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跟你们说,我可真见过一个大侠,四大箱的重物,手一提,就跟飞似的,跑得有多快啊,就算是我空手,也吃不着灰。”
牛家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茶馆内,一众人簇拥在一起,听着中心一个须发全白的老头谈天说地。
“而且啊,我可还见过那大侠出手和人打架。”
正说时,旁边一人掺了句话:“哪里,大侠之间的事,能叫做打架吗?要叫做切磋才对,李老头你前天可跟我竞争了好一会儿的切磋呢,怎么,现在又忘了?”
众人哄笑。
老头摸了摸头,恶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随后继续讲:“是,是切磋。你们可不知道,今天我要第一次讲,那大侠是如何出手的,没听过吧?”
众人皆是摇头。
“哎嘿,你们可不知道那潇洒的模样,老汉我年少时就羡慕,直到现在,我可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呢,那大侠一出手......”
这时,外面传来了孩童的哭啼声。
老汉停下了话语,脸上的表情有些慌张,连忙拨开人群,向茶馆外去了。
茶馆内的小二拦住路,递出一壶茶,说道:“说累了吧,喝口水,多亏了你在这讲,我们......”
小二还未说完,李老汉就一手拉开小二,出了店门。
到了门外,李老汉左顾右看,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的,于是绕到了茶馆后面,果然,看到了一个十多岁的孩童,正站在那里,脸色通红。
“小新!”李老汉连忙大喊一声,随后跑过去抱起了小新,十分柔和地问:“怎么了?”
这李老汉,原名李洪,是一个庄稼汉,年少时有些见闻,但也仅限于此。在这牛家村本也就是个普通的老汉,但年少时因为怒火一烧,竟扛起犁头追人,还直接从村这头追到村那头,由此弄出了个“铁犁头”的怪称。这也可以知道他脾气的暴躁了。
小新,正是这李洪的孙子,小新的父母在三年前的瘟疫中死了,流传到牛家村的瘟疫没有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但是很不幸,一家上下只有小新和李洪二人活了下来。
于是李洪便更加疼爱小新,甚至为了给小新一个好一点的爷爷,近日还特地去茶馆,就是为了在村里其他人的面前弄出个好形象,好让小新自豪。
但这小新一出事,李洪的心头的烈火就再难被熄灭了。
“教书先生说我不适合读书!”小新抹着眼泪,将头埋进了李洪的怀里,“都上了十天学了,我连三字经都不会背!”
李洪心头一痛,连忙拍背安抚:“不要哭了,现在爷爷送你回家,明天你就又能上私塾读书了。”
“真的吗?”
小新抹着眼泪问。
“当然。”李洪点头,随后将小新送回了家。
给小新准备1了午饭后,李洪吩咐了一些,拖出自己床下的一个麻袋,握着上头,锁上门走了。
走在路上,李洪心头的怒火没有再掩饰,而是任由其发展,一旁的路人都被吓到,有些熟人想问,但又不敢问,毕竟“铁犁头”的怪称可不是胡来的,人疯起来连兔子都咬。
到了私塾前,李洪听见里面孩子们的读书声,不禁心一软,都是自己孙子一样年纪的孩子。
但一想到自己的孙子,李洪坚定了决心,将麻袋放到一旁,一脚踹开私塾破烂的门,一个身着破旧青衫的教书先生正带着十几二十个孩子读着书。
“那个教书的,滚出来!”
李洪吼了一句,随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李洪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门开了,走出了刚才的那个教书先生,他低着头,没有直视李洪。
“老先生是小新的爷爷吧?”
“是,你说我们家小新不适合读书是怎么回事?!”
“老先生息怒,小新的确不适合,他天性跳脱,难以沉稳,是不能承以读书。”
“啪”
响亮的一声。
教书先生嘴上流出了血。
“老先生息怒,我这里有两本书,如果小新真心想读书,这本两书足够读很长的时间了,还请老先生收下。”
教书先生从衣中取出两本书来,想要递给李洪。
李洪瞪了一眼教书先生,但对方就像个受气桶,一点都不外露,态度还很谦卑。
“哼!”
李洪冷哼一声,从教书先生手里抽走两本书,装进了一旁的麻袋里,走了。
教书先生一直目送李洪离去,直到李洪拐了个弯,再难被教书先生所看到,他这才转身回到了私塾之中,继续教孩子们读。
归途中,李洪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些,那教书先生逆来顺受的样子实在让人提不起气来。
走着,他从麻袋里面拿出了一本书,想要看看是什么。
书的封面是蓝色的,线装,很平常,只是封面上没有字迹,却已经很旧的样子。
翻开第一页,黄色的纸张上没有一个字。
第二页,没有。
李洪迅速翻着,整本,一个字也没有。
怒火腾腾地燃烧起来。
第二本,和前一本一样,干净得让人想撕。
李洪两本并在一起,双手一用力向旁拉扯,没有效果。
“啊!”
李洪一怒,将两本直接扔到了地上,脚直接要踩上去。
就当李洪脚将要触及书时,两本书一齐泛出红色光芒,将李洪弹开,向后一仰,没有撑住,倒在了地上。
李洪头一碰地,昏了过去。
醒来时,四周一片昏暗,李洪发觉自己好像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
想要动弹,四肢都被捆绑住了。
“唔唔...”
想要求救,李洪才发觉自己被一个硕大的东西塞满了嘴,嘴已经僵硬到了第一时间没有意识到的程度。
这时,门被打开了,光照进来,李洪本能地闭上了双眼。
“呦,醒了?”一个青年人的声音传入耳里。
李洪略微睁开眼,发觉这的确是一个白衫青年,衣上隐蔽处绣有一朵莲花。
青年人走过来,蹲下身,将馒头拔出。
“你是?”李洪哪能不知道现在的情况,顾不得嘴上疼痛,连忙问。
“说吧,这两本书,是哪里来的?”
“是我们村子里一间私塾的教书先生给的。”
“哦?是吗?”
“就是他。”
“那你就在这好好呆着吧。”青年人邪邪地笑着。
李洪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就在李洪喊出第二个救命时,青年人就再次将馒头塞上。
“哼!”
青年人冷哼一声,将门关上。
李洪随即听到了,上锁的声音。
“唔!”
青年人走出门,再次确定两本书都还在身上,随即走出很远的路,终于见到路旁有人走过。
“这私塾在哪里?”
扛锄头的农夫没有多想,直接指着一个方向回答道:“就是那边。”
青年人直道一声“多谢”便朝那方向去了。
牛家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茶馆内,一众人簇拥在一起,听着中心一个须发全白的老头谈天说地。
“而且啊,我可还见过那大侠出手和人打架。”
正说时,旁边一人掺了句话:“哪里,大侠之间的事,能叫做打架吗?要叫做切磋才对,李老头你前天可跟我竞争了好一会儿的切磋呢,怎么,现在又忘了?”
众人哄笑。
老头摸了摸头,恶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随后继续讲:“是,是切磋。你们可不知道,今天我要第一次讲,那大侠是如何出手的,没听过吧?”
众人皆是摇头。
“哎嘿,你们可不知道那潇洒的模样,老汉我年少时就羡慕,直到现在,我可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呢,那大侠一出手......”
这时,外面传来了孩童的哭啼声。
老汉停下了话语,脸上的表情有些慌张,连忙拨开人群,向茶馆外去了。
茶馆内的小二拦住路,递出一壶茶,说道:“说累了吧,喝口水,多亏了你在这讲,我们......”
小二还未说完,李老汉就一手拉开小二,出了店门。
到了门外,李老汉左顾右看,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的,于是绕到了茶馆后面,果然,看到了一个十多岁的孩童,正站在那里,脸色通红。
“小新!”李老汉连忙大喊一声,随后跑过去抱起了小新,十分柔和地问:“怎么了?”
这李老汉,原名李洪,是一个庄稼汉,年少时有些见闻,但也仅限于此。在这牛家村本也就是个普通的老汉,但年少时因为怒火一烧,竟扛起犁头追人,还直接从村这头追到村那头,由此弄出了个“铁犁头”的怪称。这也可以知道他脾气的暴躁了。
小新,正是这李洪的孙子,小新的父母在三年前的瘟疫中死了,流传到牛家村的瘟疫没有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但是很不幸,一家上下只有小新和李洪二人活了下来。
于是李洪便更加疼爱小新,甚至为了给小新一个好一点的爷爷,近日还特地去茶馆,就是为了在村里其他人的面前弄出个好形象,好让小新自豪。
但这小新一出事,李洪的心头的烈火就再难被熄灭了。
“教书先生说我不适合读书!”小新抹着眼泪,将头埋进了李洪的怀里,“都上了十天学了,我连三字经都不会背!”
李洪心头一痛,连忙拍背安抚:“不要哭了,现在爷爷送你回家,明天你就又能上私塾读书了。”
“真的吗?”
小新抹着眼泪问。
“当然。”李洪点头,随后将小新送回了家。
给小新准备1了午饭后,李洪吩咐了一些,拖出自己床下的一个麻袋,握着上头,锁上门走了。
走在路上,李洪心头的怒火没有再掩饰,而是任由其发展,一旁的路人都被吓到,有些熟人想问,但又不敢问,毕竟“铁犁头”的怪称可不是胡来的,人疯起来连兔子都咬。
到了私塾前,李洪听见里面孩子们的读书声,不禁心一软,都是自己孙子一样年纪的孩子。
但一想到自己的孙子,李洪坚定了决心,将麻袋放到一旁,一脚踹开私塾破烂的门,一个身着破旧青衫的教书先生正带着十几二十个孩子读着书。
“那个教书的,滚出来!”
李洪吼了一句,随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李洪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门开了,走出了刚才的那个教书先生,他低着头,没有直视李洪。
“老先生是小新的爷爷吧?”
“是,你说我们家小新不适合读书是怎么回事?!”
“老先生息怒,小新的确不适合,他天性跳脱,难以沉稳,是不能承以读书。”
“啪”
响亮的一声。
教书先生嘴上流出了血。
“老先生息怒,我这里有两本书,如果小新真心想读书,这本两书足够读很长的时间了,还请老先生收下。”
教书先生从衣中取出两本书来,想要递给李洪。
李洪瞪了一眼教书先生,但对方就像个受气桶,一点都不外露,态度还很谦卑。
“哼!”
李洪冷哼一声,从教书先生手里抽走两本书,装进了一旁的麻袋里,走了。
教书先生一直目送李洪离去,直到李洪拐了个弯,再难被教书先生所看到,他这才转身回到了私塾之中,继续教孩子们读。
归途中,李洪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些,那教书先生逆来顺受的样子实在让人提不起气来。
走着,他从麻袋里面拿出了一本书,想要看看是什么。
书的封面是蓝色的,线装,很平常,只是封面上没有字迹,却已经很旧的样子。
翻开第一页,黄色的纸张上没有一个字。
第二页,没有。
李洪迅速翻着,整本,一个字也没有。
怒火腾腾地燃烧起来。
第二本,和前一本一样,干净得让人想撕。
李洪两本并在一起,双手一用力向旁拉扯,没有效果。
“啊!”
李洪一怒,将两本直接扔到了地上,脚直接要踩上去。
就当李洪脚将要触及书时,两本书一齐泛出红色光芒,将李洪弹开,向后一仰,没有撑住,倒在了地上。
李洪头一碰地,昏了过去。
醒来时,四周一片昏暗,李洪发觉自己好像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
想要动弹,四肢都被捆绑住了。
“唔唔...”
想要求救,李洪才发觉自己被一个硕大的东西塞满了嘴,嘴已经僵硬到了第一时间没有意识到的程度。
这时,门被打开了,光照进来,李洪本能地闭上了双眼。
“呦,醒了?”一个青年人的声音传入耳里。
李洪略微睁开眼,发觉这的确是一个白衫青年,衣上隐蔽处绣有一朵莲花。
青年人走过来,蹲下身,将馒头拔出。
“你是?”李洪哪能不知道现在的情况,顾不得嘴上疼痛,连忙问。
“说吧,这两本书,是哪里来的?”
“是我们村子里一间私塾的教书先生给的。”
“哦?是吗?”
“就是他。”
“那你就在这好好呆着吧。”青年人邪邪地笑着。
李洪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就在李洪喊出第二个救命时,青年人就再次将馒头塞上。
“哼!”
青年人冷哼一声,将门关上。
李洪随即听到了,上锁的声音。
“唔!”
青年人走出门,再次确定两本书都还在身上,随即走出很远的路,终于见到路旁有人走过。
“这私塾在哪里?”
扛锄头的农夫没有多想,直接指着一个方向回答道:“就是那边。”
青年人直道一声“多谢”便朝那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