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3日漏签0天
桂平吧 关注:337,424贴子:7,737,02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桂平吧
>0< 加载中...

神奇的桂平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金凤凰岭
  • 古洞仙踪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金凤凰岭
  • 古洞仙踪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神奇的桂平
大家读过历史就知道:努奴哈赤攻破北京时,明朝崇祯皇帝在1644年4月25日于北京媒山柏树下自缢身亡,终年37岁,在位17年,一般的人以为明朝完了,其实还有一位皇帝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扺抗清朝,明朝末代皇帝于公元1647年在广东肇庆称帝,号南明皇帝,后人称桂皇,长期活动于水路梧州桂平至南宁一带,于1648年从梧州驾舟往南宁,途经浔洲(今桂平,唐朝至明朝桂平为浔州府治地),适逢宫眷(桂王次兄之母屈氏)病故于舟中,遂葬于节度屯(今桂平市白沙镇新龙村郁江边)。当时桂王处理完后事,便登上桂平西山,百感交集写下流传下来的七律诗
七律
布山吟
绵绵群山水夹洲,古时布山人物稠。
三江六岸桂树香,悔恨此处少封侯。
放眼浔江滚滚去,汪直家乡起波涛。
时怨先帝忘根本,何需猎杀侯大狗。
几百来,每当窃墓贼准备掘墓时,天气突然变化,雷鸣电闪,下起暴风骤雨,每次盗掘都被迅雷暴雨阻止,令人感到此墓神奇无比,苍天佑护。
解释:汪直是今桂平市南木镇合山村人,在明朝宪宗皇帝时任太监。
侯大狗:是在明朝期桂平大藤农民起义首领。
桂平:从公元前214至公元605年共819年桂平当时为布山县,并沿用此名800多年。


2025-05-23 02:45:20
广告
  • 金凤凰岭
  • 古洞仙踪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金凤凰岭
  • 古洞仙踪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
古布山县治地(古桂林郡治地,汉书记载:古布山--今桂平也)原址位于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距现桂平市城区约50里山路里程(指沿莲花山脉行程从赵里坳下古城屯)的西南方, 新德村整体村庄的东南方, 距现蒙圩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往南宁方向二级路右手边的西北方向。 始建于公元前214年的古城特殊自然村位于三面环山,面朝郁江开阔的U型小盘地内(属前后际江,面朝郁江,后有黔江), 后玄武是连绵不断的峰嶂叠峦的莲花山脉,再往后是黔江,左青龙群山兜抱有情,并有秀川山、金排山、湖广山三座高峰高耸入云形成青龙臂上起勒马峰,远眺右白虎手环护缠卫,古代古布县选取这样具有三面天然屏障的地理环境作为郡县治地,可起到防盗、防贼、防匪、进可攻,退可守具有非常现实战略意义。驻地前后水源也十分丰富 ,从北方和东北方共有四条清淅见底溪河山泉水川流不息环绕村前村后向西南方汇聚流去注入桐柱江。在古代可乘小船从郁江入桐柱江逆流而上可直达古城前后河溪。
古城村落房屋坐西北向东南,坐罗盘周天度数331度,坐易卦盘火地晋卦二爻,朝向一致整齐,整个古城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120米共用土地面积21600平方米,內建古老房屋60座,房屋为砖瓦木结构,门框用石柱,墙上涂有壁画飞禽走兽,,梁柱屏风等有木雕龙凤,房顶有筑迹等。它在总体布局上,东南西北设有四门和文魁门及武举门共六门,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村落内设有晚上巡逻的东更房和西更间供晚上值班人员敲罗巡城值班看护。,纵向七排房屋,排与排之间通道4米,前排横向设有宽6米青石板大衔200米, 石街前左右设有环城水池两个,古城内有古井2口,城内设有多处拴马石,整个古城建造护城渠,护城河外还种植密不透风簕竹作为二度护城。进入古城通过吊桥进入,护城河水从古城后面自西北方向西南方流去的溪河引入作为环绕古城河水来源, 古城围墙外屋向前面右侧设有一个小型练兵操场,远处在左边秀川山旁覆船岭设有大型战马练兵场,现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古城村屯富丽堂皇砖瓦木建筑有大部分在原址基础上重修和维修的。现发现有许多碎片的秦砖汉瓦,并在古城西南方挖掘出几十公斤的秦朝时期钱币(五帝钱),现古城内还残留着跌地生长2000年以上一棵古榕树。
古城村屯有土地面积10000 多亩(整个新德村共有土地面积24000多 亩),人口2000多人,有侯、梁、韦、卫、李、黄、覃、黎、吴、杨、钟共十一姓在此村屯居住, 据当地民众传说在秦末时期发生了一件神奇事情,在古城屯放养桂林郡的几百匹战马冲破栏杆一夜之间全部走失,后官兵从赵里坳沿着莲花山脉向现在桂平城区方向寻找,结果发现这几百匹战马正攸然自得地在桂平西山大窝坪至三角嘴一带坡地觅食,从此以后布山县治便从蒙圩新德村古城屯搬迁至现桂平城区。另据侯姓人家世代流传下来,其祖宗并不姓侯,居住在古城屯后代为了记念其祖宗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候家族到秦朝被朝庭委派到到桂林郡任郡守而改为姓侯,现古城屯现有侯姓人数1200多人。姓卫人家后代也是古桂林郡卫士而于汉朝时期后代而改姓为卫一直繁衍生息至今。
桂平市史志办公室李琼慧整理编辑
2017年6月2日


  • 金凤凰岭
  • 古洞仙踪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平田村叔察
  • 飞阁月明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支持郁林郡治在桂平,古代都是走水路的,很难想像象州那些县令会越过桂平县到贵县汇报工作


  • 摸凹猫520
  • 铁塔雄风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贵县🐮逼呀


  • 平田村叔察
  • 飞阁月明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代桂指肉桂,林在古越语指水。郁水泛指西江。布在古代指钱。在今桂平罗秀和平南陆陈已发掘出汉唐冶炼场。秦汉出土的铜钱在哪里冶炼出厂,是否就是布山县。


2025-05-23 02:39:20
广告
  • 平田村叔察
  • 飞阁月明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平田村叔察
  • 飞阁月明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象军
属紫荆。从字面理解,象军是古代的特种部队,用经过训练的战象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岭南自古出产大象,直至明代,广西还设有“训象卫”,更古的时候也有“象耕”的记载...。如果该地名确实与古代的战象有关,时间应该在秦汉时期。
铜柱江
在石龙。从字面理解,铜柱是汉代军亊行动胜利后所立纪功标志,伏波将军马援特爱搞这玩意,引一首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七绝:
碧鸡金马古梁州,铜柱铁桥天际头。
试问平滇功第一,逢人惟说颍州侯。
此外还有铁柱,昆明大观楼长联"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就是说大唐在开辟疆土过程中在征服地立铁柱纪功。
古代纪功铜铁柱极为罕见,大概是当胜利者一走,当地人立即把这条像征耻辱的金属柱拔掉,回炉熔化,铸成煮蕃茹的镬头了----今天ZF把征地的木牌立下,夜里便有人拔去只火,这一招便是向祖先学习的。纪功铜铁柱虽然少见,万幸的是桂平还留有一支,大家都见过了,就是公园大铁炮旁边立着那根铁柱便是,不过时间较晚,明代的,与大藤峡起2有关。我一直想搞到铁柱上的铭文,向旁边装修"春风得意火锅城"的工人借了梯,爬上去瞄了两次,一次是阴天,光线太散形成字迹立体感不强,没认出几个字,第二次太阳徧西,旁边又烧着一堆落叶,强光加烟熏使我就像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的孙大圣,确实顶唔顺,获取铁柱铭文计划只好灰溜溜作罢。
话归正传,铜柱江的江名,源于汉代应无大错,铜柱是汉代的出产,晋以后,就进入铁柱时代了。另外,我一直关注蒙圩,石龙,白沙三乡所构成的三角地带,坚信下面有好东西。
军陵里
在木圭,石咀一带,县志上有,具体地点待查。军,军队,陵,大土山,大坟墓,从字面理解,军陵,是曾经驻军的大土山或军队将士的大坟墓。
戎马
在木乐,戎马指军亊,借指军队。军人的履历称戎马生涯。又指战争,杜甫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独堆
如果叫独山,独岒,意义就小了些,独堆就耐人寻味了。百度一下,<说文>:堆,聚土也。这聚字是动词,聚土可理解为一项人工工程,与天然山丘本质不同,如长沙马王堆,就是聚土的结果。
军丰
在罗秀。丰,大,多,盛的意思,从字面理解:军丰----大部队
营盘
有两个,一个在金田,一个在石咀一带,县志有,具体地点不详。
此外,还有 武靖 双寨 联堡 安众 归化 绥陵 等都与军亊有关。


  • 还是叫俗人
  • 险峰朝阳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西山的前进村以前也叫营盘,


  • 峰顶看浔城
  • 铁塔雄风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贴,桂平历史源远流长!


  • 峰顶看浔城
  • 铁塔雄风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细个时听讲过故事,讲的系旧时(不知年份,说是很远很远的)府地不在现在的桂平街,是在蒙圩一带,故事里讲到:送信的骑兵每次送信到府里(或可能是驻军营地),马总是不停步,一直跑到现在桂平城才停下,后来就搬到现在的桂平城了。另一个,桂平本地应该会有很多历史没开(挖)发到,没有被(挖)发现出来。很多重要历史相信会在蒙圩到石龙和下湾及大湾一带,这些地方很多没有开发到。石咀平安村小学门口还有清朝时立的字碑,早几年见到过,不记得详细了。现在在武宣县刘炳宇庄园里,还记载着刘氏前人在浔州府(现桂平城区)当管带一职,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到周边县份睇下,多多了解以前桂平历史。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桂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