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吧 关注:1,199,034贴子:5,052,057

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穷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不久,老林过来找我叙旧,我们在楼下的小餐馆点了几个小菜,两杯白酒下肚,一向谈笑风生的老林,突然黯然失色,忧郁地说:有一种痛苦,叫说不出的痛苦。随后,老林将积压心中多年的不快和不如意,在酒精催化下,一股脑地吐出来。


1楼2018-01-15 15:09回复
    老林说,近十年来,他先后有过三次经历,代理过白酒、做过医药代理商、做过教育培训,每次不是遇到资金问题(合伙人撤资、资金断档),就是渠道问题,再就是国家政策问题……总之,每次都是信心满满地杀入,心灰意冷地收场,更重要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年近四十,仍有一颗不死的心。


    2楼2018-01-15 15:09
    回复
      而他大学同学,在仕途发展的,一般混到处级、教授,以前刚出道认识的同事,公司都开得好好的,有的身价过好几个亿,用他的话说:这些年,我根本就没闲过,一直在拼……(似乎老天给他不公,自己觉得很冤)。


      3楼2018-01-15 15:09
      回复
        更令他心累的是,耗尽家里所有的积蓄,外欠近100万,把身边能借的兄弟、同学都借过了,家庭关系紧张,老婆不仅不理解、安慰,反而数落、鄙视他,哭着喊着要离婚,还让年迈的父母操心,时常把退休金补贴他……


        4楼2018-01-15 15:09
        回复
          在我印象中,老林不仅才华横溢,长得也帅气阳光。十多年前,我们有过短暂的交集,他在台上讲话,我在台下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后来断断续续听说过他的一些片断,感觉他很勤奋,挺能折腾。总之,我们农村出来的穷苦逼孩子,通过考大学留在城里,勤奋、刻苦、奋发等标签都可贴在他身上。


          5楼2018-01-15 15:09
          回复
            我细细分析了他所做的生意:要不,是当时很流行,他就跟风;就是,看起来利润空间很大,但不是刚需,需投入的推广成本高;再就是,成熟的领域,拼价格战……而每一项,对他这个实力薄弱的开创事业者而言,都不具备优势,若死守,会亏得更多。


            6楼2018-01-15 15:09
            回复
              完后,我对老林说:你目前暂不适合再开创事业,去打工吧!打工赚点钱,不会为生活而犯愁,好好干,正常情下,公司都会有期权、配股份的,成功肯定会比当老板多。老板这个职位是个虚的,害死人,在打工的时候,可以修复一下开创事业时留下的心灵伤痕,若公司再上新项目,你再可投资,这样成功的几率就大多了。


              7楼2018-01-15 15:09
              回复
                看着老林一脸的茫然,我看出了他内心的不甘,或许他听不进我的肺腑之言。
                在开创事业的时候,老林没能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失败的时候,老林又没能敢于面对现实,没能及时选择放下身段去打工。


                8楼2018-01-15 15:10
                回复
                  我有个初中女同学,人长得又黑又胖,且泼辣(总之,在我的印象里,形容美女的词汇,一个都沾不上她),我们都在武汉上的大学,也留在了武汉,我一直把她当“兄弟”(像损友,我们什么玩笑都开,怎么伤自尊,怎么开)。我见过谈了两个男友,第一个长得人高马大,英俊潇洒,一脸的青纯,长得像鹿晗,第二个是现在的老公,名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起步一所大学的讲师,三年前就是副教授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只比他大一岁。“二胎”开放了,她现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老公疼他关爱有加,婆媳关系融洽,每次看到她去她老公撒娇,轻言轻语地对婆婆嘘寒问暖……让我大跌眼界,反差咋就这么大呢?她却倒成了我们同学们羡慕的对象了,相反那些年,我们认为自作清高、自命不凡(面容娇好,身材尚佳,自认为自己美貌与才华集一身)的那些女同学,人到中年都成了怨妇。


                  9楼2018-01-15 15:10
                  回复
                    俗话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转世,而这位女同学懂得了“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她不像拜金女,没有灰暗的世俗,她却选择了一位高知型的潜力股,在收获美满婚姻的时候,也收获了作为妻子应得到的尊重。


                    10楼2018-01-15 15:10
                    回复
                      我曾接触过两位老板,一位一年之内上3-6个新项目,每次都急急忙忙地上,项目上后,一群人每天都要忙于“救火”(前期准备不足,一开工,发现要做的基础工作太多),即使再成功的项目,在他手上就是做不大,若只要一个项目赔钱,一年就白忙活了。员工怨声一片,流失率极高,没几年老板就有少白头,略显年老10岁。而另一位老板一年只上一个项目,每次上项目前,都做了周密的市场调查、反复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前期推广准备工作等基础工作,项目上一个成一个,尽管生意不大,但很少有失手的,全公司不到十个人的“小微企业”,少则一年可赚三、五百万,行情好时就过千万。


                      11楼2018-01-15 15:10
                      回复
                        天道酬勤,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经济回报。农民很辛苦,但就是赚不到钱,农民工也很辛苦,再省吃俭用,一年也买不下北京四环内的一平米房子。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如何避免越努力,越穷酸的悲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不好,努力白费!


                        12楼2018-01-15 15:10
                        回复
                          作者简介:
                          董建华 企业合伙人、实战派资深营销人、网络小说作家、营销专栏作家。


                          13楼2018-01-15 15:12
                          回复


                            14楼2018-01-15 15:12
                            回复
                              想要创业的朋友或遇到问题的朋友,可以与我相互交流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
                              ∵旗 ∵ ∵ 谘 ∵hbjy627 ∵
                              ∵黄 ∵ ∵ 珣 ∵hbjy627 ∵
                              ∵百∵ ∵ 认 ∵hbjy627 ∵
                              ∵草∵ ∵ 证 ∵ hbjy627 ∵
                              ∵董∵ ∵ 备 ∵hbjy627 ∵
                              ∵建∵ ∵ 案 ∵hbjy627 ∵
                              ∵华∵ ∵ 徽 ∵ hbjy627 ∵
                              ∵ ∵ ∵ 信 ∵ hbjy627 ∵
                              ∵∵∵∵∵∵∵∵∵∵∵


                              15楼2018-01-15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