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4日漏签0天
茶具吧 关注:166,989贴子:345,18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茶具吧
>0< 加载中...

岁月给了茶叶什么?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新茶试个遍,无奈连绵阴雨,
使得茶叶品质下降的厉害……
今年的福鼎白茶,
充斥着各种青味儿
什么黄瓜味儿,青草味儿,西瓜皮味儿,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总之,
想喝到往年那种所谓的“阳光味儿”还真得下大力气,攒够人品……
甚至这种无所不在的青气侵袭下,
烤鸭卷里都不想放黄瓜了……
五一值班,准备找点茶带单位磨时间
收拾整理箱,翻出来从家带来的一饼寿眉
2011年北京马连道买的,
没错,
还是从那家卖福州茉莉的福鼎老板处购得。
欣欣然撬了一泡准备尝尝转化的肿么样……
想了想,还是拿壶泡,滋味会醇和些
盖碗就更适合新茶,幼嫩的茶芽
先po图
一楼开启刷图模式~
(想哪说哪,没有什么条理,不要嫌我啰嗦)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润茶这个步骤必不可少。可是关于加水量,却各种争议。我倒觉得无所谓╮(╯_╰)╭。只要能把茶叶充分浸润,并且稍作停留,加少半壶水就好……
洗茶这道,茶汤还是很透亮的,至少证明没有受潮或者变质。干度没问题。不过,北方要想真正受潮倒也不太容易。注意(⊙o⊙)哦,本文就是想说仓储和转化的关系……


2025-05-24 07:32:30
广告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接下来。第一道,注满水后盖上壶盖,稍作停留,加速茶叶展开……口感上来说,很干净,甜醇,淡淡的果香和类似胖大海那种很淡的中药的味道。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道,口感更重一些,但是总体感觉不厚重。
由于是寒露寿眉,
特点就是甜度高,
但是整体内涵物质肯定不比春茶那么丰富。
提醒一点,关于春茶之后的寿眉,若要储存尽量还是选择生态或者有机茶园。毕竟…价格差距不大,能选择可靠的尽量买个安心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天气暗下来了,图片效果不好……老茶不见得都耐泡。耐泡度取决于茶青品质……但是老茶一般情况下每道茶汤口感差异不大。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叫几个小伙伴一起聊聊,大家感觉,存白茶的意义是什么呢?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身,很多喜欢白茶的基友都是两个派系(不绝对)。
就是银针、牡丹、散茶派和寿眉、饼茶派。
貌似习惯喝生普,绿茶的茶友,更多喜欢银针和牡丹的散茶,因为鲜甜爽滑……
而喜欢红茶乌龙茶熟普的则更偏好寿眉或者紧压茶一些,估计是喜好醇和棉柔……
那么,我想问问诸位喜欢银针牡丹这种高等级白茶的基友,你们存茶的目的是什么呢?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家所喜欢的毫香鲜爽,在第二年基本上闻不到的。也就是说,在储存过程中,随着形成鲜爽香气的那几种游离氨基酸比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精氨酸等的大量氧化,茶叶的口感是逐渐内敛的。那么,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存来还有意义么?


2025-05-24 07:26:30
广告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也许有的茶友会说,今年品质好,我多买点,明年万一买不到这种品质了怎么办?事实上,包括楼主在内的心慌派,每年不买新茶都受不了。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会买……
那么,还存着那些茶叶做什么呢?
接下来,就会又有小伙伴说
我们自己存的茶叶放心
每年尝尝,感觉变化,变成老茶以后那是多么有成就感。最起码比直接买老茶放心,也更省钱……这点我并不否人,对比没有专业储存条件的茶友自存茶来说,层出不穷的造假茶和湿仓茶才是最需要提防的。
茶叶在储存过程中会有复杂的化学变化
这里只谈水分问题
当年买来的新茶,水分低于6.5%才能达到国标
并且无论你怎么储存,都无法避免茶叶吸湿。即使北方十分干燥,但是经楼主多年存茶证明,达标水分的茶,两三年水分超过10%不是梦那是very easy……
更何况,诸位标榜纯日晒的茶商们,那个水分基本就徘徊在7%–10%,
这个因素就会导致,我们第一年买的茶,口感各方面相当棒的前提下,第二年拆开密封袋子,一开汤那种水淡汤浑或者直接变酸变馊的一脸懵逼……
所以,当有的茶商说,我给你烘一下再发货,或者说,我们年底都会再烘一下才入库。这个才是正常该有的工序。
茶农们的确不好操控。
当然茶农手里那些茶,若是工艺到位,出身良好,那当年喝喝是真心不错的……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啰嗦几句关于工艺的。楼主并不是那种拾人牙慧的人,每个理论说法都会经过各种实验论证,所以这篇帖子也算是自己心得体会,禁止转载。
白茶好称最自然的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是标榜加工工艺简单,人工干预少。
but,你以为是厨邦酱油么
就在这里晒,晒足多少天,还有图有真相?
可拉倒吧……
白茶加工工艺分两个步骤
萎凋和干燥
为什么是萎凋和干燥而不是萎凋至干燥?这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楼上说了水分含量的问题
福鼎这个地方,湿度很大
日晒到达到国标的水准很难,更别提更严苛的为了保质的出口标准。所以,当有人说什么,既是纯日晒,又做出口的时候。基本上,你可以认为他至少有一个命题是假的了。当然,如果人家说的纯日晒是指萎凋,这另当别论。
也就是说,干燥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至于什么时候干燥,以什么方式,干燥到什么程度,这些则需要看情况。灵活掌握。所谓看天制茶看青做茶。真的不是人人能办到的。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萎凋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总体若是能掌控好水分流失速度,我想口感差异应该不会太大。
干燥这一步升温是为了使低沸点散发青草青臭气味的青叶醇挥发并且异构化变成有清香气味的反式青叶醇。使糖与氨基酸,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新的香气成分。从而达到提香并形成白茶特征香气的作用。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面两段涉及些许生化知识。大家可以忽略掉。总体来说,存茶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又有基友问,为什么不说寿眉。其实若是考虑到后期存储问题,我反而更推荐存储品质放心的紧压茶。这样不容易受潮并且转化较为稳定。亦不占空间。不过,对于白茶紧压问题,则又是另一个大话题了。需要下回分解~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搞了点东西打发晚饭
接着说说。刚刚有提到品质问题


2025-05-24 07:20:30
广告
  • 鲜血开始冷却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声告诉我,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噱头是什么
无非高山荒野纯手工
首先,分清楚,老百姓买茶,买的一定是口感和性价比。那些噱头,如果不能为口感服务,就只是加价的依仗了。所以,就算是好茶青。做不好也是白搭
那么我们来聊聊影响白茶品质的因素吧。
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茶树种植过程中的,也就是茶青品质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是来自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也就是技术影响。
先说种植方面,我们说的荒野高山这些,都是种植方面的。当然,并不只有这些。
实际上,种植因素包括三个环节,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
首先来说茶树品种
福鼎白茶主要采用福鼎大白及福鼎大毫品种制作。也就是说基本上市面上以这两个为主。当然还有土茶,福云六号等等很少很少的可以忽略。
接着栽培环境,这包括气候条件,土壤因素,海拔地势及植被覆盖率。不能单因为海拔高就判断好。
最后栽培措施。这个其实说的是茶园管理。
也就是说,我们感觉的荒野茶,如果生长在土壤贫瘠并且日晒强烈的向阳地区。在同样的工艺及加工条件下,口感并不一定比正经管理的茶园茶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茶具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