36]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京都关内区》,《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专刊》之八十三第 230 页,1985 年。
[37]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一》第 1187 页。
[38]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二》第 987 页。
[39] [ 宋 ]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四下》第 1318 页。
作者简介:陈兰,富县后街南头人,熟悉鄜州史,喜欢探秘历史文化。
唐朝
宋祁
新唐书
欧阳修
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