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64,745贴子:10,047,003

关于隐居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的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帖是个探讨交流贴,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隐居因为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权威、具体而明晰的定义,“隐居”无论从中文字面来说,还是从古今实例而言,都是分为两个部分-----“隐”和“居”:
隐-----是精神部分;
居-----是物质部分;
隐-----是不同的人赋予“居”各自不同的精神内容;
居-----是“隐”不可或缺的底层物质构成,脱离了“居”谈“隐”显得空洞乏味,飘渺虚幻;
隐-----导致“居”的形式与繁简程度;
居-----在物质上影响着“隐”的精神感受。


IP属地:广东1楼2018-01-13 12:17回复
    所以当一个财务自由的富裕人士说他去隐居,和一个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人说的隐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同样,中老年和年青人所说的隐居概念,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说的隐居概念都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
    姑且将其作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先谈谈隐居底层-----“居”的部分
    既然是一种生活,那么就必然离不开衣食住行,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完全脱离社会分工和交换,是不现实而且可笑的。也可以说,脱离人的“政治人”或者人的“经济人”的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社会属性来谈论独自的居住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认为下列原则不可以违反,否则,就是要么自欺欺人地自我**像戏子一样地生存着、要么是别有用心地另有所图,其所图必定是自己的福祉,而这种福祉是通过欺骗或其他非法的、不道德的方式夺取他人的福祉得到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8-01-13 12:18
    回复
      1. 生存原则
      作为一种特定的某种生存方式,当然,隐居也应该以能生存、适宜生存、可持续生存为最高准则。任何提倡以不可持续生存的方式来进行隐居方式的讨论都是不人道的,甚至可以说是反人类的!
      1.1 能生存
      生活者(不说隐居者了)自己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生存技能、知识和经验,当然也包括必要的物质基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必须具备这相应的依山傍海的生活技能。生活者对自己的隐居环境要掌握:一定的当地地理基础认识、可能的当地地质天气灾害的评估、周围治安风险等级、当地风俗民情的了解,可能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
      1.2 适宜生存
      适宜的生存环境必须要有最最基本的生存要素---水源、足够的取火引火材料、可防御寒暑的房屋居住物和可耕种的土地。当然,如果和众多人群居在村庄、城镇,那么上述要素很容易获得,那么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和喜好将上述的适宜生存的要素扩展为:电源、网络、道路、交通、基本生活物资获取的便利性、风景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观、


      IP属地:广东4楼2018-01-13 12:20
      回复
        1.1 可持续生存
        我们的生存必须是环境友好的、必须是不以破坏我们后代的福祉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当前的享乐安逸的
        越约束自己与社会交换行为的隐居人,自己要会的生存技能动手能力就得越高,譬如,一个动手能力差的程序员想去隐居,必须靠发达的分工社会交换功能来满足其的生存需求!


        IP属地:广东5楼2018-01-13 12:20
        回复
          1. 守法准则
          隐居所在地不是法外之地,当地的法律法规那张天网始终是在那里的,如果是隐居生活在我国国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法律法规都是无条件适用的,它就像空气那样存在那里,不以我们的意志、不以我们能否已感知其存在,它就是客观地存在那里!别自欺欺人地以为在某个人烟罕至的那里可以以自己的小组织的约规来约束小组织里的成员、也不要意淫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可以随意建房构寨。所有的行为必须还是要回到世俗的法律规范约束中来!否则敢于践踏这些法律规则的,就只能被国家暴力机关惩罚,逃避惩罚的就是浪迹天涯的逃犯。如果这样,这就和隐居就沾不上边了!所以这个守法的准则也是必须存在的!
          而至于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公正,则不是我们隐居话题的讨论范围了,话题也扯远了!


          IP属地:广东6楼2018-01-13 12:21
          回复
            以上是关于“居”的准则,下面谈谈“隐”的准则。
            因为隐是属于属于个人精神、意识范畴的领域范畴,所以我认为只涉及道德范畴来讨论:
            1. 道德准则
            在前两个准则都得以或主动或被动地被遵守的前提下,那么这个准则是我们需要讨论涉及面最广的范畴,其实不管隐居与否,道德也和空气一样,自我们出生以来,自我们一直生活的世俗社会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道德体系。
            t:minor-latin'>而至于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公正,则不是我们隐居话题的讨论范围了,话题也扯远了!


            IP属地:广东7楼2018-01-13 12:23
            回复
              只不过相比于法律,道德不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差别,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社会阶层,甚至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迥然不同的道德观。也就是说相比于法律,不同的道德观的差异化要大很多。


              IP属地:广东8楼2018-01-13 12:26
              回复
                楼主有文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13 13: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13 13:44
                  收起回复
                    纯理论帖可能耐心看下去的人不多,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说一说这些大道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1-13 14:08
                    回复
                      精短字数,图文并茂。如此多字,看完的人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1-13 15:1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1-13 17:03
                        回复
                          既然道德的差异化巨大,且呈多样性,所以道德层面的包容性尤为重要,做到求同存异,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做到不强加自己的三观于他人,做到不执拗地认为自己的是非视角是唯一的正确角度,可能隐居生活会更加和谐安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1-13 19:17
                          回复
                            观点明𥇦见解独到必须赞一个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1-14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