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蛇是幸运的,因为有人在关注它们、保护它们;同时它们又是不幸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即便我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某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增加,但是它们原有种群所拥有的基因多样性已经大打折扣。研究表明,Maria Major 小岛上的饰纹红光蛇与圣卢西亚岛上已经灭绝的种群相比,其体型更小,色斑更加黯淡。基因多样性低在面对气候、环境变化也就更加脆弱,野生条件下可能会被拒在自然选择的瓶颈之外;再加上日后逐代的不断近交繁殖可能带来的退化,它们的未来似乎也并不那么明朗。但退一万步讲,它们还有希望。
反观国内,我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们号称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可是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什么,除了 GDP 我们就没有一点点反思吗?我们总不缺乏动物保护人士,但是动物保护组织的力量对于当前国内现状似乎是螳臂当车。先说破坏作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境破坏、生物入侵、宠物贸易、口腹之欲、衣装皮包、工业原料、“药用价值”等等一大堆都是老生常谈,或许其中某些因素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相关性或者包含关系,但我还是想一一列举出来。破坏作用里面有很多是无法阻挡的,我们没有办法;偷猎者我想他们已经无法教化了,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我有幸今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方中心实习过一段时间,短短一个月,竟然几乎每天都有警察、海关、法院的人来送样品检验,其中鉴定出来不乏虎豹狮象牙熊胆玳瑁等动物骨骼、器官或者制品,其数量之大令人咋舌。另外,在我参与的某保护区动物调查项目中,保护站站长大谈吃穿山甲、野猪,护林员、村民一起电鱼电蛙,此等行为令人发指!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诸多方面我想我们很难去改变,因为我们似乎都很难成为决策者和领导者。但我们的确有很多物种比例子中的饰纹红光蛇现状好很多,我们还来得及可以做一些我们能做到的,不吃、不杀野生动物。等到什么时候动物们都灭绝了,才想起来后悔,难听一点别做那些断子绝孙的事儿。
参考文献 Williams R. Update on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Saint Lucia racer, Erythrolamprus ornatus Garman, 1887 (Squamata: Dipsadidae) [J]. 2016, 9. Gibson, R. 1996.Erythrolamprus or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6: e.T12080A332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