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木君,把lofter写的文搬到贴吧,请多指教!
秦楼月,秦娥望断秦楼月。
“含玉,什么时辰了?”推了推黏在身上的八爪鱼,方雨亭隔着帘子问道。“丑时三刻了(1)”方雨亭猛的坐起来,推着袁小棠的肩低声催促着:“小棠,小棠!丑时了,还不起来,你不上朝了?”那人还赖在女人肩上不肯动,搂女人的手臂又紧了几分。左扭扭,右扭扭,看得女人又好气又好笑,挣扎了两下挣扎不出来,男人闷声闷气地不知说些什么,凑近了才听明白,是要亲亲才起来。方雨亭不轻不重地拍拍他的脸,哄劝着:“丫头们在外面呢,你是当家的爷,让她们看笑话。”又不知扭糖扭了多久,总算没误了早朝。方雨亭前脚吩咐家人准备了汤擦脸,后脚又进房来伺候袁小棠穿衣戴帽。末了把金玉带(2)帮他围上,袁小棠低声问道:“孩子们还睡着呢?”“睡着呢,”替他整了整衣领:“等下卯时再叫他们起来,你先上朝去。”含玉搬进来烧好的热汤和毛巾,方雨亭透好了递给他,眼看着袁小棠走到门口,还是忍不住叮嘱道:“等散了朝,早早的回来,家里热热的饭等着你,不要又和你的那班子人到别处乱吃。(3)”袁小棠忍不住逗弄她道:“这保不住呢,且看十四楼(4)的姐儿们有没有酒给我吃,没有,我就回来了。”方雨亭心知这是逗她,笑着啐了一口,亲自送到大门,又再三安顿跟着的小厮用心服侍,才罢了。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长佑,长行(5),”卯时一到,方雨亭便抱着才出牙的小女儿来到两个儿子的房间:“起床了,早早洗漱穿戴,完了去做早课,别躲懒,仔细你们爹知道。”袁小棠做了父亲后倒是正色不少,对子女们管教也很是严格,这两个懒小子趁着小棠不在就赖床。方雨亭含笑看着两个争先恐后地忙碌的儿子摇了摇头,他们俩才七岁,作为母亲,也不想他们跟个避猫鼠似的怕袁小棠。不过想想,这幅傻样还真是和小棠小时一模一样。
当今的圣人勤于政事(6),早朝从寅初一直到巳时末才散,平日里相好的几个官员约着下了朝去街上吃两杯酒,不想往日积极的袁小棠这一次却推脱起来,旁人不解,好友石尧山却想的明白,调笑道:“哈哈,我知道了,必是令阃(7)不让你乱跑,是不是?”另一个笑道:“怪道都说袁兄宠妻无度,百闻不如一见,不如一见!”一行人说笑一阵,也就散了。临别前,石尧山喊道:“明天是八月节(8)了,记得给弟妹和侄儿们带点点心回去。(9)”是了,他就是要做这个去。在一家饽饽铺里选了几样孩子们和雨亭爱吃的,随从牵来了马(10),他顺着街一径骑回了家。
待到家时,长佑长行早已做完了早课,看见他回来,高兴得像两只小老虎一样撞在他怀里。袁小棠摸摸他们的头,把荷叶包着的点心分给他们俩,两兄弟捧着荷叶包欢欢喜喜地跑到内室去,雨亭正拍哄着哭闹的小女儿,抬头看见他回来,有点歉意地笑笑:“小丫头不知怎么,哭的这么厉害。”“爹,爹爹,啊–––”口齿不清的小家伙听见小棠回来,一面哭,一面伸手挣着要他抱。袁小棠笑着接过女儿,在她圆鼓鼓的脸蛋上亲了两口,小家伙咧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雨亭且笑且嗔地捏捏她的脸:“你个鬼灵精啊,就知道磨烦你爹爹。”他凑了过去也捏捏她的脸,笑道:“怎么,看我疼闺女,吃醋啦?”袁府淑人(11),巧笑倩兮,媚眼如丝,委实摄人心魂。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中秋节上,公务清闲,袁小棠点了个卯,看司上无大事,便依旧往家来。
甫一进家门,雨亭就迎上来,替他卸下外披,欢喜道:“我就说你今日少不得早回来,本就是嘛,你平时一刻也不敢懈怠,到中秋节了,还不许你偷个闲。”小棠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道:“这话让人听去,还以为我是谁呢,小妇人倒有一张利嘴。”雨亭轻轻哼了一声 ,想起来什么似的,又道:“这几天来往的礼物我都处理好了,等下拿账本来你看。宜兴公主(12)府上送来一对玉璜,一块白玉,说是给小孩子们戴着玩的,我没敢受恩,先存着,等你发落。”袁小棠看她说的正色,便唔了一声,思索一会儿,答复道:“这几天难为你了,你办事我放心,还要看账本做什么,既要看,等下拿来书房我看就是了。至于宜兴公主的礼……你就受着,横竖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罢了。”方雨亭见他不肯多说,点点头,吩咐家人拿来账本,不提。
黄昏时分,方雨亭命家人摆饭,袁小棠说要喝酒,跟着的小子不知事,把生冷的白酒灌将一壶来,袁小棠也是赳赳武夫随性惯了,正要喝,被方雨亭一筷子敲了手,忙命家人热黄酒来吃,又向他说:“烫了酒你再吃,明日到司上还走得直线,不然,人家御史弹劾你仪态不端也不算冤枉。(13)”正说着,长佑长行沿着穿廊跑过来。他们俩进门前还嚷着饿,进了饭厅看见袁小棠,就都缩起来不吱声了。虽如此,小棠还是板着脸申饬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偶尔饿了,就做这等样子,难道我们家就穷到吃不饱饭,要你们像叫化(14)一样?再有下次,一并踢出去!”方雨亭见他骂也骂了,忙招呼着两个儿子上桌子吃饭,抱来女儿,小丫头咿咿呀呀地还说不成话,只是看见爹爹就笑。正吃着,管家娘子来回话,说年节放赏,人齐了,请夫人示下。袁小棠抱过女儿笑道:“你看,连饭也不让你好好吃。”这厢雨亭自去把点心银钱等物按例分给家人仆妇。
吃毕饭,雨亭把玉璜玉佩给儿女们戴上,趁着余晖,一家人去乐游原上玩。长佑长行正是爱玩的年纪,一下车就跑开了,袁氏夫妇抱着女儿,在后面携手跟着。雨亭轻声劝道:“这孩子还小,老爷也无需生那么大的气,总板着脸,看把孩子们吓的。”小棠听说,故意板着脸看着女儿:“嗯,板着脸,看是这样不是?”小丫头咯咯地笑开,引得夫妇俩也笑了起来。又走了两步,袁小棠沉沉道:“你说,我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像我父亲了。雨亭想了想道:“也像,也不像。”顿了顿,又道:“老爷子是面冷,你……你是面冷心也冷。”听了这话,袁小棠苦笑道:“怪道知夫莫若妻,原来你也这样想。”经历了年少时的种种,如今的袁小棠早已不复年少模样。有的,只是凌厉的手段,和深不可测的城府,同僚们常常用畏惧的目光看着他,但他不想让自己的妻儿也这样看待自己。自己像父亲一样做了一个严厉的长辈,今日才知在妻儿眼里,自己早成了一柄冷心冷面的金刀,惧怕多于亲爱。雨亭看他有些低落,微笑道:“但是儿子嘛,还是要严管才好,祖上辛辛苦苦挣来的功名,总不能让两个纨绔子弟毁了去。只是有的时候,我也害怕,怕你有一天冷起来,连我和孩子们都不顾,所以平日里总想着法儿地哄你,想着暖一暖或能给你暖回来。可是你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若还是年轻的样子,只怕……所以又不敢太……其实你怎么样都好,可是小棠,别让我们害怕你,好不好?”她看着他,一如年少时的欢喜,又多了几分祈求。他摇摇头:“小亭子,我回不去了。”“我们都回不去了,但是前路茫茫,我还愿意陪你走下去呢,”她的眼弯成两拱桥:“怎么,你想丢下我?”
他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这是他很多年没有发出过的声音了。这一笑将她带回到初见的时刻,也让她稍稍安心,原来这些年,多半是她在担惊受怕,但其实,袁小棠变得再多,在她和他们身边,还是那个肆意欢笑的少年。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余下的人生,就由我陪你走吧。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世上纵有白首如新,可也总该有倾盖如故(15),浮生艰难,恰如这乐游荒野,好在你,你们,还愿与我同走。
夕阳渐渐泯灭,袁小棠的马鞍上的铁饰铮铮作响,马车中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倏忽间,渐行渐远。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丑时三刻,现在的早上一点四十五。明代大臣上朝往往是半夜就醒,然后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到宫门外集合。
2.金玉带,明代大臣品级不同,服饰也不同,金玉腰带是正三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
3.小亭子叮嘱的话有没有眼熟?这是个恶搞,改编的是潘金莲对武松说的话,这里这样写是想写写古代夫妻调情的样子。
4.十四楼,也称十六楼,明清时期南京秦淮河两岸妓院,这里代指妓院
5.长佑长行,这是两个儿子的小名,古代大户人家起小名也很正式,像康熙皇二子乳名就叫保成。
6.当今圣人,这里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因为我算了一下,少锦里小棠的祖父袁彬在剧中是早已故去的(小棠家里挂着袁彬的画像),而他故去的时间是明宪宗死后一年,也就是说少锦的时间线是有bug的,所以我把少锦的时间线推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明孝宗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人,这里说他勤于政事并不为过。
7.令壸,也作令閫,是明清两代对对方妻子的尊称,此外还有令正,也是对对方嫡妻的尊称
8.八月节,即中秋节
9.10那天看书才发现,中秋吃月饼不是传统,但是中秋吃点心是的确的 ,中秋吃月饼,不过100来年的事,准确说是建国后才形成的习惯,emm……
11.淑人,三品诰命夫人,袁小棠在文中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正妻也依例封为淑人。
12.宜兴公主,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他爹)五女,一直活到成化(明孝宗儿子)九年,也就是我代入的原著里的九公主,但是尴尬的是明英宗只有八个女儿,而且最小的女儿还没有明宪宗活的长,所以只能找一个活到弘治年间的公主代替了。不过这也有个bug,那就是原著里九公主最小,现在在我的文里,她恐怕要比袁小棠大的多了。
13.明代大臣上朝的时候仪态不端庄沉稳,随地吐痰打哈欠,都会被御史记录在案,然后弹劾
14.我看很多明清小说里写的都是叫化,就这么写了
15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是说有的人认识了一辈子,也像刚认识一样,形容两人不熟,不交心,这是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是指,有的人刚刚见面就好像认识了很久。
秦楼月,秦娥望断秦楼月。
“含玉,什么时辰了?”推了推黏在身上的八爪鱼,方雨亭隔着帘子问道。“丑时三刻了(1)”方雨亭猛的坐起来,推着袁小棠的肩低声催促着:“小棠,小棠!丑时了,还不起来,你不上朝了?”那人还赖在女人肩上不肯动,搂女人的手臂又紧了几分。左扭扭,右扭扭,看得女人又好气又好笑,挣扎了两下挣扎不出来,男人闷声闷气地不知说些什么,凑近了才听明白,是要亲亲才起来。方雨亭不轻不重地拍拍他的脸,哄劝着:“丫头们在外面呢,你是当家的爷,让她们看笑话。”又不知扭糖扭了多久,总算没误了早朝。方雨亭前脚吩咐家人准备了汤擦脸,后脚又进房来伺候袁小棠穿衣戴帽。末了把金玉带(2)帮他围上,袁小棠低声问道:“孩子们还睡着呢?”“睡着呢,”替他整了整衣领:“等下卯时再叫他们起来,你先上朝去。”含玉搬进来烧好的热汤和毛巾,方雨亭透好了递给他,眼看着袁小棠走到门口,还是忍不住叮嘱道:“等散了朝,早早的回来,家里热热的饭等着你,不要又和你的那班子人到别处乱吃。(3)”袁小棠忍不住逗弄她道:“这保不住呢,且看十四楼(4)的姐儿们有没有酒给我吃,没有,我就回来了。”方雨亭心知这是逗她,笑着啐了一口,亲自送到大门,又再三安顿跟着的小厮用心服侍,才罢了。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长佑,长行(5),”卯时一到,方雨亭便抱着才出牙的小女儿来到两个儿子的房间:“起床了,早早洗漱穿戴,完了去做早课,别躲懒,仔细你们爹知道。”袁小棠做了父亲后倒是正色不少,对子女们管教也很是严格,这两个懒小子趁着小棠不在就赖床。方雨亭含笑看着两个争先恐后地忙碌的儿子摇了摇头,他们俩才七岁,作为母亲,也不想他们跟个避猫鼠似的怕袁小棠。不过想想,这幅傻样还真是和小棠小时一模一样。
当今的圣人勤于政事(6),早朝从寅初一直到巳时末才散,平日里相好的几个官员约着下了朝去街上吃两杯酒,不想往日积极的袁小棠这一次却推脱起来,旁人不解,好友石尧山却想的明白,调笑道:“哈哈,我知道了,必是令阃(7)不让你乱跑,是不是?”另一个笑道:“怪道都说袁兄宠妻无度,百闻不如一见,不如一见!”一行人说笑一阵,也就散了。临别前,石尧山喊道:“明天是八月节(8)了,记得给弟妹和侄儿们带点点心回去。(9)”是了,他就是要做这个去。在一家饽饽铺里选了几样孩子们和雨亭爱吃的,随从牵来了马(10),他顺着街一径骑回了家。
待到家时,长佑长行早已做完了早课,看见他回来,高兴得像两只小老虎一样撞在他怀里。袁小棠摸摸他们的头,把荷叶包着的点心分给他们俩,两兄弟捧着荷叶包欢欢喜喜地跑到内室去,雨亭正拍哄着哭闹的小女儿,抬头看见他回来,有点歉意地笑笑:“小丫头不知怎么,哭的这么厉害。”“爹,爹爹,啊–––”口齿不清的小家伙听见小棠回来,一面哭,一面伸手挣着要他抱。袁小棠笑着接过女儿,在她圆鼓鼓的脸蛋上亲了两口,小家伙咧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雨亭且笑且嗔地捏捏她的脸:“你个鬼灵精啊,就知道磨烦你爹爹。”他凑了过去也捏捏她的脸,笑道:“怎么,看我疼闺女,吃醋啦?”袁府淑人(11),巧笑倩兮,媚眼如丝,委实摄人心魂。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中秋节上,公务清闲,袁小棠点了个卯,看司上无大事,便依旧往家来。
甫一进家门,雨亭就迎上来,替他卸下外披,欢喜道:“我就说你今日少不得早回来,本就是嘛,你平时一刻也不敢懈怠,到中秋节了,还不许你偷个闲。”小棠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道:“这话让人听去,还以为我是谁呢,小妇人倒有一张利嘴。”雨亭轻轻哼了一声 ,想起来什么似的,又道:“这几天来往的礼物我都处理好了,等下拿账本来你看。宜兴公主(12)府上送来一对玉璜,一块白玉,说是给小孩子们戴着玩的,我没敢受恩,先存着,等你发落。”袁小棠看她说的正色,便唔了一声,思索一会儿,答复道:“这几天难为你了,你办事我放心,还要看账本做什么,既要看,等下拿来书房我看就是了。至于宜兴公主的礼……你就受着,横竖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罢了。”方雨亭见他不肯多说,点点头,吩咐家人拿来账本,不提。
黄昏时分,方雨亭命家人摆饭,袁小棠说要喝酒,跟着的小子不知事,把生冷的白酒灌将一壶来,袁小棠也是赳赳武夫随性惯了,正要喝,被方雨亭一筷子敲了手,忙命家人热黄酒来吃,又向他说:“烫了酒你再吃,明日到司上还走得直线,不然,人家御史弹劾你仪态不端也不算冤枉。(13)”正说着,长佑长行沿着穿廊跑过来。他们俩进门前还嚷着饿,进了饭厅看见袁小棠,就都缩起来不吱声了。虽如此,小棠还是板着脸申饬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偶尔饿了,就做这等样子,难道我们家就穷到吃不饱饭,要你们像叫化(14)一样?再有下次,一并踢出去!”方雨亭见他骂也骂了,忙招呼着两个儿子上桌子吃饭,抱来女儿,小丫头咿咿呀呀地还说不成话,只是看见爹爹就笑。正吃着,管家娘子来回话,说年节放赏,人齐了,请夫人示下。袁小棠抱过女儿笑道:“你看,连饭也不让你好好吃。”这厢雨亭自去把点心银钱等物按例分给家人仆妇。
吃毕饭,雨亭把玉璜玉佩给儿女们戴上,趁着余晖,一家人去乐游原上玩。长佑长行正是爱玩的年纪,一下车就跑开了,袁氏夫妇抱着女儿,在后面携手跟着。雨亭轻声劝道:“这孩子还小,老爷也无需生那么大的气,总板着脸,看把孩子们吓的。”小棠听说,故意板着脸看着女儿:“嗯,板着脸,看是这样不是?”小丫头咯咯地笑开,引得夫妇俩也笑了起来。又走了两步,袁小棠沉沉道:“你说,我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像我父亲了。雨亭想了想道:“也像,也不像。”顿了顿,又道:“老爷子是面冷,你……你是面冷心也冷。”听了这话,袁小棠苦笑道:“怪道知夫莫若妻,原来你也这样想。”经历了年少时的种种,如今的袁小棠早已不复年少模样。有的,只是凌厉的手段,和深不可测的城府,同僚们常常用畏惧的目光看着他,但他不想让自己的妻儿也这样看待自己。自己像父亲一样做了一个严厉的长辈,今日才知在妻儿眼里,自己早成了一柄冷心冷面的金刀,惧怕多于亲爱。雨亭看他有些低落,微笑道:“但是儿子嘛,还是要严管才好,祖上辛辛苦苦挣来的功名,总不能让两个纨绔子弟毁了去。只是有的时候,我也害怕,怕你有一天冷起来,连我和孩子们都不顾,所以平日里总想着法儿地哄你,想着暖一暖或能给你暖回来。可是你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若还是年轻的样子,只怕……所以又不敢太……其实你怎么样都好,可是小棠,别让我们害怕你,好不好?”她看着他,一如年少时的欢喜,又多了几分祈求。他摇摇头:“小亭子,我回不去了。”“我们都回不去了,但是前路茫茫,我还愿意陪你走下去呢,”她的眼弯成两拱桥:“怎么,你想丢下我?”
他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这是他很多年没有发出过的声音了。这一笑将她带回到初见的时刻,也让她稍稍安心,原来这些年,多半是她在担惊受怕,但其实,袁小棠变得再多,在她和他们身边,还是那个肆意欢笑的少年。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余下的人生,就由我陪你走吧。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世上纵有白首如新,可也总该有倾盖如故(15),浮生艰难,恰如这乐游荒野,好在你,你们,还愿与我同走。
夕阳渐渐泯灭,袁小棠的马鞍上的铁饰铮铮作响,马车中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倏忽间,渐行渐远。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丑时三刻,现在的早上一点四十五。明代大臣上朝往往是半夜就醒,然后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到宫门外集合。
2.金玉带,明代大臣品级不同,服饰也不同,金玉腰带是正三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
3.小亭子叮嘱的话有没有眼熟?这是个恶搞,改编的是潘金莲对武松说的话,这里这样写是想写写古代夫妻调情的样子。
4.十四楼,也称十六楼,明清时期南京秦淮河两岸妓院,这里代指妓院
5.长佑长行,这是两个儿子的小名,古代大户人家起小名也很正式,像康熙皇二子乳名就叫保成。
6.当今圣人,这里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因为我算了一下,少锦里小棠的祖父袁彬在剧中是早已故去的(小棠家里挂着袁彬的画像),而他故去的时间是明宪宗死后一年,也就是说少锦的时间线是有bug的,所以我把少锦的时间线推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明孝宗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人,这里说他勤于政事并不为过。
7.令壸,也作令閫,是明清两代对对方妻子的尊称,此外还有令正,也是对对方嫡妻的尊称
8.八月节,即中秋节
9.10那天看书才发现,中秋吃月饼不是传统,但是中秋吃点心是的确的 ,中秋吃月饼,不过100来年的事,准确说是建国后才形成的习惯,emm……
11.淑人,三品诰命夫人,袁小棠在文中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正妻也依例封为淑人。
12.宜兴公主,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他爹)五女,一直活到成化(明孝宗儿子)九年,也就是我代入的原著里的九公主,但是尴尬的是明英宗只有八个女儿,而且最小的女儿还没有明宪宗活的长,所以只能找一个活到弘治年间的公主代替了。不过这也有个bug,那就是原著里九公主最小,现在在我的文里,她恐怕要比袁小棠大的多了。
13.明代大臣上朝的时候仪态不端庄沉稳,随地吐痰打哈欠,都会被御史记录在案,然后弹劾
14.我看很多明清小说里写的都是叫化,就这么写了
15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是说有的人认识了一辈子,也像刚认识一样,形容两人不熟,不交心,这是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是指,有的人刚刚见面就好像认识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