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吧 关注:947,104贴子:10,797,670
  • 2回复贴,共1

孔子讲“仁”,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没错,仁者是充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子讲“仁”,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没错,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仁者应当爱护、尊重生命。
我们姑且不论孔子的仁,慈爱,是有前提条件的,有对象所指的,不是泛爱,不是没有原则的爱。我们只需要来看下面这些话:
《礼记·檀弓上》记载: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现代白话讲这段对白应该是这样的:
子夏问孔子: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对于凌辱父母的仇人,我们该怎么办?
孔子说:这还用问,如果是我,我每天会把盾牌放在枕头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报仇,我宁愿不做官,也要与仇人不共戴天。这***不要让我碰到,如果碰到不管是哪,大街上,朝堂上,不用思考,拿起家伙就朝死里打。
孔子讲“仁”,但他的“仁”不是对仇人的!孔子也有回答:
有人问:“以德报怨,如何?”
孔子说:“要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我们以恩德回报别人对我们怨恨,可以吗?”
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用什么报德呢,我们的恩德只回报对我们有恩德的人,对于我们的仇人,没得商量,抄家伙上!”
看吧,这就是孔圣人的态度,对待恶人,对待自己的仇人,尤其是父母的仇人,是不共戴天的。原来,“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也是孔子说出的啊!看来,孔子不仅是一个书生文人,一个大圣人,更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呀
——以上摘自搜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2-20 07:43回复
    手贱2楼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27 09:58
    回复
      孔子说的话对不对就看法院怎么判了。为了给真正报仇的人请个好律师,老衲捐一个月1/3的零花钱,666.66元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27 1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