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乡土地理参考书
山川既奠 境域斯分 繄惟嵩邑 旧治陆浑
乡土风物 昔人所称 方舆志要 文献可征
是书作者 识远思深 有裨自治 益于民生
中原板荡 金瓯日倾 保残守缺 愿共斯民
宫瀑题 民国二十三年三月
嵩县乡土地理志序
中庸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诚以人之生也,识见皆由近及远,不由卑近,而骤以高远授之,是无异使蚊负山也。乃小学于地理一科,开端即授以各省各国,而于乡土地理反缺焉。其以我国之县治太繁,不胜编辑,而以此责付之各县教者乎?
民国四年,余长汝阳小校时,曾竭一暑假之力,著乡土地理四十课,以作训蒙之权舆。迄今物换星移,多所变更,而已不适于用,欲复作犹未果也。我友警堂,沈潜笃实,热心教育者殆三十年,其所阅者深,故其所见者确。今于师范课余,编成此书,全县地理了如指掌,有裨教,更有裨于治,其用心亦良苦矣!虽然此备考书,非教科书也。果即此拟为教科,以资儿童之诵读焉,其有造于后学者,更何如耶?!捧读一周,无懈可击,而喜其有合于君子之道,且与余同心也,故特为序之。
敬溪陈潞
序言
“忽近而图远,道小而务大”,是世人通犯的毛病。各学校对于地理一科,多就坊间印出的成本,照葫芦画瓢去讲授,虽讲授的步骤也是由京都而京外,先中国地理而后世界地理,但讲授多从高级小学入手,初级小学并无适当的课本。因之学习地理的知识,在初级并未扎下根基,一入高级,便开始加授地理,由首都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以次渐及于较远各埠。在教者纵把京沪杭州说得多么重要,在学者除生长京沪杭州者外,其余仍是若听天书,茫然摸不着一点头绪,这都是忽近图远、遗小务大的缘故了。想图补救,非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前,另添教材不可。要添教材,非从儿童眼所亲见、耳所常闻的地方下手不可。儿童生长某乡,对于某乡的地名、物名,及一切所有的名目,见闻必熟,就其所已见,引及所未见,因其所已闻,启其所未闻,自然容易为力,容易见效,这是历年教授地理得到的经验。
鄙人不揣固陋,久欲本此经验,采集本乡本土所有的材料,编成一部本乡本土的教科,以飨本乡本土的儿童,因公私两方的牵制,以致事与愿违,未获遍游全嵩,作实地考察的准备,恨何如之!客岁在县立师范服务,校中学生普遍全邑,因将本乡本土调查的责任,分托各乡各土的青年,今秋二届师范招齐,又以此责付之二届的师范学生,就两班师范学生调查之所报,与我个人访问之所得,参互对照,才敢下笔。脱稿之后,既恐事有脱漏,又虑文多瑕疵,不敢遽然付印。因就正于我师蕙岑、我友宾阳,请其笔削,并命以名。我师我友以此书虽不足以征文考献,然能于人之所忽者图之,人之所道者务之,也算一种正当的工作。且可为考察乡土地理者之一助,因定名为《嵩县乡土地理参考书》。名称既定,用途亦明,爰将要点分揭于左:
——本书专供小学教师教授乡土地理参考之用,至于儿童读本,还须另行编辑。本年暑假内,着手编辑,约于三个月内竣事,期与本参考书相辅而行。
——本书仿照中华舆地新学社编辑体例,先总说,次自然地理,再次人文地理,最后才及地方志。
——本书总说分名称、沿革、位置疆域、面积、人口、形势等类。自然地理分地质、地势、山脉、河流、气候等类,人文地理分物产、交通、教育、实业、赋税、民情风俗、民生状况、名胜古迹、政治、新旧区划等类。
——本书治革一项,系窃取《嵩县志》,地方志各项系由各里采访谱上摘选,并非毫无根据,但凭臆说。
——本书叙地方志,以区为纲,以里为目,所志事项,虽未分别载明名目,其实名称、位置、面积、人口、丁粮总额、山脉、河流、地质、物产、交通、村镇、团防、学校、名胜古迹,仍各包含其中,厘然不乱。篇篇如此,文词呆板,在所不免。然为分眉目,便考查计,实不敢变更次序,紊乱系统,有背科学原则。
——本书地方志于户口及丁粮银数,均按现在调查确数记载,以备现在的查考, 一以觇将来的兴衰,以资比较。
——本书对于流俗相传、荒诞不经的话,均夹括弧,以免淆乱真理。
——本书为便于浏览计,均加新式标点符号。
——本书叙事本求真实,但恐访问不周,传闻有误,与事实有不尽符合之处,如蒙不弃,予以纠正,本编辑人不胜欢迎!
——本书所记熟地面积,连各村镇房舍所占地皮,及荒山初经开垦的地,一并在内。
——本书词意粗劣,未加修饰,其中疵累在所不免。如肯俯赐指正,更深感激!
——本书与县志不同,凡地理范围以外事项,概不列入。
——本书附有嵩县总图,山脉河流新旧区划各专图,并各里分图,以备查考。
——本县总图、专图,地按比例尺十八万之一合算。城关两分图,按四千五百分之一合算,各里分图,除白河一里地域特别辽阔,一定纸幅实不能容,缩小为十万分之一外,其余各里,统按七万二千分之一合算。
——本书总图附有图例,专图与总图同大,不另附图例,分图则城关附有图例,各里分图除上下元里——分图三——附有图例外,其他各里与上下元里同大,不另附图例,白河里与其他各里不同,另有说明。
——本书总分各图,均用指南针定准方向。与各地习惯上所指方向,不无稍异。阅者细心体验,自能辩认。
——本书总图及专图、分图,如有错误之处,还祈阅者不吝赐教,即予更正是幸!
莘野李振铎谨识 二十一,六,一
山川既奠 境域斯分 繄惟嵩邑 旧治陆浑
乡土风物 昔人所称 方舆志要 文献可征
是书作者 识远思深 有裨自治 益于民生
中原板荡 金瓯日倾 保残守缺 愿共斯民
宫瀑题 民国二十三年三月
嵩县乡土地理志序
中庸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诚以人之生也,识见皆由近及远,不由卑近,而骤以高远授之,是无异使蚊负山也。乃小学于地理一科,开端即授以各省各国,而于乡土地理反缺焉。其以我国之县治太繁,不胜编辑,而以此责付之各县教者乎?
民国四年,余长汝阳小校时,曾竭一暑假之力,著乡土地理四十课,以作训蒙之权舆。迄今物换星移,多所变更,而已不适于用,欲复作犹未果也。我友警堂,沈潜笃实,热心教育者殆三十年,其所阅者深,故其所见者确。今于师范课余,编成此书,全县地理了如指掌,有裨教,更有裨于治,其用心亦良苦矣!虽然此备考书,非教科书也。果即此拟为教科,以资儿童之诵读焉,其有造于后学者,更何如耶?!捧读一周,无懈可击,而喜其有合于君子之道,且与余同心也,故特为序之。
敬溪陈潞
序言
“忽近而图远,道小而务大”,是世人通犯的毛病。各学校对于地理一科,多就坊间印出的成本,照葫芦画瓢去讲授,虽讲授的步骤也是由京都而京外,先中国地理而后世界地理,但讲授多从高级小学入手,初级小学并无适当的课本。因之学习地理的知识,在初级并未扎下根基,一入高级,便开始加授地理,由首都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以次渐及于较远各埠。在教者纵把京沪杭州说得多么重要,在学者除生长京沪杭州者外,其余仍是若听天书,茫然摸不着一点头绪,这都是忽近图远、遗小务大的缘故了。想图补救,非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前,另添教材不可。要添教材,非从儿童眼所亲见、耳所常闻的地方下手不可。儿童生长某乡,对于某乡的地名、物名,及一切所有的名目,见闻必熟,就其所已见,引及所未见,因其所已闻,启其所未闻,自然容易为力,容易见效,这是历年教授地理得到的经验。
鄙人不揣固陋,久欲本此经验,采集本乡本土所有的材料,编成一部本乡本土的教科,以飨本乡本土的儿童,因公私两方的牵制,以致事与愿违,未获遍游全嵩,作实地考察的准备,恨何如之!客岁在县立师范服务,校中学生普遍全邑,因将本乡本土调查的责任,分托各乡各土的青年,今秋二届师范招齐,又以此责付之二届的师范学生,就两班师范学生调查之所报,与我个人访问之所得,参互对照,才敢下笔。脱稿之后,既恐事有脱漏,又虑文多瑕疵,不敢遽然付印。因就正于我师蕙岑、我友宾阳,请其笔削,并命以名。我师我友以此书虽不足以征文考献,然能于人之所忽者图之,人之所道者务之,也算一种正当的工作。且可为考察乡土地理者之一助,因定名为《嵩县乡土地理参考书》。名称既定,用途亦明,爰将要点分揭于左:
——本书专供小学教师教授乡土地理参考之用,至于儿童读本,还须另行编辑。本年暑假内,着手编辑,约于三个月内竣事,期与本参考书相辅而行。
——本书仿照中华舆地新学社编辑体例,先总说,次自然地理,再次人文地理,最后才及地方志。
——本书总说分名称、沿革、位置疆域、面积、人口、形势等类。自然地理分地质、地势、山脉、河流、气候等类,人文地理分物产、交通、教育、实业、赋税、民情风俗、民生状况、名胜古迹、政治、新旧区划等类。
——本书治革一项,系窃取《嵩县志》,地方志各项系由各里采访谱上摘选,并非毫无根据,但凭臆说。
——本书叙地方志,以区为纲,以里为目,所志事项,虽未分别载明名目,其实名称、位置、面积、人口、丁粮总额、山脉、河流、地质、物产、交通、村镇、团防、学校、名胜古迹,仍各包含其中,厘然不乱。篇篇如此,文词呆板,在所不免。然为分眉目,便考查计,实不敢变更次序,紊乱系统,有背科学原则。
——本书地方志于户口及丁粮银数,均按现在调查确数记载,以备现在的查考, 一以觇将来的兴衰,以资比较。
——本书对于流俗相传、荒诞不经的话,均夹括弧,以免淆乱真理。
——本书为便于浏览计,均加新式标点符号。
——本书叙事本求真实,但恐访问不周,传闻有误,与事实有不尽符合之处,如蒙不弃,予以纠正,本编辑人不胜欢迎!
——本书所记熟地面积,连各村镇房舍所占地皮,及荒山初经开垦的地,一并在内。
——本书词意粗劣,未加修饰,其中疵累在所不免。如肯俯赐指正,更深感激!
——本书与县志不同,凡地理范围以外事项,概不列入。
——本书附有嵩县总图,山脉河流新旧区划各专图,并各里分图,以备查考。
——本县总图、专图,地按比例尺十八万之一合算。城关两分图,按四千五百分之一合算,各里分图,除白河一里地域特别辽阔,一定纸幅实不能容,缩小为十万分之一外,其余各里,统按七万二千分之一合算。
——本书总图附有图例,专图与总图同大,不另附图例,分图则城关附有图例,各里分图除上下元里——分图三——附有图例外,其他各里与上下元里同大,不另附图例,白河里与其他各里不同,另有说明。
——本书总分各图,均用指南针定准方向。与各地习惯上所指方向,不无稍异。阅者细心体验,自能辩认。
——本书总图及专图、分图,如有错误之处,还祈阅者不吝赐教,即予更正是幸!
莘野李振铎谨识 二十一,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