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给徐汇区令人羡慕的丰厚“家底”,徐汇的衡复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15处文物保护单位、1074幢优秀历史建筑和1620幢保留历史建筑,赋予了这里“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美誉。
走在衡复风貌区的小街上,阳光洒在地上幻化成斑斑点点的树荫,浓密的法国梧桐下掩映着一条条雅致的风情小路和一栋栋满载传奇的名人旧居,它们共同筑起了繁华世界里的涤尘之所。柔美、宁静、喧嚣的城市快节奏与刺耳的喇叭声在这里被稀释,留下一片幽静和闲适。
这样的气质和气度赢来了道路“永不拓宽”的宣言和“保护建筑”的头衔,也赢得世人的美誉和向往。沪上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中,徐汇占了近半数,总面积7.66平方公里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徐汇拥有“半壁江山”。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对于衡复风貌区的保护,徐汇区为保护历史建筑开出了“正负面清单”,“开门N件事”告诉居民如何从身边着手,保护居住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区空间。历史文化风貌区更需要聚焦、改善人居环境,百姓安居,这正是风貌区所展现出的最动人气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多元方式“活化”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巴金、张乐平、柯灵等大家故居以及徐汇区府大院内的“2号楼”大修道院等已免费向公众开放,周信芳纪念馆、夏衍旧居、草婴书房等文化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这些已开放的名人故居等不仅可“登堂入室”,张乐平、柯灵故居还一改很多故居展厅部分房间门口都有红绳相阻拦,实现了毫无保留的开放,感受他们的风采和气息。
推进落实名人故居开放,保护名家旧居的文化资源,把老洋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史的“客厅”,徐汇区提出“衡复风貌保护区复兴计划”。乌鲁木齐南路原区政协礼堂所处的4幢小楼,将逐步开放为名人故居群落和文化互动空间;湖南街道办事处所在的修道院公寓也将被腾出来,用作衡复历史风貌区展示馆;百代小红楼也将被布展成唱片博物馆,并开展动态的音乐展示等等。“衡复”当年的雍容气度正一点一点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