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百度地图39级的用户,常年用百度地图导航,对于百度地图推出车主分的功能,我还是很喜欢的。但实际体验总有种种不足,多次在app中反馈无果,还是写到这里来吧!
一、关于车主分的构成及保险信息功能吐槽
目前的车主分构成,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分值安排不尽合理。特别是近期的更新,加大了保险的分值占比(从之前的满分100,调至现在的400分),而这部分又是功能设计最差的部分,产品经理们:你们是要逼死强迫症吗?(车主分体系吐槽No.1)
对于保险信息功能的吐槽:
a)保险信息填过一次就不可再行修改;
b)要求填写的信息极少,指示不清,不知道填的是保单购买金额还是投保的保额;
c)保单过期后也无法设置新保单信息,请问你怎么查验车主的车辆是否出过险?
d)导航有关联车牌避让限行路段功能,那么保险也应该跟车辆挂钩啊?但这根本就看不到。
二、关于驾驶行为评分
对于车主分的不满,这个排名第二!
a)关于加分:目前的机制,发现在此项加分未到月度封顶值时,一天的头两次导航尤为关键。如果你只导航几百米,起步平稳,刹车平稳,你很容易得到一个完美的加分(单次最多+3分)。后面几次的驾驶,开好了不加分,开差了要倒扣分!这是神马强盗逻辑?
b)关于单次导航扣分:目前机制好像单次驾车导航中被评定为3星或更低,在所有车之中排名比较靠后,就会扣分,也许这也说得通,但你就不给人机会同一天里再开好一点,把分加回来吗?另外,如果遇到突发意外,造成了急刹、急转弯,这能怪车主吗?就这么扣分,太冤枉了吧?能不能按照全天的综合表现来决定是否扣分、扣多少分?另外,上月底碰到一次在导航过程中,百度地图运行过程中突然程序崩溃退出,你不能记录之前我导航的里程,这我还没跟你算账,还造成了我单次驾驶行为扣了15分,这真是“叔”能忍,“婶婶”不能忍!
c)关于单次导航的评分逻辑
对于很多事,基本都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对于单次导航的评分,目前的逻辑极不合理。你开车导航开长途,一次就是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公里,开一百米导航的犯错机会,一定比开长途少得多,开几百公里碰到个特殊情况急刹、急加速、急转弯肯定会发生那么几次。光从这些所谓“不良”驾驶习惯的绝对数量来评判车主驾驶习惯的好坏,真的有失公允吧?建议把驾驶中的不良操作行为与导航里程数挂钩,比如平均每公里不良行为次数就是一个相对公允的参数,强烈建议驾驶评分换作以这个参数做基准来进行!
三、关于程序崩溃和意外退出的数据处理
百度导航的很多数据是我特别喜欢用的,比如导航总里程、历史足迹等等。可由于现在无论是iOS还是安卓系统,都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终端,在运行百度地图时,还会有其它app在运行,甚至在导航过程中,也会因为打电话、用手机蓝牙连接车载音响听音乐等操作;或者长途导航过程中,遇到中途停车,使用移动设备运行其它程序(比如支付宝、微信付款)。根据iOS或安卓的操作系统特性,很可能出现应用前后台切换过程中,百度地图意外退出或程序**作系统强制关闭等现象。
在这些现象发生后,像我这样对导航数据有强迫症的人就会觉得很抓狂:
a)之前设定的导航线路都没了,需要重新设定;
b)之前导航的里程都不会被百度地图计算及累积;
c)之前的驾驶行为评分还有可能遭到影响而被意外扣分。
我估计产品经理或者程序猿小哥没做过类似工控产品或者军工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过防止运行中的数据由于程序崩溃而丢失的预防机制。这里我可以给点建议:
a)导航开始后,每公里路程都将数据写入一个暂存数据区域(需要写入物理存储中)。这样,即便程序意外崩溃,重新运行后也可以根据暂存区将数据找回,使app尽量恢复到之前的导航状态(可以询问车主是否继续前次导航)。如能采纳建议使用这一机制,即便程序崩溃,损失的数据也最多不到1公里的数据,对于车主而言,这种数据损失是可以接受的。举个例子,去年春节期间,我用百度导航开长途,从厦门开到上海,车开到浙江境内靠近宁波段时,百度地图由于长时间运行,崩溃了!再次运行后,我是百公里的导航记录就全部都作废了。对于一个想通过导航总里程数累计获取地图成就的忠实用户,内心是很崩溃的……
一、关于车主分的构成及保险信息功能吐槽
目前的车主分构成,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分值安排不尽合理。特别是近期的更新,加大了保险的分值占比(从之前的满分100,调至现在的400分),而这部分又是功能设计最差的部分,产品经理们:你们是要逼死强迫症吗?(车主分体系吐槽No.1)
对于保险信息功能的吐槽:
a)保险信息填过一次就不可再行修改;
b)要求填写的信息极少,指示不清,不知道填的是保单购买金额还是投保的保额;
c)保单过期后也无法设置新保单信息,请问你怎么查验车主的车辆是否出过险?
d)导航有关联车牌避让限行路段功能,那么保险也应该跟车辆挂钩啊?但这根本就看不到。
二、关于驾驶行为评分
对于车主分的不满,这个排名第二!
a)关于加分:目前的机制,发现在此项加分未到月度封顶值时,一天的头两次导航尤为关键。如果你只导航几百米,起步平稳,刹车平稳,你很容易得到一个完美的加分(单次最多+3分)。后面几次的驾驶,开好了不加分,开差了要倒扣分!这是神马强盗逻辑?
b)关于单次导航扣分:目前机制好像单次驾车导航中被评定为3星或更低,在所有车之中排名比较靠后,就会扣分,也许这也说得通,但你就不给人机会同一天里再开好一点,把分加回来吗?另外,如果遇到突发意外,造成了急刹、急转弯,这能怪车主吗?就这么扣分,太冤枉了吧?能不能按照全天的综合表现来决定是否扣分、扣多少分?另外,上月底碰到一次在导航过程中,百度地图运行过程中突然程序崩溃退出,你不能记录之前我导航的里程,这我还没跟你算账,还造成了我单次驾驶行为扣了15分,这真是“叔”能忍,“婶婶”不能忍!
c)关于单次导航的评分逻辑
对于很多事,基本都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对于单次导航的评分,目前的逻辑极不合理。你开车导航开长途,一次就是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公里,开一百米导航的犯错机会,一定比开长途少得多,开几百公里碰到个特殊情况急刹、急加速、急转弯肯定会发生那么几次。光从这些所谓“不良”驾驶习惯的绝对数量来评判车主驾驶习惯的好坏,真的有失公允吧?建议把驾驶中的不良操作行为与导航里程数挂钩,比如平均每公里不良行为次数就是一个相对公允的参数,强烈建议驾驶评分换作以这个参数做基准来进行!
三、关于程序崩溃和意外退出的数据处理
百度导航的很多数据是我特别喜欢用的,比如导航总里程、历史足迹等等。可由于现在无论是iOS还是安卓系统,都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终端,在运行百度地图时,还会有其它app在运行,甚至在导航过程中,也会因为打电话、用手机蓝牙连接车载音响听音乐等操作;或者长途导航过程中,遇到中途停车,使用移动设备运行其它程序(比如支付宝、微信付款)。根据iOS或安卓的操作系统特性,很可能出现应用前后台切换过程中,百度地图意外退出或程序**作系统强制关闭等现象。
在这些现象发生后,像我这样对导航数据有强迫症的人就会觉得很抓狂:
a)之前设定的导航线路都没了,需要重新设定;
b)之前导航的里程都不会被百度地图计算及累积;
c)之前的驾驶行为评分还有可能遭到影响而被意外扣分。
我估计产品经理或者程序猿小哥没做过类似工控产品或者军工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过防止运行中的数据由于程序崩溃而丢失的预防机制。这里我可以给点建议:
a)导航开始后,每公里路程都将数据写入一个暂存数据区域(需要写入物理存储中)。这样,即便程序意外崩溃,重新运行后也可以根据暂存区将数据找回,使app尽量恢复到之前的导航状态(可以询问车主是否继续前次导航)。如能采纳建议使用这一机制,即便程序崩溃,损失的数据也最多不到1公里的数据,对于车主而言,这种数据损失是可以接受的。举个例子,去年春节期间,我用百度导航开长途,从厦门开到上海,车开到浙江境内靠近宁波段时,百度地图由于长时间运行,崩溃了!再次运行后,我是百公里的导航记录就全部都作废了。对于一个想通过导航总里程数累计获取地图成就的忠实用户,内心是很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