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黄陂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拉开帷幕!顶层目标直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8-01-17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元月16日,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Ⅰ标段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帷幕。
Ⅰ标段工程治理范围为县河右堤桩号X82(10+489.6)~X123(15+185.8)以上与现状道路相接区段,总长约4.74km,包含堤防加固、堤顶道路、水土保护毯岸坡防护系统、草皮护坡及施工图上的其他内容。Ⅰ标段工程项目投资约7000万元。

黄陂湖治理效果图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三期工程子项目之一。工程位于庐江县黄陂湖流域,县城庐城及庐南工业园区均位于流域内。流域涉及庐城、白湖、泥河、矾山、龙桥五个镇区,总人口45.42万人,耕地总面积12.29万亩。



工程位置示意图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背景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蓄洪、供水、航运、水产、旅游、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合肥地处江淮,环绕巢湖,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重要交通枢纽,肩负着引领全省发展的重任,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独享大湖的省会城市。同时由于受地形、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巢湖流域水旱灾害、水质污染、岸线崩塌、河道淤积、水系萎缩、湿地消失、生态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

巢湖流域水系图

根据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结合水系特征、径流特点、污荷特性、污染成因,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水环境改善与生态保护的“控制增量、消减存量、扩大容量”的总体策略和“治理西北、保护西南、防治东北、连通东南、修复环湖”的分区策略,以“污染源头减排、入湖河流减负、水系湿地净化、河道补水自净、湖泊引流扩容”为治理重点,按照“分区、分河、分类、分步”的治理路径,实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工程。



黄陂湖湖泊水面变化情况示意图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共分五期工程
一期工程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减少洪涝灾害并为治污打基础,共安排了16个项目,总投资129亿元,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
二期工程以治污和防污为主,控制和减少污染负荷,共安排98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自2013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除个别项目外基本完工。
三期工程拟扩容和保护为主,扩大水体环境容量、增强水体流动性,对治污难点攻关试点,共安排44个项目,总投资129.4亿元,目前,部分项目已开工。
四期工程以完善和提升为主,利用一期工程结余资金进行拾遗补缺、完善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共安排14个项目,总投资67.6亿元,目前正在启动初步设计。
五期工程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突出污染源治理,实施“山水田林路村园”综合治理,在全面调查10个流域、136个小流域、81个治理单元污染源的基础上,根据存在问题,梳理和论证建设项目,形成各个小流域治理全覆盖的成果,批复可研总投资190.3亿元。

黄陂湖现状

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三期工程其中一个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县河、黄泥河、瓦洋河、失槽河、黄屯河五条入湖河道水环境治理。
顶层规划目标定位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庐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黄陂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



黄陂湖现状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范围为黄陂湖湖区及县河南外环路~河口段。
围绕三期“改善水质,确保国控断面达标”的总体治理目标和“流域治理全覆盖”的设计要求,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出的治理思路为“以治污为主,兼顾防洪,统筹生态景观要求”。


黄陂湖湖区综合治理工程
1.退养还湖工程:将1990年代以来围垦的圩区全部退养(耕)还湖。
2.环湖堤防加固工程:退养还湖后,环湖一周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堤防,并新建堤顶环湖道路及跨河交通桥。
3.水系连通、圩堤改造工程:湖区堤防整理利用,配套桥涵等水系连通工程。
4.湖区景观节点、生态湿地工程:打造 “黄陂六景”,沿环湖一周及重点景观区域布置生态湿地。
5.环湖建筑物影响处理工程:环湖堤防加固影响的泵站、涵闸等一并处理。

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1.县河治理工程
1)治理范围:南环路至湖口段县河河道整治(4.9km)。
2)工程建设内容:县河两岸堤防加固、堤顶道路、护坡绿化、堤防涵闸工程。
2.黄泥河治理
1)治理范围:黄泥河镇区段N141(14+694.5)~泥河桥,长920m;黄泥河柴埠联圩白荡段护岸工程。
2)工程建设内容:防洪墙、岸坡绿化、亲水步道。
3.瓦洋河治理
1)治理范围:上游村庄集中的河段水毁工程除险加固。
2)工程建设内容:护坡护岸、陡坡跌水、跨河交通桥。
4.失槽河治理
1)治理范围:13.8km长河道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修复工程;矾山镇区段廖屯桥(5+210)~沙河口(7+160),长1.95km。
2)工程建设内容:重金属底泥治理、镇区段驳岸、岸坡绿化、亲水步道、跨河交通桥。
5.黄屯河治理
1)治理范围:14.5km长河道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修复工程;黄屯河镇区段黄屯硫铁矿(河道桩号4+530)~陈坟(河道桩号6+316.9),长1.80km。
2)工程建设内容:重金属底泥治理、镇区段驳岸、岸坡绿化、亲水步道、跨河交通桥。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总体景观规划
规划目标定位
规划目标定位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庐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黄陂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
规划亮点
1)圩堤布局及多样化整理,打造 “最美圩堤”;
2)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黄陂六景”;
3)通过植物生长习性,打造四季美景;
4)展示庐江淮军“五督抚”文化,具有科普教育的作用。

总体景观规划布局图
功能分区
根据场地特征,划分为四大景区:文化体验区、工业体验区、苇海湿地区、玉莲观赏区。
文化体验区:以淮军文化为主题,选取庐江县的著名将领英勇事迹进行景观呈现,打造体验性强的景观。
工业体验区:通过雕塑、廊道等景观小品展示庐江县特色矿产,科普相关知识。
苇海湿地区:利用景区宽阔的水域打造芦苇荡景观,设置湿地斑块,形成层次丰富、具有趣味性的景观空间。
玉莲观赏区:还原曾经的黄陂夏莲盛况,营造“移舟更向花深处”的意境
2018-01-17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元月16日,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Ⅰ标段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帷幕。
Ⅰ标段工程治理范围为县河右堤桩号X82(10+489.6)~X123(15+185.8)以上与现状道路相接区段,总长约4.74km,包含堤防加固、堤顶道路、水土保护毯岸坡防护系统、草皮护坡及施工图上的其他内容。Ⅰ标段工程项目投资约7000万元。

黄陂湖治理效果图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三期工程子项目之一。工程位于庐江县黄陂湖流域,县城庐城及庐南工业园区均位于流域内。流域涉及庐城、白湖、泥河、矾山、龙桥五个镇区,总人口45.42万人,耕地总面积12.29万亩。



工程位置示意图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背景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蓄洪、供水、航运、水产、旅游、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合肥地处江淮,环绕巢湖,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重要交通枢纽,肩负着引领全省发展的重任,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独享大湖的省会城市。同时由于受地形、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巢湖流域水旱灾害、水质污染、岸线崩塌、河道淤积、水系萎缩、湿地消失、生态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

巢湖流域水系图

根据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结合水系特征、径流特点、污荷特性、污染成因,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水环境改善与生态保护的“控制增量、消减存量、扩大容量”的总体策略和“治理西北、保护西南、防治东北、连通东南、修复环湖”的分区策略,以“污染源头减排、入湖河流减负、水系湿地净化、河道补水自净、湖泊引流扩容”为治理重点,按照“分区、分河、分类、分步”的治理路径,实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工程。



黄陂湖湖泊水面变化情况示意图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共分五期工程
一期工程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减少洪涝灾害并为治污打基础,共安排了16个项目,总投资129亿元,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
二期工程以治污和防污为主,控制和减少污染负荷,共安排98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自2013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除个别项目外基本完工。
三期工程拟扩容和保护为主,扩大水体环境容量、增强水体流动性,对治污难点攻关试点,共安排44个项目,总投资129.4亿元,目前,部分项目已开工。
四期工程以完善和提升为主,利用一期工程结余资金进行拾遗补缺、完善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共安排14个项目,总投资67.6亿元,目前正在启动初步设计。
五期工程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突出污染源治理,实施“山水田林路村园”综合治理,在全面调查10个流域、136个小流域、81个治理单元污染源的基础上,根据存在问题,梳理和论证建设项目,形成各个小流域治理全覆盖的成果,批复可研总投资190.3亿元。

黄陂湖现状

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三期工程其中一个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县河、黄泥河、瓦洋河、失槽河、黄屯河五条入湖河道水环境治理。
顶层规划目标定位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庐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黄陂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



黄陂湖现状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范围为黄陂湖湖区及县河南外环路~河口段。
围绕三期“改善水质,确保国控断面达标”的总体治理目标和“流域治理全覆盖”的设计要求,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黄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出的治理思路为“以治污为主,兼顾防洪,统筹生态景观要求”。


黄陂湖湖区综合治理工程
1.退养还湖工程:将1990年代以来围垦的圩区全部退养(耕)还湖。
2.环湖堤防加固工程:退养还湖后,环湖一周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堤防,并新建堤顶环湖道路及跨河交通桥。
3.水系连通、圩堤改造工程:湖区堤防整理利用,配套桥涵等水系连通工程。
4.湖区景观节点、生态湿地工程:打造 “黄陂六景”,沿环湖一周及重点景观区域布置生态湿地。
5.环湖建筑物影响处理工程:环湖堤防加固影响的泵站、涵闸等一并处理。

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1.县河治理工程
1)治理范围:南环路至湖口段县河河道整治(4.9km)。
2)工程建设内容:县河两岸堤防加固、堤顶道路、护坡绿化、堤防涵闸工程。
2.黄泥河治理
1)治理范围:黄泥河镇区段N141(14+694.5)~泥河桥,长920m;黄泥河柴埠联圩白荡段护岸工程。
2)工程建设内容:防洪墙、岸坡绿化、亲水步道。
3.瓦洋河治理
1)治理范围:上游村庄集中的河段水毁工程除险加固。
2)工程建设内容:护坡护岸、陡坡跌水、跨河交通桥。
4.失槽河治理
1)治理范围:13.8km长河道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修复工程;矾山镇区段廖屯桥(5+210)~沙河口(7+160),长1.95km。
2)工程建设内容:重金属底泥治理、镇区段驳岸、岸坡绿化、亲水步道、跨河交通桥。
5.黄屯河治理
1)治理范围:14.5km长河道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修复工程;黄屯河镇区段黄屯硫铁矿(河道桩号4+530)~陈坟(河道桩号6+316.9),长1.80km。
2)工程建设内容:重金属底泥治理、镇区段驳岸、岸坡绿化、亲水步道、跨河交通桥。

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总体景观规划
规划目标定位
规划目标定位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庐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黄陂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
规划亮点
1)圩堤布局及多样化整理,打造 “最美圩堤”;
2)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黄陂六景”;
3)通过植物生长习性,打造四季美景;
4)展示庐江淮军“五督抚”文化,具有科普教育的作用。

总体景观规划布局图
功能分区
根据场地特征,划分为四大景区:文化体验区、工业体验区、苇海湿地区、玉莲观赏区。
文化体验区:以淮军文化为主题,选取庐江县的著名将领英勇事迹进行景观呈现,打造体验性强的景观。
工业体验区:通过雕塑、廊道等景观小品展示庐江县特色矿产,科普相关知识。
苇海湿地区:利用景区宽阔的水域打造芦苇荡景观,设置湿地斑块,形成层次丰富、具有趣味性的景观空间。
玉莲观赏区:还原曾经的黄陂夏莲盛况,营造“移舟更向花深处”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