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爱月儿吧 关注:37,685贴子:422,607

回复:【文史资料篇】写文过程中搜集的一些资料记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年前我看的第一篇bg男生子文里有一个父代母孕综合征,简单说就是妻子怀孕丈夫因为太过担心而产生的与孕妇相同的一些症状,如孕吐,体重增加,腹部隆起,浮肿等,后来查了一下这个病是真实存在的。
还看过一篇文(已经找不到了)里,男主患有嗜睡症,男主需要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一直到最后再也醒不过来,是篇be文,特别虐。后来我也在网上查过,确实有嗜睡症,又叫做睡美人症,不过症状和文里的设定不一样,不直接威胁生命。想用这个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6-17 12:49
收起回复
    刷B站刷到的,本来是聋哑相关的视频,然后评论里发现了盲的虐点。
    之前有看过类似情况的,失语症的文,就是能听到也能发出声音,但好像和正常人不是一套语言系统,既听不懂别人说的也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说的。
    有一篇文叫学者综合征,里面主角是视力没问题但所有物体在他眼里都是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没经过训练生活不能自理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6-26 22:59
    回复
      我前不久完结的吏青同人文里,最后有一个BOSS,一直拖着拖着没给取名字,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了,就随手取了个“苦无”,然后开始觉得好像在哪见过(玩过奇迹暖暖的同学可能会有同感,毕竟取名废),我就随手查了下,长这样:
      苦无就是手里剑的意思,在日语里的意思是“没有了、无”的意思,是忍者的暗器。看了两眼本来打算换一个的名字的,但在下面看到两句话,说在一本叫《商道》的书上有段话,意思是:每个人手里都有两把刀。一把救人的刀,一把杀人的刀。这两把刀(抑或是同一把),别人看不见,我们自己也不一定看得见。虽然不是清晰的,但也并不是模糊的。 苦无,正是这把刀。就改变了主意。
      这句话可能有别的解释,但我就觉得这名字特别配BOSS,因为人设是“由佛入魔”的僧人【想起少年歌行里由魔入佛的无心,好巧!】,那种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感觉特别适合这个名字,仗着没签约,文没多少人看,看了也不吭声,于是就这样了~


      IP属地:河南22楼2019-07-04 15:14
      回复
        有想看的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08-13 17:45
        回复
          人格退化:
          出自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佛洛依德心理防御机制之一
          人格退化,或者叫人格倒退,一般是指个体遇到严重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应对时,人格可能会退化到他或幼年时的人格形态,就是心理冲突严重时,个体反应会像个孩子一样。


          IP属地:河南25楼2020-01-14 16:54
          回复
            不是科普不是科普不是科普!!!只是记下来方便写文的时候瞎编!
            关于哮喘
            (1)哮喘急性发作期:要根据病人寒热、虚实各证候辨证施治。在急性发作时,用汤剂收效较快。
            ①寒痰阻肺,喉有喘鸣,痰多而不易咳出,面色白,无汗,鼻堵塞,口不干,舌苔薄白,脉浮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
            可用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白前、甘草等治疗。主要汤剂为小青龙汽,也可用射干麻黄汤等。
            ②痰热阻肺,咳喘,有喘鸣,胸闷,痰稠黄、不易咳出,烦躁口渴,可伴发热,咽红,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平喘。
            可用麻黄、杏仁、黄芪、葶苈子、苏子、桑白皮、款冬花、射干、前胡等治疗。热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蒌皮、天花粉等。主要汤剂为定喘汤加减,或麻杏石甘汤治疗。
            (2)缓解期:在缓解期,要健脾、补肾、扶正。
            ①肺脾气虚,哮喘发作已久,面色白,疲乏,出汗多,易感冒,食欲差,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弱。可用玉屏风散(白术、防风、黄芪)及人参健脾丸等。
            ②肾虚气喘,久病体虚,怕冷,下肢发冷,面色苍白,心跳气短,夜间尿多,大便稀,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可用“参蛤散”加减,党参、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分次吞服;也可用补肾防喘片、麦味地黄丸。
            ③平时也可长期服用桂龙咳喘宁,对轻症哮喘发作及其缓解期,有一定止咳、平喘作用。
            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难,憋闷不畅。
            【治法】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方名】蜂龙汤。
            【组成】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丁金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热内蕴,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痰阻气道,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热,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汤。
            【组成】蜜麻黄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细辛2克,炙甘草4克,茶叶1撮。生姜3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长江方。 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指来源于食物类的中药,用作食疗的方法颐养身体,又能以其性味偏盛医治疾病而不会出现副作用。中药性味大都各有偏盛,常服无益;而食物多性情温和无毒,久用无害。故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适当把食物和药物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烹饪,可以对哮喘患者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此种药食同用的食物即药膳。现将哮喘患者常用的一些药膳介绍如下。
            1、丝瓜凤衣粳米粥
            [组 成] 丝瓜10片,鸡蛋膜2张,粳米30克。
            [用 法] 用鸡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1碗,加入丝瓜再煮熟,加盐、味精、麻油少许调味。每日1次,趁温热服完。
            [功 效]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调和脾胃。
            [适应证] 适用于热性哮喘病人,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咳嗽阵作,痰黄粘稠,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2、杏仁猪肺粥
            [组 成] 杏仁10克,猪肺90克,粳米60克。
            [用 法] 制作将杏仁去皮尖,洗净。猪肺洗净,切块,放人锅内出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净。将洗净的粳米与杏仁、猪肺—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功 效] 宣肺降气,化痰止咳。
            [适应证] 哮喘属于痰饮内盛者,症见咳嗽,痰多,呼吸不顺,甚则气喘,喉中哮鸣,胸脯满闷,脉滑等。
            3、莱菔子粳米粥
            [组 成] 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
            [用 法] 制作莱菔子水研滤过,取汁约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 效] 下气定喘,健脾消食。
            [适应证] 可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特别是痰多气急,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的病人。
            4、芡实核桃粥
            [组 成] 芡实30克,核桃仁20克,红枣10个,粳米50克。
            [用 法] 以上各味与粳米同煮成粥,分次服食,也可常食。
            [功 效] 补肾纳气定喘。
            [适应证] 哮喘缓解期,属于肾虚不能纳气者,症见气短乏力,动则息促气急,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耳鸣,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等。
            5、参苓粥
            [组 成] 党参30g,茯苓30g,生姜5g,粳米120go
            [用 法] 将党参、生姜切薄片,茯苓捣碎泡半小时,取药汁两次,用粳米同煮粥,一年四季常服。
            [功 效] 补肺益气,固表止哮。
            [主 治] 哮喘缓解期,肺气亏虚者。
            6、虫草炖鸭
            [组 成] 水鸭肉250克,冬虫夏草10克,红枣4个。
            [用 法] 将冬虫夏草,红枣去核洗净。水鸭活杀,去毛、肠脏,取鸭肉洗净,斩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烛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烛3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功 效] 补肾益精,养肺止咳。
            [适应证] 支气管哮喘属于肺肾两虚者,症见咳喘日久,体弱形瘦,食欲不振等。


            IP属地:河南27楼2020-10-23 16:44
            回复
              我在b站学*****
              论 b站是个学习网站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07-01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