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嫔
----依旧是....玻璃碴?好像不算玻璃碴
----元德帝视角
她生得真的很美,眼梢略略有些上挑,黑亮的凤眼格外有神,皮肤白得发亮,朱唇皓齿。有闺阁女儿的娇憨,也有淡淡的书卷气。
她很乖巧,很懂事,懂得隐忍,懂得进退。
但他不喜欢她,他不喜欢李家送来的女子,不喜欢李敏亨的侄女。
初夜那晚他的动作极粗暴,似乎要把满腔的怒火泄在身下这个女孩子身上。
女孩子不敢叫,但哭湿了枕头,大概当真疼得厉害。
翻了牌子,裹着被子送进来,裹着被子送出去,物件一般。
宦官恭敬地问他:“陛下?”
他裹在体面的明黄寝衣里,偏过头,看向被褥里赤裸的,正发着抖的躯体。
“留吧。”
年轻的躯体到底是好生养的,他一瞬间的心软而已。到了第二年,在御花园里看到挺着肚子的女孩子,他愣了好久,侧头问身边的大太监:“这个是?”
“是肃嫔娘娘。”大太监垂着眼睛答,见主子疑惑,补了一句,“便是原先的李贵人,前不久诊出有孕,太后懿旨晋为嫔位,封号是太后定的。”
他蹙起眉头,感到有些头疼。近些日子政务繁忙,他嫌少过问后宫中事。
这时女子看到了他,走过来规矩地问礼。她穿得很单薄,也很素净,羸弱的身子,让男人看了便生出些怜惜的心思。
“起来吧,”皇帝咳了一下,打量她的肚子,“看起来,月份不小了。”
“是,”肃嫔微微低着头,“六个月了。”是去年十月的那次,也是皇帝对肃嫔唯一一次召幸。
“什么时候诊出身孕的?”
“四个月的时候。”肃嫔把头埋得很低。
皇帝扳起了脸。四个月的时候,胎便已经稳了,谁也动不得。这个女人年纪轻,心里倒有些弯弯绕绕。
大太监是个人精,对有孕的嫔妃颇为照顾。看着皇帝的眼色,他笑着上前打哈哈:“娘娘平日里不是骄矜的,常说宫里人多,差事也多。太医们还要看顾皇上太后的身子,不该动辄劳动。”
大太监打小伺候着皇帝,在皇帝面前说话分量很重。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也看不出信还是不信:“是吗?你倒是懂事。”
肃嫔略矮了矮身子,不多说话。
“但是嫔位的人,往日里太医也该去请个平安脉,不然不像话。”皇帝的目光略过肃嫔的脸。漂亮,到底生得漂亮。怀胎六月的女人,照理身子已经走了形,脸容也或憔悴或多斑,大半都是没法看的。这个肃嫔虽脸色苍白些,却有几分病西施的韵味。
男人都好美人,谁也过不了这一关。即便面对着李敏亨的侄女,皇帝也照样生出了几分怜香惜玉的心思来。
他上前握住了肃嫔的手:“走吧,今日无事,去你的宫里坐坐。”
肃嫔貌美,性情柔顺,又多读了些书,精通琴棋书画这类风雅东西,也杂学旁收地看些百家纵横,能听懂皇帝说的,也能和皇帝说上几句。这样的女人,皇帝是喜欢的。像碗清甜的羹汤,初尝着只觉得新鲜,但新鲜劲儿过了也不腻人。
于是,皇帝常常去肃嫔宫里坐一坐,陪她几个时辰,听听琴,看看画,偶尔只是坐在一起看书,再陪着她用一顿饭。
肃嫔生了,生了个皇子。生产的时候不巧,皇帝正在忙南面的蝗灾,几个昼夜地关在大殿内与朝臣议事。一个不大得宠的嫔生产,不必要惊动繁忙的皇帝。
皇帝忙完了政事,又补足了睡眠。一切妥当了才想起肃嫔产期就在这几日,一问才知,两天前就生下来了。生时难产,母子凶险,疼了一个昼夜。
皇帝去看,孩子意外地很健壮,能伸能踢的。倒是肃嫔,像被孩子夺走了全部的养分,脸色煞白,弱得只剩下一口气。
皇帝伸出手指,碰一碰肃嫔冰凉的脸颊,有些心疼了。
------
小皇子长得很快,肃嫔的身子渐渐养回来的时候,小皇子已经满地乱跑了。
“你要吃饭,”皇帝坐在肃嫔身侧,叮嘱,“你吃得这样少,总是没有胃口,身子才弱。”
肃嫔看着皇帝往自己的碗里夹了块羊肉,抿着嘴笑了一下:“药膳喝得多,饭食反而有些吃不下了。”
“那怎么行?你亲自养育皇子,本就劳累。”皇帝说出这句话,马上瞥了一眼肃嫔。果然,肃嫔显出些害怕的神色。
皇帝咳了一下,承诺道:“自然,朕准你教养着老九,你把孩子教得好,朕放心。”
肃嫔胃口不好,尤其是夏日里,晚膳几乎不动筷。皇帝意识到这一点,暑伏天气便几乎日日都过来,看着她把饭食吃下去,药膳也喝干净。
女人谦和柔顺,孩子活泼讨喜。繁琐的政事之后,在这一室之中,皇帝觉得格外舒心自在,在肃嫔处的留宿便越来越频繁。
什么时候动情的呢?皇帝自己也不知道。
只记得有一次,和肃嫔在一处看画。画并不是什么好画,宫中画师贡上来的东西,都是取着吉祥富贵的意思。
倒是小小的皇子看得挺乐,小脑袋凑过去,指头点着画上龙凤呈祥的图案:“这条龙就是父皇,父皇是真龙天子。”肃嫔微笑着摸了摸他的肩膀。
小皇子继续说:“这凤凰就是母妃,龙凤是在一处的。”
----依旧是....玻璃碴?好像不算玻璃碴
----元德帝视角
她生得真的很美,眼梢略略有些上挑,黑亮的凤眼格外有神,皮肤白得发亮,朱唇皓齿。有闺阁女儿的娇憨,也有淡淡的书卷气。
她很乖巧,很懂事,懂得隐忍,懂得进退。
但他不喜欢她,他不喜欢李家送来的女子,不喜欢李敏亨的侄女。
初夜那晚他的动作极粗暴,似乎要把满腔的怒火泄在身下这个女孩子身上。
女孩子不敢叫,但哭湿了枕头,大概当真疼得厉害。
翻了牌子,裹着被子送进来,裹着被子送出去,物件一般。
宦官恭敬地问他:“陛下?”
他裹在体面的明黄寝衣里,偏过头,看向被褥里赤裸的,正发着抖的躯体。
“留吧。”
年轻的躯体到底是好生养的,他一瞬间的心软而已。到了第二年,在御花园里看到挺着肚子的女孩子,他愣了好久,侧头问身边的大太监:“这个是?”
“是肃嫔娘娘。”大太监垂着眼睛答,见主子疑惑,补了一句,“便是原先的李贵人,前不久诊出有孕,太后懿旨晋为嫔位,封号是太后定的。”
他蹙起眉头,感到有些头疼。近些日子政务繁忙,他嫌少过问后宫中事。
这时女子看到了他,走过来规矩地问礼。她穿得很单薄,也很素净,羸弱的身子,让男人看了便生出些怜惜的心思。
“起来吧,”皇帝咳了一下,打量她的肚子,“看起来,月份不小了。”
“是,”肃嫔微微低着头,“六个月了。”是去年十月的那次,也是皇帝对肃嫔唯一一次召幸。
“什么时候诊出身孕的?”
“四个月的时候。”肃嫔把头埋得很低。
皇帝扳起了脸。四个月的时候,胎便已经稳了,谁也动不得。这个女人年纪轻,心里倒有些弯弯绕绕。
大太监是个人精,对有孕的嫔妃颇为照顾。看着皇帝的眼色,他笑着上前打哈哈:“娘娘平日里不是骄矜的,常说宫里人多,差事也多。太医们还要看顾皇上太后的身子,不该动辄劳动。”
大太监打小伺候着皇帝,在皇帝面前说话分量很重。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也看不出信还是不信:“是吗?你倒是懂事。”
肃嫔略矮了矮身子,不多说话。
“但是嫔位的人,往日里太医也该去请个平安脉,不然不像话。”皇帝的目光略过肃嫔的脸。漂亮,到底生得漂亮。怀胎六月的女人,照理身子已经走了形,脸容也或憔悴或多斑,大半都是没法看的。这个肃嫔虽脸色苍白些,却有几分病西施的韵味。
男人都好美人,谁也过不了这一关。即便面对着李敏亨的侄女,皇帝也照样生出了几分怜香惜玉的心思来。
他上前握住了肃嫔的手:“走吧,今日无事,去你的宫里坐坐。”
肃嫔貌美,性情柔顺,又多读了些书,精通琴棋书画这类风雅东西,也杂学旁收地看些百家纵横,能听懂皇帝说的,也能和皇帝说上几句。这样的女人,皇帝是喜欢的。像碗清甜的羹汤,初尝着只觉得新鲜,但新鲜劲儿过了也不腻人。
于是,皇帝常常去肃嫔宫里坐一坐,陪她几个时辰,听听琴,看看画,偶尔只是坐在一起看书,再陪着她用一顿饭。
肃嫔生了,生了个皇子。生产的时候不巧,皇帝正在忙南面的蝗灾,几个昼夜地关在大殿内与朝臣议事。一个不大得宠的嫔生产,不必要惊动繁忙的皇帝。
皇帝忙完了政事,又补足了睡眠。一切妥当了才想起肃嫔产期就在这几日,一问才知,两天前就生下来了。生时难产,母子凶险,疼了一个昼夜。
皇帝去看,孩子意外地很健壮,能伸能踢的。倒是肃嫔,像被孩子夺走了全部的养分,脸色煞白,弱得只剩下一口气。
皇帝伸出手指,碰一碰肃嫔冰凉的脸颊,有些心疼了。
------
小皇子长得很快,肃嫔的身子渐渐养回来的时候,小皇子已经满地乱跑了。
“你要吃饭,”皇帝坐在肃嫔身侧,叮嘱,“你吃得这样少,总是没有胃口,身子才弱。”
肃嫔看着皇帝往自己的碗里夹了块羊肉,抿着嘴笑了一下:“药膳喝得多,饭食反而有些吃不下了。”
“那怎么行?你亲自养育皇子,本就劳累。”皇帝说出这句话,马上瞥了一眼肃嫔。果然,肃嫔显出些害怕的神色。
皇帝咳了一下,承诺道:“自然,朕准你教养着老九,你把孩子教得好,朕放心。”
肃嫔胃口不好,尤其是夏日里,晚膳几乎不动筷。皇帝意识到这一点,暑伏天气便几乎日日都过来,看着她把饭食吃下去,药膳也喝干净。
女人谦和柔顺,孩子活泼讨喜。繁琐的政事之后,在这一室之中,皇帝觉得格外舒心自在,在肃嫔处的留宿便越来越频繁。
什么时候动情的呢?皇帝自己也不知道。
只记得有一次,和肃嫔在一处看画。画并不是什么好画,宫中画师贡上来的东西,都是取着吉祥富贵的意思。
倒是小小的皇子看得挺乐,小脑袋凑过去,指头点着画上龙凤呈祥的图案:“这条龙就是父皇,父皇是真龙天子。”肃嫔微笑着摸了摸他的肩膀。
小皇子继续说:“这凤凰就是母妃,龙凤是在一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