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8,114贴子:9,630,941
  • 2回复贴,共1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感受湿热、疫厉或饮食失当所引起。其病因病理由感受湿热之邪,郁而不达,蕴结在里,脾胃受困,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故见纳呆,身困,胁痛等证,初起或见恶寒、发热表证,若湿热内盛,胆液外泄,则发为黄疸。而饮食失当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诸病源候论· 黄疸病》说:“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脏腑不和,水谷相并。”指出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蒸肝胆,亦发为黄疸。又可因疫疠之邪,其性酷烈,人感受之极易蕴毒化火伤阴,并且传变迅速,导致热毒内攻,郁蒸肝胆,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故可见壮热、烦躁、面目深黄,肌肤淤斑等。
对急黄的症状和病因,在《沈氏尊生方· 诸胆源流》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蔓延亦烈。”《诸病源候论·急黄候》认为:“因为热毒所加,故淬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认识到急黄仍由疫疠所导致,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发病急,传变迅速,病情严重,预后难料。
从很多中医学文献中可以看到有类似本病各型的记载,早在汉朝张仲景《伤寒论·辩阳明病》中记载:“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黄病诸候》记载有湿热、寒湿、热毒发黄。唐朝孙思邈在《千金翼方·黄疸第三》也有:“凡遇时行热,必多内淤著黄”的说法。以上说明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并具有传染流行的特点。治疗方面,在《伤寒论》中所记载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确有疗效。在《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以茵陈等多味中药,至今仍为治疗本病的要药。所以中医学对本疾的各型病因病理认识,均概括在“黄疸”、“肋痛”、“积聚”、“瘟黄”等范畴,其治疗是效果十分显著。治疗该疾首先可了解西医学的资料数据,供中医师临床瓣治。
西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一般有短期的轻度或中等发热,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隐痛,病者可出现或不出现黄疸,起病后多有肝肿大、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经治疗后,多数顺利恢复,也有少数转变为慢性。
本病分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三种;甲型以往称“传染性肝炎”,乙型以往称“同种血清性肝炎”。
西医从病原学认定,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呈球形,直径约27nm,在体外细胞培养已经成功,可在狨猴细胞、恒河猴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增殖及传代。
乙型肝炎病毒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者的血清,发现乙型肝炎抗原有3种形态。目前已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至少有3种抗原。
(1)          乙型肝炎抗原的形态
①  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   直径42nm,具双层结构,外壳厚度7nm,在外壳里面有1个直径27nm的核心。已证实这种颗粒就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
②  小球形颗粒  直径约22nm,最多见,可能是Dane颗粒组合时的剩余物。
③  管形颗粒  直径约22nm,长约230 nm,实则断裂后即成小球形颗粒。
(2)          乙型肝炎的抗原
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即Dane颗粒的外壳抗原(小球形及管形颗粒)能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HBs)
②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即Dane颗粒的核心抗原,存在于肝细胞核内,血循环中检不出游离的HBcAg ,它的相应抗体是抗-HBc.



1楼2009-03-17 12:47回复

    ③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1972年在HbsAg阳性血清内发现;其性质尚未清楚,可作为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血清具有传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应抗体是抗- Hbe。 
    西医认为肝炎病毒对热、干燥和冰冻均具有一定抵抗力,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能灭活,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可保存活力达数月甚至数年,但紫外线照射1h或煮沸20min以上则能灭活,高浓度氯和高压蒸气是比较可靠的消毒方法。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目前世界各国医学界又发现多种)病原体尚待深入研究,世界各国西医学界目前认为无什么药物可治。
    西医认为其本病各型传染源为病人和带病毒者,甲型病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个月左右有较大传染性,以发病前4d至病初4~6d传染性最强,一般认为粪便带病毒时间不长,且无慢性期病者。乙型肝炎病毒在病者血中存留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甚至更长,慢性肝炎在活动期具有一定传染性。而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染,偶可通过输血或注射传播。其人群易感染性,人对病毒性肝炎均易感,但甲型肝炎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学校和幼儿园可导致流行,较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则乙型肝炎一般以青壮年多见,并且无明显季节性。
         西医学认为本病临床表现有潜伏期,甲型2-6周,乙型6周-6个月左右。发病症状和体征:急性期是根据黄疸有无,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可分为几期: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等。
    西医临床鉴别诊断是一般急黄疸肝炎特别是进入黄疸后,诊断多无困难,其关键对各型的临床鉴别诊断。
    1. 甲型肝炎应与乙型肝炎鉴别。
    2. 黄疸型肝炎应与胆道疾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中毒性肝炎,肝癌等病进行鉴别。
    3. 无黄疸型肝炎应与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
    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各型辩证施治为黄疸型:是由于感受湿热、蕴结于脾胃,蒸肝胆所致。肝与胆互为表里,且胆液生于肝。而湿热蒸肝胆,可致胆液外溢而发出黄疸。若湿热内盛,湿热下注膀胱则尿深黄,湿热逼黄胆液外泄,则面目肌肤俱黄,其色鲜明,黄如橘皮,为阳黄。湿热外扰,则肌肤瘙痒,湿热阻滞,气机故见缓脉。若病久不愈,伤及中阳则湿从寒化,此时肌肤色黄而晦暗是为阳黄转为阴黄之征,
    1. 恶心、纳呆、腹胀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湿热蕴结脾胃,则升降失常。
    2. 胁痛:湿热侵扰肝胆,肝之疏泄不畅,肝气郁滞,脉络  失和,不通则痛。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多属于气滞,剧痛如刺,固定不移,多属于血淤,或因患者日久耗伤营阴,肝阴不足,肝络失养,则见胁肋隐痛。
    目前中医对该病普遍治疗认为:其湿热熏蒸证见面目周身俱黄,如橘子色,烦热脘闷,纳呆呕吐,口苦而干,胁痛腹胀,皮肤瘙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苔黄腻,脉眩滑数。治法:清利湿热,方药:茵陈蒿汤进行加减后服之。
    肝气郁滞证见胁肋胀痛,脘痞腹胀,恶心嗳气,纳食不香,苔薄,舌质淡红,脉眩。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后服之。
    湿邪困脾见胁痛,脘闷腹胀,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口淡不欲饮,身重便溏,苔白腻。治法:化湿健脾。方药:胃苓汤加减。
    肝阴亏损证见胁痛隐隐、低热、腰酸、口干苦而燥,手足心热,苔少或无苔,舌质红,边尖有红刺,脉眩细数。治法: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加减。
    热毒炽盛证见高热、口渴、烦躁、黄疸迅速加深,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甚则神昏谵语,见便血、尿血等,舌绛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
    预防
    从中西医学认为,本病应注意预防,严格管理传染源,必须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救治病者和保护易感者。
                                    刘云德         
    


    2楼2009-03-17 12:47
    回复
      好规范的学术,超过好多中医核心期刊杂志文章。
      重视楼主好文多,
      建议吧主给精品。


      3楼2009-03-17 2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