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梧桐一落天下知秋”的季节,庭院中、街道上到处都是飘散的梧桐叶,微黄、卷曲、一张张、一片片,像是失去生命色彩的面具,看着眼前铺满地的落叶,就会想起春天快要过去时,也曾到处铺满了梧桐的落蕊。那淡紫的花朵,浅黄的落蕊,在暮春的狂风中到处飘舞,宛如散落的风铃敲打着低婉的乐曲,传递着繁华过去的消息。
生命总在盛衰成败中轮回反复,繁华过去的落魄,也许就在所难免了,也许正因为如此,雨打梧桐更能引起人别样的伤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为一代君主,李煜感到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那梧桐雨下的彻夜难眠和难以释怀的家国之恨。在另一个凄凉的雨夜,李隆基在长生殿中听着细雨一点一滴敲打着梧桐。往日的欢乐早已伴着杨玉环的香消玉殒而飘散,他也只能空自感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山盟海誓了。
雨总是在繁华散尽之后来敲打那寂寞的梧桐,敲打落寞的心灵。一点一滴地吞噬那些早已破碎的灵魂,让它们为之颤抖,为之流血。雨本无情,人却有情。可以想见,经历过家破人忘之后的李清照,多少个夜晚就在听细雨敲打梧桐,空阶听到明中度过。曾几何时她还是一个“和羞走,回门倚首,却把青梅嗅”的天真少女,她在“绿肥红瘦”中感叹春光流逝,在“人比黄花瘦”中抒发孤寂与相思,不曾想,转眼之间繁华落尽,她于是就体会到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凉与无奈。
只有经历过真正的人生,才能体会出雨打梧桐的凄凉。然而在那一个个雨夜,伴着窗外的雨声,回味自己一生的兴衰荣辱,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许就会明白,生命本来就是如此,谁都要经受繁华落尽后的凄凉寂寞,谁也不能在幸运中度过一生。没有了苦难,就无所谓幸福,没有破碎就无所谓美丽。所有这些都失去了,人生就变成了一张白纸,生命只具有一个空壳。于是有了长生殿的梧桐雨,李隆基荒淫的帝王生活中就有了爱情的神圣光环,他就不再只是一个荒淫无耻的昏君;于是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中,李煜开拓了词的意境,开启了一代文风;于是有了梧桐雨,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雨打梧桐,洗尽一生的铅华,恢复生命的本色,在这样一个雨夜,更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正意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经历风吹雨打,伴随寂寞孤独,生命还要继续,也许经过一番洗礼,反而会走得更轻松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