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复兴吧 关注:13贴子:1,138

【每日一首】诗词赏析—行走在诗意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行走在诗意间,做一个诗意的人。
喜怒哀乐不言于声而寄于情,情之所钟,唯有诗词。


IP属地:新疆1楼2018-02-09 01:53回复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槛(jiàn):古建筑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谙:熟悉,了解。
    朱户: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凋落,衰落。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凉凉清晨,雾霭笼罩着惨淡的秋菊,兰花饮露,单薄的帐幕抵挡不住缕缕清寒,更难掩盖我内心的凄凉,燕子成双飞去,独我一人,形影相吊。明月如镜,又怎知我内心离别的苦闷。月光穿过空荡的房间,顾影自怜,平添一分感伤。
    昨夜西风惨烈,凌乱了层层绿叶,我独自走上高楼,极目望去,万水千山,天涯路远。心中纵有千言、有万语,想要给思念的人儿寄去一封问候的书信。但是山长水远,而我的心上人,她又在哪里呢?


    IP属地:新疆2楼2018-02-09 02:26
    回复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10 00:50
      收起回复
        【注释】:
        1.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2.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3.春闺:此指战死将士家中妻子。
        【译文】:大唐将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抗击匈奴,五千精锐有去无返,战死沙场。可怜白骨如山,堆落在无定河边,而故乡的妻子睡梦中依然守望着郎君的归来。
        【赏析】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10 01:11
        回复
          火钳刘明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2-12 18:57
          回复
            今日如何


            IP属地:广东7楼2018-02-14 22:15
            回复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2-14 22:38
              回复
                译文: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个人点评:柳永恃才而娇,傲世狂荡。而正因为这首词,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仕途道路。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2-14 22:4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14 22:46
                  回复
                    『赏析』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落榜只认为“偶然”,“见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所以,他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这才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写到最后,柳永得出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
                      这首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在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2-14 22:46
                    回复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正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有明妓曾说“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但他的死却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相传柳永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可见众女子与其之间深厚的情感。可惜,获天下芳心,亦有才名,却获不了圣眷。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14 23:12
                      回复
                        柳永一身仕途坎坷,多次未及第。除了这首诗,还有另外一首《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更是再次触怒了皇帝。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14 23:15
                        回复
                          《醉蓬莱》柳永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14 23:17
                          回复
                            柳永暮年登第,这首词的创作,对柳永来说本是一个机遇,或可多少改变其多舛的命运。柳永深知此意,故在词中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但柳永未免有些迂腐,凭着一支生花妙笔,挥洒而下,却未对相关情况了如指掌,以致于出现颂词竟有语句与悼词暗合,犯了大忌,再加仁宗本对他有成见,故而多方挑剔,以致这一次不仅机遇与柳永擦肩而过,且使柳水“自此不复进用”。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2-14 23:20
                            回复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柳三变景祐末登第,后以疾更名永,字耆卿。皇祐间,久滞选调,入内都知史某爱其才,怜其潦倒,乘机荐之仁宗,以耆卿应制,耆卿方冀进用,欣然走笔,词名“醉蓬莱慢”。比进呈,上见首有“渐字”不悦,读至“宸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以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2-14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