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吧 关注:4,592贴子:148,407
  • 24回复贴,共1

如果你还处在痛苦绝望中,可以点进来看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默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还是欺骗了爸爸和奶奶,说我已经工作了。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我处在抑郁和焦虑状态中,有时候非常强烈。我工作的动机和意愿都不强,即使我没多少钱。我退缩回避的意愿太强,自我边界被极度压缩甚至消失,我感觉到工作或者与人交往我不能保护自己。还有就是感受我不配、我没能力、我做不好的极强自我否定,我有一种强烈活不下去的感觉,认为我没有生存的能力和办法。默默,我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而且我强烈地相信这些心理现实,即使我知道有不对劲的地方。我活在追求控制,满足全能自恋的孤独世界里。我总是觉得自己是不好的、糟糕的、不值得得被爱的。我需要从极度贬低、极度否定中走出来,学会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我的感受、想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一定是真实的,这些感受、想法可能长期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让我信以为真,我变得认同这些感受和想法。所以走出来的第一步是知道我的感受、想法不一定是真实的,然后去检查我的感受、想法。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看看真实情况。我是不好的糟糕的没人爱的,我配不上我没能力我做不好。这是典型的自我贬低和自我否定,我可能认为这就是我,是真实的我。然而这不是真实,那么怎样验证呢,现实世界好像老是证明我是感受、我的想法就是真的。当我认为我是没有能力、做不好的时候,而且我内心强烈相信的时候,我表现出来的就像被催眠的状态一样,真的没能力、做不好,这叫做自我催眠,我们会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且我真的会变成不受欢迎和各种问题的人,因为我内心强烈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的。所以现实情况似乎总是在验证我们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就像我真的是这样。知道这个原理后,那么问题就来了,我怎样让自己从相信自己是没能力、配不上、做不好变到让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配得上、可以做好的呢?我估计所有的咨询师都在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让来访者的认知发生改变?一个直观的办法:咨询师告诉来访者他有能力、配得上、可以做好,并且引导来访者进行现实的行为验证。这里有一个前提,如果来访者强烈相信他没能力、配不上、做不好,现实行为验证就会失败,来访者可能更加相信他原来的感受和想法。所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咨询师能否影响到来访者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影响不了,来访者甚至没有验证的动力和意愿。关键的地方在于咨询师与来访者构建一种与来访者原生家庭不一样的关系:这个关系包含了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倾听、真诚、无条件接纳和支持。来访者从这份关系中获得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他可能由此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被理解、被接纳的,自己是值得被尊重、被关注、被满足的,他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和想要做的事情,而且他容许自己失败和受挫,允许别人对他进行拒绝或者负面评价,因为他知道他的价值不会因为被拒绝或者负面评价而消失,他不再认为自己只有达到什么标准或者满足什么条件他才有价值,因为只有他存在他就有价值。这时候他不再依靠外貌、身材、职业、收入、权力、家庭关系等等这些外在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而是以一种平常心、接纳的态度去评价自己:无论我处在怎样的状态做出怎样的选择,我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这是非常深度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了。所以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构建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中让来访者意识到无论我经历了多么悲惨和不能面对承受的经历,我都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我可以为自己选择为自己承担、获取快乐自由幸福的。默默,接下来我得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明显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抚平内在的伤痛。我太痛苦了,痛苦得我放弃了工作放弃了与人交往,我完全被内在的伤痛拉了进去,而且出不来,这也是我连续进行了4年心理咨询的原因。当然一边工作一边进行心理咨询是最好的,不过我痛苦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可以做不到,这是我的选择,被完全拉进内心可能被认为不好的,而且会吓着很多人。然而我真的到了关注内心痛苦的时候了,痛苦完全爆发了,我完全腾不出精力去应对外界了。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坏和不好,我在为自己选择为自己承担,也许是我本能无意识的选择,那也是我的选择啊,我需要理解尊重内在的需要和感受,接纳自己的选择。是的,没有对错,我在为自己选择和为自己承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15 12:58回复
    每个人的痛苦应该都是大于快乐的,我们去整理这些痛苦的时候心里可能会觉得平静一点,但也会强化它。在咨询师那里获得的认同除了让自己感觉舒服并没有什么卵用,当你创造了价值,你身边会自然聚集你的合作者,甚至认同者。这个过程来得没有那么简单和直接,但会是内心深处最有力的支撑。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1-16 15:02
    收起回复
      我这个快乐大于痛苦的人,要来感染一下你们啦啦啦。可能是记性不太好,痛苦的事情过一会儿就忘了,每天傻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1-17 08:25
      收起回复
        1、咨访关系对来访者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咨访关系是很亲密的特殊关系。特殊表现在咨访关系的亲密性只发生在咨询时间,而且是建立在付费的基础上。保密性也是区别于其他亲密关系的标准。咨访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不发生性关系和双重重关系,做好这两点基本就是合格的咨询师了。咨询的过程中要以来访者为中心,关注来访者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困扰。咨询师需要少谈或不谈与来访者无关的事情,可以谈相关话题的自己一些体验以及告诉来访者自己看到的来访者是怎样的,以及针对来访者的困扰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者征求来访者同意后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咨询师的表现为:倾听、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理解,尊重来访者的感受和意愿,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成长的潜力,允许来访者拥有不改变和维持症状的选择。
        2、咨询的目标是:让来访者的内在关系发生改变,实现自我接纳和人格上的整合,调整不恰当的认知和行为,顺利进行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减轻内心的痛苦。
        3、咨询的核心方法:让来访者被压抑的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通过咨访关系让来访者的内在关系发生改变,还有就是认知上的交流让来访者的认知行为发生改变。
        4、来访者的成长方向:a.理解、接纳自己的选择,看到自己选择背后的需要和恐惧,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b.允许自己拥有各种情绪、想法、念所有头,放弃压制对抗消灭自己情绪、想法、念头的选择。c.带着自己的情绪、想法、念头去工作生活和与人交往。d.如果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工作和与人交往,允许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愿意。e.认识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f、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地,可以通过关注呼吸和身体的感受与当下建立连接。
        5.所有心理治疗的本质都是自我接纳,所有的痛苦归根到底都是对情绪、想法、念头的执着。一个人能否走出来取决于他内心的意愿和动力。生命的本质是活出自己,成为你自己。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就是放弃全能自恋的渴求,由神魔变成人,认识和接纳自己局限性,接纳的不完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20 11:37
        回复
          看到你发的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1-20 12:22
          收起回复
            我允许自己痛苦、难受、堵,过去我太关注我的痛苦了,力图逃避、对抗、消灭我的痛苦。大部分处在痛苦中的人都忘记了带着痛苦去工作去生活,视痛苦为恶魔洪水猛兽,这势必造成内心的分裂,把痛苦里面一些珍贵的东西都抛弃了。痛苦里包含着自我遗弃、自我否定、自我毁灭。有意识地停止自我否定,接纳真实的自己。默默,我想起了你经常发的一句话:万事必有因,其果必有利于我。万事必有因,我们需要理解我们做出选择背后的需求和恐惧。其果必有利于我,如果我们相信这句话,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掌控感,然后我们就会试图把结果引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万事必有因,其果必有利于我这句话非常强大,表现了一种可以掌控的感觉,而且在这个逻辑下,任何事情都是变得可以接受的。这种因果假设确实很高明,我不管这句话真不真对不对,重要的是它让相信的人获得极大的好处: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包容、接纳,让我们去探索事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让我们有一种对结果的掌控感,对于相信这句话的人你是打不败他的,因为他看到的永远是积极面。写出这句话的人我在想一定是乐观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的确很吸引人。悲观自卑也有好的地方:这种人绝不会自我膨胀。所以在乐观和悲观、自信和自卑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一定是5比5,而是在5比5这个中心点附近,可以乐观多一些也可以悲观多一些。像1比9、2比8、3比7就有非常大的偏离了。默默,我在想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我可能感觉绝望无助,不过我不会放弃,我会探索因果寻找帮助自己的可能性。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很不好很糟糕不值得不配,另一方面我对自己是有标准有要求的,我会让自己学习成长,追求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我很自卑,同时我也有很自恋的一面。所以用矛盾、极端的两面来描述我是比较合适的。默默,我现在在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这是我的一个努力方向。所以默默,我决定接受这个信念:万事必有因,其果必有利于我。另外我也接受另一个信念: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万事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艰难的,只要持续的付出和努力,总有成功的时候。默默,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在认为你不可能再为我减免咨询费用了,趋势不断地证明了这点,你的边界每年都在扩张。然而通过我对你的长期尊重理解支持,在我要离开你的时候,你终于再次愿意为我减免咨询费用。我觉得结果很意外,不过如果细细想来还是我之前种下的因。无论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还是万事必有因,其果必有利于我,我决定接受这两个信念了。我也相信你在经历这些事情后继续成长,因为这4年我看到的你就是在一直成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21 14:52
            回复
              楼主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好,有点羡慕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24 11:50
              收起回复
                默默,我在心理群遇到一个人,他老在心理群提问题,反复地提问题,即使别人告诉了答案也没用,不用过多久他又会提同样的问题。我把这种人叫做没有答案的人,群里那个人不受控地表现了没有答案的特征。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人,例如默默你给我减免部分咨询费用是好还是不好,我一会觉得好一会觉得不好。我要不要去工作,我一会觉得要一会觉得不要。客体不恒定与自体不恒定紧密相连。和边缘人格相处,我会感觉到无休止的折腾,永远无解,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默默,我一会爱你,一会恨你,你在我的内心里一会好一会坏。这是无法进行处理的。我一会想要工作一会又不想工作,同样也是无法处理的。我一会自我感觉好的不行,一会又自己差劲糟糕的不行。我看到的世界是不稳定在两个相反的极端快速切换。边缘人格会陷入无休止的折腾,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折腾死自己,自己有爱人的时候就折腾死爱人。很多人都说不要和边缘人格的人在一起。甚至有些边缘人格都认为自己最好不要有亲密关系。边缘人格会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极度的受伤和痛苦,然后伴随着不可控制的愤怒和怨恨,对其他人进行对抗和攻击。边缘人格内心是极度破碎和分裂的,它与多重人格的区别在于各个部分破碎分裂,但是还是有联系能够互相感知的,这才是边缘人格最痛苦的地方,边缘人格对所有事情都是知道的,多重人格对不是自己人格做的事情是完全不知道的,主人格会知道所有的事情。没有答案源自客体的不恨定,如果婴儿小时候爸妈一会对他好一会又伤害他,这个婴儿就完全无法进行处理了。边缘人格最大的问题不稳定:自我意象不稳定、情绪认知不稳定、行为不稳定。所以说边缘人格界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是非常复杂严重的人格障碍。所以默默,要确定你给我减免咨询费用的行为是好是坏太重要了。你也经常和我说:我怎么做都是错的。不过你没说为啥你会怎么做都是错的,因为我不稳定好坏来回快速切换,我一会觉得你好,一会觉得你坏。就像我体内有a和b两个部分,我一会把a放在你身上,我就是b,我对你的体验就是b对a的体验。很快我把b放了在你那里,我就是a。我对你的体验就是a对b的体验。我们把这样的过程叫分裂投射,默默,如果你接受了我的投射,那就出现投射性认同了,你会觉得自己就是a或者就是b。同时感受到a或者b的互动模式。一个受虐的女人如何让一个从不打人的老实人打了他的,就是因为发生了投射性认同。权力投射性认同:我很强你很弱,你要听我的受我支配。依赖性投射认同:我很弱,你很强,你要保护我满足我。迎合性投射认同:我在为你付出、我在满足你,我是对你好的你不能离开我不可以抛弃我。情欲性投射性认同:我可以让你性得到满足,我很有性能力,你会被我吸引并且很需要我离不开我。投射性认同的游戏本质是角色扮演游戏,只是当事人不知道在进行角色扮演。默默,你给我减免咨询费用这个行为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这个触动就是你怎么从以前不给我减免到现在给我减免了呢,我对你的感受从好和坏来回不停地切换。这对我来说是失控的,我原先对你相对稳定的认知被打破了。我的心灵试图整合你的形象。没有答案的人就是边缘人格的困境,一会a一会非a,一会好一会坏,大脑完全没办法工作。我突然明白一名边缘人格说她小时候大脑被烧坏了,看不了书和长文字,因为大脑处理不了太多信息。对边缘人格来说好坏同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是处理不了的,他只能处理这个人是好的或者这个人是坏的。对于边缘人格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分裂投射出去的a或b收回来。让心灵同时接纳a和b,心灵成长的秘笈就是看到和接纳,接纳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自己慢慢愈合成一个整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24 15:03
                回复
                  默默,我的行为主导权由本能无意识部分决定,在意识层面我感觉到混沌、对抗、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法判断、无法选择、无法行动。我对我的行为由本能无意识部分决定的事实感到惊恐失控不可接受,我追求控制、追求完美,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意愿运转。然而意识层面上的无法判断、无法选择、无法行动让我处于瘫痪崩溃的状态,我只能由本能无意识进行主导驱动,否则我连活下去都成为问题。我的问题出在自体不稳定和客体不稳定,我不知道我是谁,外在的世界在我心中一会好一会坏。我感觉自己特别无能、弱小、无助,有着深深的绝望。离开心理咨询让我感觉到巨大的不适应,内心变得更加不稳定了。然而我得接受短期内回不了心理咨询这个事实。我离开心理咨询是坏的、糟糕的吗?我现在的状态处境是坏的、糟糕的吗?我的选择是坏的、糟糕的吗?很明显我是这样认为的。边缘人格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又是稳定的:自我否定、自我毁灭、互相矛盾互相冲突、不理解不接呐自己的状态行为选择。我认为的坏、糟糕不等于真实就是这样。我需要把我认为和事实区分开来。默默,我想进行内心的对话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1-26 10:39
                  回复
                    追求完美和控制,一切都得按照设定的来,不能出现偏差,更不能犯错。有这类心态的人很容易攻击别人或攻击自己,因为完美和控制的感觉消失了就会产生暴怒,由暴怒产生的攻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不好受。有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处于孤独、封闭、隔离就是维持这种完美和控制的感觉。他觉得如果他不完美或者失控就不值得被爱、被理解、被接纳。无论拼命控制别人还是拼命控制自己,都会感受到强迫和痛苦。心理咨询上消除症状消灭痛苦的诉求也是出于追求完美和追求控制,这将会导致整个人完全陷入症状和痛苦的泥潭里,完全爬不出来。追求完美和追求控制成为心理成长上的一道门槛,例如我不能被拒绝、我不能发怒、我不能悲伤、我不能被负面评价、我不能被指责否定。正因为我控制不了,所以我就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来维持这种完美和控制的感觉,面对工作和其他人我就显得特别无能无助,因为我控制不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控制不了产生的暴怒会攻击别人或者攻击自己。躲在自己的世界是可以体验到控制和完美,然而却是以孤独为代价,而且一旦要走出自己的世界就会发生崩溃,很多人很难走出来就是因为这样,感受到无比的焦虑和抑郁。那么如果自己是追求完美和控制的人怎么办呢,有帮助到自己的方向吗?关键点就在于有意识地对自己说:我可以不完美、我可以失控,去感受不完美、失控,体验到我原来不完美、失控也可以被爱、被理解、被接纳的。成人世界最好遇到这样的爱人,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如果这两样都没,那么就得从内心里学习做自己的好妈妈,自己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理解、支持和爱。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从追求完美和控制中走出来都是非常艰难的,会特别反复和遭受挫折,所以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来就是这样。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需要为自己努力,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至于能否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顺其自然吧,达不到也是可以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1-29 20:59
                    回复
                      现实检验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丧失现实检验能力,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念头当真,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的自己和别人来做反应。一个人的心灵受伤,他就会停留在受伤的心灵世界里,形成了a和b两个部分,他一会是a一会是b,ab之间有着对应的模式,而且ab切换了都不知道。他用a或者b去处理外界(他看到的外界是分裂出去的b或a,而非真正的外界),他与外界的模式就是ab模式。要从ab模式中走出来首先是看到ab模式,其次走出对a或b的认同,再就是用新的模式代替ab模式。新的模式怎么来的,有的人遇到朋友、闺蜜、恋人重新学习的,有的人是从心理咨询中重新学习的,其中的关键发生心灵上的链接沟通。如果两个人都是ab模式那可是走不出来的,至少有一方不是ab模式。新模式的学习、形成是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相处,还有每个人成长的意愿动力以及觉悟灵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06 2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