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净值从高点回撤近15%,但那又怎样。如果说股价由虚和实两点支撑,虚代表估值,由“心”决定,实代表EPS,由企业决定。企业经营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股价跌的越多,虚的占比就越低。实的占比越高,由业绩决定的成分越来越多,股价越来越扎实,有何恐慌可言。
真价投往往能够把握股价高估的情形,在市场杀估值之前就已经离场,但没法躲过从合理估值或者低估值下杀到更低估的过程。承认自己对价格短期走势一无所知,我们是人不是神,没人能在“猜心”游戏中一直获胜。赚企业成长的钱?还是赚市场博弈的钱?我很“愚钝”,只能不断地做减法,放弃一些不能把控的东西,尽可能提高长期胜率。用未来思考今天,有些东西看得越长,越能肯定。
股价下跌,应该没多少人喜欢。他们恐慌,他们坐立不安,不外乎两点原因:第一,无法承受浮亏;第二,对未来毫无头绪。在巴菲特引以为傲的富国银行投资案例中,前三年巨亏,浮亏加仓,最后在第五年股价翻倍,五年年化收益20%以上。如果长期目标是3-5年年化15%以上收益,只要最后能够达到目标,先跌后涨那又何妨。
巴菲特为什么这么成功?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像他一样白手起家?因为他们不愿意慢慢变富。希望投资股票或者期货一买就赚,一年百分之二三十收益还嫌少,本质上是一种极度贪婪。不愿投入时间,不断地寻找捷径,一旦走势与意愿相违背就患得患失,这种人注定属于“一赚两平七亏”中的七亏。
股票既是公司股权的一个凭证,也是一堆有限数量的筹码,未来能够凭借这个筹码来分享企业经营的成果。在抢筹大战中,抢的人越多,筹码自然就越贵,未来获得的实际收益就越低。市场先生的脾气捉摸不定,有时会以很高的价格向人兜售筹码,但有时又会以低得离谱的价格清仓甩卖。如果确定筹码含金量不变,为什么不趁着市场先生发疯,占市场先生点便宜?
当市场估值合理,在市场下跌时选择卖出手中优秀企业的筹码,暗含着认为未来市场还会下跌。希望暂时避避风头,未来以更低的价格接回来,但市场或者其本人真的会如其所愿吗?明天价格跌还是涨,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一定程度上并不可知,应当将时间花在研究重要且可知的问题之上。
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审视手中的企业,当出现更好的机会,更优质的股票被市场错杀,果断加仓或者调仓换股。拥抱伟大企业,拥抱超级明星,今日下跌之幅必将在未来加倍偿还
真价投往往能够把握股价高估的情形,在市场杀估值之前就已经离场,但没法躲过从合理估值或者低估值下杀到更低估的过程。承认自己对价格短期走势一无所知,我们是人不是神,没人能在“猜心”游戏中一直获胜。赚企业成长的钱?还是赚市场博弈的钱?我很“愚钝”,只能不断地做减法,放弃一些不能把控的东西,尽可能提高长期胜率。用未来思考今天,有些东西看得越长,越能肯定。
股价下跌,应该没多少人喜欢。他们恐慌,他们坐立不安,不外乎两点原因:第一,无法承受浮亏;第二,对未来毫无头绪。在巴菲特引以为傲的富国银行投资案例中,前三年巨亏,浮亏加仓,最后在第五年股价翻倍,五年年化收益20%以上。如果长期目标是3-5年年化15%以上收益,只要最后能够达到目标,先跌后涨那又何妨。
巴菲特为什么这么成功?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像他一样白手起家?因为他们不愿意慢慢变富。希望投资股票或者期货一买就赚,一年百分之二三十收益还嫌少,本质上是一种极度贪婪。不愿投入时间,不断地寻找捷径,一旦走势与意愿相违背就患得患失,这种人注定属于“一赚两平七亏”中的七亏。
股票既是公司股权的一个凭证,也是一堆有限数量的筹码,未来能够凭借这个筹码来分享企业经营的成果。在抢筹大战中,抢的人越多,筹码自然就越贵,未来获得的实际收益就越低。市场先生的脾气捉摸不定,有时会以很高的价格向人兜售筹码,但有时又会以低得离谱的价格清仓甩卖。如果确定筹码含金量不变,为什么不趁着市场先生发疯,占市场先生点便宜?
当市场估值合理,在市场下跌时选择卖出手中优秀企业的筹码,暗含着认为未来市场还会下跌。希望暂时避避风头,未来以更低的价格接回来,但市场或者其本人真的会如其所愿吗?明天价格跌还是涨,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一定程度上并不可知,应当将时间花在研究重要且可知的问题之上。
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审视手中的企业,当出现更好的机会,更优质的股票被市场错杀,果断加仓或者调仓换股。拥抱伟大企业,拥抱超级明星,今日下跌之幅必将在未来加倍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