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展柜吧 关注:20贴子:116
  • 2回复贴,共1

3D全息的应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都知道,目前为止在电影投影技术中,我们都是采用佩带偏振光眼镜而实现3D技术。但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3D,因为它最终成像是在二维银屏上成像的。如果把全息技术应用到电影技术上,那么真正的3D电影将脱离银屏在立体三维空间中上演,并且完全摘掉偏振眼镜,实现裸眼3D技术。在2010年日本的《初音未来》演唱会上,就是通过全息技术虚拟出来的动漫歌手。随着全息技术的日渐成熟,全息3D走进电影院指日可待。


IP属地:广东1楼2018-01-05 18:30回复
    根据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真正的全息影像技术是指通过相干光干涉原理记录和查看图像,当合适地将其呈现时,便可以精确地再现被记录物体的三维外观。是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而物体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线可以通过记录胶片完全重建,仿佛物体就在那里一样。通过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观察照片,可以看到被拍摄的物体的不同的角度,因此记录得到的像可以使人产生立体视觉。


    IP属地:广东2楼2018-01-08 20:24
    回复
      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史
      1947年,英国人丹尼斯盖博(Dennis Gabor)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摄影术(Holography)这样一种全新的成像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全息术的成像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以条纹形式记录物体发射的特定光波,并在特殊条件下使其重现,形成逼真的三维图像,这幅图像记录了物体的振幅、相位、亮度、外形分布等信息,所以称之为全息术,意为包含了全部信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全息图像的成像质量很差,只是采用水银灯记录全息信息,但由于水银灯的性能太差,无法分离同轴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学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却没有使这一技术有很大进展。


      IP属地:广东3楼2018-01-09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