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2017全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348.5亿元,增长8.7%
固定资产投资266.6 亿元,增长12.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亿元,增长1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1亿元,增长13.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9.4%
2017年我们干了啥?
“
2月7日,在都江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何维楷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7年工作情况,展望了2018年发展方向。作为都江堰人,怎能不速速围观呢,赶紧来get重点吧!
2017年,都江堰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开篇起航,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荣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开创了一条符合都江堰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径。
1、2017年,我们致力重塑经济地理
启动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调整设立园区管理机构,构建产业集聚、功能复合的产业生态圈,组织经济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2、2017年,我们致力推动乡村振兴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川西林盘自然村落保护纳入成都战略,乡村振兴发展高位开篇。
3、2017年,我们致力永葆生态本色
从严管控“三区四线”,扎实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94家,实施生态搬迁1033户,拆除金马河东岸沿河临建71处2.5万㎡,绿色都江堰成为城市品牌、全民意志和共同追求。
4、2017年,我们致力建设旅游枢纽
成灌快铁加速迈向公交化,成都“三绕”都江堰段开工建设,“三高五快五轨一机场三枢纽”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串联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旅游集散功能日益凸显。
5、2017年,我们致力旅游改革创新
建立“1+3+N"旅游市场综合管理体制,“5A+”都江堰样本得到国家旅游局肯定,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树立了标杆。
6、2017年,我们致力深化对外开放
成功举办世界旅游组织大会都江堰专场推介,与德国途易集团、丹麦VIA大学等知名企业和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了高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7、2017年,我们致力增进民生福祉
帮助1.8万余人圆了棚改“安居梦”,棚改工程拆迁面积、惠及群众创造了成都之最。
8、2017年,我们致力回应民生诉求
盘活资源、加推土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40亿元,基本化解了多年想解决而一直未解决的失地农民社保遗留问题。
9、2017年,我们致力优化公共服务
龙江路小学等4所优质名校开学招生,都江堰中学成功创建“国重”,在全省率先实施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跃居成都市各区(市)县第4名,综合文明指数位居成都市远郊区(市) 县第1名。
10、2017年,我们致力防控区域风险
2018年是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关键之年,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都江堰将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开启城市发展建设新篇章。
狠抓产业生态圈建设,构建绿色发展新优势
1、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四大产业功能区(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经开区、田园生态发展区)。
2、互惠共生产业形态:旅游产品、旅游消费、新兴服务业、创意经济。
3、涵养产业生态环境:创新运营机制,实施招才引智“五年计划”,用好产业引导资金,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为企服务“朋友圈”,构建产城融合的宜业家园。
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低碳新典范
1、加强城市生态治理:拉高治污标准,强化源生态保护。
2、扩展城市生态容量:实施全域增绿,构建“一山、四纵、五横、九河、多园”绿道网络体系,实施背街小巷绿化提升,实施“增花添彩”。
3、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公交+骑游+步行”城市慢行系统。
狠抓功能品质提升,彰显天府之源新魅力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显山、亮水、适旅、崇文。
2、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适居性和舒适度。
3、彰显城市底蕴:传承和弘扬水利文化、农耕文化、熊猫文化、道文化等特有文化,厚植城市印记,涵养城市精神。
狠抓城乡融合发展,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建设生态宜居田园:着力修复都江堰精华罐区,形成渠网密布、美田弥望、翠浪起伏的灌区盛景。
2、培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3、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开发农村信贷产品,推动相关研究院、研发培育中心建设,实施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
狠抓发展动力转换,催生区域发展新动能
1、全要素推进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
2、全领域深化改革实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经济工作制度改革部署。
3、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精准开展旅游推介和人文交流,实现旅游互通互动,办好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活动。
狠抓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安居乐业新氛围
1、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都江堰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推进全民健身。
2、强化社会民生保障:强保障、优服务、解难题,办好民生实事。
3、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
狠抓服务质量提升,展现为民政务新作为
以“法”为基、以“转”为先、以“纪”为纲,持续强化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