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碧涛春水路吧 关注:31贴子:1,202
  • 20回复贴,共1

哎哟可怕的政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岫
地点就随便了吧,翻到个茶店就它了。


1楼2018-01-29 10:23回复
    天尚且没有回暖,却没之前的冷了,也不赶着回府,去东市的茶店小坐,杵着下巴边饮边看,看茶店门前车水马龙,有人忙着采买,有人赶着送货,过往富商穿戴齐整互相寒暄……
    一时生出几分感慨,所谓生机,当是如此了。
    低头饮罢手中茶水,再抬眸去看见一个熟悉身影进店。倒不大认识,思量片刻才反应过来,初一朝会上见过的,仿佛是在吏部的么?自己才入朝根基浅,自然要主动起身行礼。


    2楼2018-01-29 10:35
    回复
      2025-05-20 09:10:33
      广告
      哎 我躺了一段时间有点脱节 你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1-29 17:21
      收起回复
        刚从吏部出来,写坏了一支笔,到集市买一支。近日因为一些琐事,有些烦心,顺路来茶店坐坐。进门见同僚,一愣,继而恍然,这人我是认识的,吏部新录的簿册上有他的名字,我虽早入朝,年岁却大不了许多,拱了拱手
        “林司直。”
        他大概不知道我认得他,身在吏部,对于朝中官员总要多一分敏感,何况
        “均州晏郎是韩某的朋友。”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1-29 17:53
        收起回复
          想不到他知道自己姓名,一时愣了片刻,直到他提起表叔,惯来平淡的神情里添上三分笑,替他倒上一杯茶。
          “原来如此,表叔入京叙职时,家里人多问他何时回京当官,今年又多了个何时成家的问题,不得闲与我多说。”
          表叔是真的不得闲,自己也只见了他一次。我们年岁相仿,说得上几句,便也能听他抱怨几句。这几日还冷,却也听同僚提起每三年的春闱来,掐算着,是快了。
          “听说即将科举了,吏部要忙碌起来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1-29 18:12
          收起回复
            晏籍是个挺有趣的人,同样为官,他比我洒脱。想想他又在纵情山水,羡慕的笑了笑
            “正是,去年回来,韩某也问过他这两件,他却不急着回来——也好,在外做些政绩,博个好名声,比做京官有趣得多。”
            视线从千里之外回来,落在眼前的人
            “倒是林郎,年纪轻轻,去了大理寺这劳心的地方。”
            “忙倒不怕,某也期待今年能见到什么样的人才。”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1-30 10:21
            收起回复
              “我不过是个小吏,大理寺有经验的同僚很多,没什么可劳心的。等科举过后,又有学富五车的新人进来,我更不用劳心了。”
              忽然想,从前总是四处周旋,如今每月领这些俸禄供思丫头花销便是,安安稳稳过上几年也好。又想思丫头再过两年就及笄了,无论如何也要挣些家底,好给思丫头找个好人家。
              默然把浮荡的心思压下去,转头一笑。
              “倒是表叔应该会有喜事了,不然家里长辈们要焦心了。”


              7楼2018-01-31 09:59
              收起回复
                “林郎年轻,以后,总不会一直是小吏。”
                但凡做官的,几个是没野心的,我看他并不像。只是个人的际遇,是很难说的,尤其世家子弟,家族自会为他们打算。于是又聊到他的表叔
                “是么?没听晏郎提起过,是均州的娘子,还是京城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1-31 12:04
                收起回复
                  2025-05-20 09:04:33
                  广告
                  眉头一挑,倒也很想知道,奈何真的没听说一星半点,只好摇头。
                  “小吏不小吏,还不是要看机缘。表叔的婚事我也不清楚,我猜是……京城的罢,摆酒的时候必不会少了韩郎。”
                  若是均州的娘子,应该跟着来京城才是。说起婚事,便想起自己清河本家继母的儿子来——他比自己还小几岁,倒已经定下门亲事了。听说对方也是官宦家的女儿,那小子被继母带去游园时不太检点,闹得不定亲也不成了。心里庆幸已经离了那是非之地,这事便成了茶余小点,喝茶时,便笑得更加如沐春风,絮絮闲聊。
                  “哎?韩郎应该比我长几岁,家中长辈不曾催促?”


                  9楼2018-01-31 12:29
                  收起回复
                    原来他也是瞎猜的,想上次见晏郎的情形,他还不急着成家。这人离得太远了,凭空说也没什么意思。
                    “京城与淮阴相距甚远,偶有传书,都是嘘寒问暖之语,哪里顾得上其他?再说,府中多事,一时还顾不上这个。”
                    家中事情复杂,不足为外人道,便与他聊些明面上的事。
                    “机缘虽由天定,有道是事在人为,林郎还是趁年轻多做些事情,别总想着说媒。”
                    一句玩笑话,笑他自己尚未娶妻,却为晏郎和我担忧
                    “大理寺林少卿可没有这么闲。”


                    10楼2018-02-03 16:49
                    收起回复
                      底头笑笑,说得十分谦虚。
                      “能者多劳,说的便是林少卿和韩郎了,我么,凑凑热闹罢了。”
                      对于官职这事,也不太着急。倒不是无欲无求,对自己来说,这两年是笃定往上走的,是而务求稳妥,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思丫头。想了想,又说回新科来。
                      “今年春季的新科录用的人数还跟往年一样么?可真不容易,我有一位朋友也要参加科考,真是如临大敌,看日子大概也要入京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2-03 21:36
                      收起回复
                        “虽说每年录取的人数差不太多,但任用上却大有不同。是留在京中,还是外派地方,居何官职——说是补缺,其实是能者居之。”
                        若新科进士资质平庸,便没有缺,若有佼佼者,那有些人势必要腾出缺来。目光打量着他,缓缓道
                        “林郎的朋友,想必不会错。”


                        12楼2018-02-03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