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之云吧 关注:71贴子:23,844
  • 9回复贴,共1

论南天门之战中的虞啸卿、唐基[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u


1楼2009-03-25 20:53回复
    我误会虞啸卿和唐基了。
    昏天黑地熬夜看团,嬉笑怒骂哭闹的团剧首播风暴正在过去了。回头点点几篇自己关于团长的急就散碎文字,觉得有些事没看清,有些人没有认清。反思拙文《论虞啸卿》、《马戏班主唐基唐副师座》的偏颇,颇有一些遗憾。


    2楼2009-03-25 20:54
    回复
      虞啸卿,曾经痛恨他的无能与平庸,致使突击队在南天门一战中几乎全部阵亡,痛恨他的背信弃义,甚至背叛。现在看来,虞师座也己尽力而为了,他的无奈是真诚可信的。
      因为“攻击立止” 是军部命令。违抗军令对一个军人并不是好选择。攻击立止不是虞师座的本意,甚至不是唐副师座的本意。


      3楼2009-03-25 20:55
      回复
        事情的源是在军部,甚至更上层。这就非一个师长一个副师长所能逆转的事了。这事关系到全局战略部署,高层决策,与盟军的协调等。不论这一改变的对错,其责任人都不是虞啸卿和唐基。


        4楼2009-03-25 20:55
        回复
          从后果看,只出动突击队的战法很成功。突击队表现了超强战斗力。突击队的精兵战略价值发挥得非常好。按国军对日军精锐战损比在1:10计。2000人通常需投入20000人以上的兵力,约需一个军(三个师)以上的兵力,竹内这个学土木专业的挖洞狂,这个用水泥和工兵铲作武器的杀人魔头扬言南天门要吃掉十个师即三个军。南天门山是竹内预先部署下的屠宰场,一台高效杀人机器,一般的常规进攻难以攻克,虞师将面临全军覆灭的结果,这己在沙盘推演中应证过了。后来实战中阿译部近三千的佯攻部队全军尽墨。万余人的虞师常规攻击,仍然没有胜算,或者直接了当地说:还是个输。三十八天中200人的突击队对抗了竹内联队2000人的攻击,以少量兵力打垮了竹内联队的长达三十八天疯狂进攻。以少胜多,以长时间的消耗战拖疲了超过自身数量的强敌,破竹内预设的战术安排,抑制正斜扰乱反斜,让日军肚中灌毒,腹心溃烂,头顶破裂,流血不止,死伤累累,吸引消耗日军的人命和弹药储备。而且,在国军全线渡江总攻前就拖垮了南天门日军的临战斗志,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瓦解打乱了竹内的整体部署,支援火炮提前轰击砸烂了日军的阵地,将南天门由日军杀人场变为屠宰日军的杀场,将绝对不利的局面逆转成绝对有利的局面。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战果。常规攻击消耗的巨量人命可以不死了,总攻战斗将是大胜,而不是死伤累累的惨胜。龙文章不愧虞师座赞叹的短兵相接的天才。
          南天门之战是虞啸卿和龙文章心血之作,是他们俩精彩的友情之作,敢于起用龙文章的正是虞啸卿。及时出手制止了虞师的主力出击西岸的唐基算有功之人。
          战争局势的变化因素不只是一个师本身的原因。从宏观上看,唐基也只是在执行军部命令,同时保护刚烈冲动的虞啸卿和唐基个人的利益,基本可以忽视,唐基变身成了上峰的替身,也是替罪羊。就算唐基曾打了小报告,他也并无决策责任。现在看,还真不是唐基一个人能扛下来的事。唐基出面收拾摊子是个障眼法,转移了视线,掩盖了上峰的那只起决定作用的手。而上峰总的决策,从后果上看,效果也颇为成功。


          5楼2009-03-25 20:55
          回复
            应该放弃纠结于虞师是否及时渡江作战,还此战的本来面目。
            活着走下南天门和牺牲于南天门一战的炮灰们都是真正的英雄和勇士。
            (参考资料:抗战中的松山战役,gmd军队以10万大军围攻1200名日寇,据战报统计,日军仅一人突围,而我军却阵亡达10000余人)


            6楼2009-03-25 20:56
            回复
              我误会虞啸卿和唐基了。
              昏天黑地熬夜看团,嬉笑怒骂哭闹的团剧首播风暴正在过去了。回头点点几篇自己关于团长的急就散碎文字,觉得有些事没看清,有些人没有认清。反思拙文《论虞啸卿》、《马戏班主唐基唐副师座》的偏颇,颇有一些遗憾。
              虞啸卿,曾经痛恨他的无能与平庸,致使突击队在南天门一战中几乎全部阵亡,痛恨他的背信弃义,甚至背叛。现在看来,虞师座也己尽力而为了,他的无奈是真诚可信的。
              因为“攻击立止” 是军部命令。违抗军令对一个军人并不是好选择。攻击立止不是虞师座的本意,甚至不是唐副师座的本意。
              事情的源是在军部,甚至更上层。这就非一个师长一个副师长所能逆转的事了。这事关系到全局战略部署,高层决策,与盟军的协调等。不论这一改变的对错,其责任人都不是虞啸卿和唐基。
              从后果看,只出动突击队的战法很成功。突击队表现了超强战斗力。突击队的精兵战略价值发挥得非常好。按国军对日军精锐战损比在1:10计。2000人通常需投入20000人以上的兵力,约需一个军(三个师)以上的兵力,竹内这个学土木专业的挖洞狂,这个用水泥和工兵铲作武器的杀人魔头扬言南天门要吃掉十个师即三个军。南天门山是竹内预先部署下的屠宰场,一台高效杀人机器,一般的常规进攻难以攻克,虞师将面临全军覆灭的结果,这己在沙盘推演中应证过了。后来实战中阿译部近三千的佯攻部队全军尽墨。万余人的虞师常规攻击,仍然没有胜算,或者直接了当地说:还是个输。三十八天中200人的突击队对抗了竹内联队2000人的攻击,以少量兵力打垮了竹内联队的长达三十八天疯狂进攻。以少胜多,以长时间的消耗战拖疲了超过自身数量的强敌,破竹内预设的战术安排,抑制正斜扰乱反斜,让日军肚中灌毒,腹心溃烂,头顶破裂,流血不止,死伤累累,吸引消耗日军的人命和弹药储备。而且,在国军全线渡江总攻前就拖垮了南天门日军的临战斗志,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瓦解打乱了竹内的整体部署,支援火炮提前轰击砸烂了日军的阵地,将南天门由日军杀人场变为屠宰日军的杀场,将绝对不利的局面逆转成绝对有利的局面。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战果。常规攻击消耗的巨量人命可以不死了,总攻战斗将是大胜,而不是死伤累累的惨胜。龙文章不愧虞师座赞叹的短兵相接的天才。
              南天门之战是虞啸卿和龙文章心血之作,是他们俩精彩的友情之作,敢于起用龙文章的正是虞啸卿。及时出手制止了虞师的主力出击西岸的唐基算有功之人。
              战争局势的变化因素不只是一个师本身的原因。从宏观上看,唐基也只是在执行军部命令,同时保护刚烈冲动的虞啸卿和唐基个人的利益,基本可以忽视,唐基变身成了上峰的替身,也是替罪羊。就算唐基曾打了小报告,他也并无决策责任。现在看,还真不是唐基一个人能扛下来的事。唐基出面收拾摊子是个障眼法,转移了视线,掩盖了上峰的那只起决定作用的手。而上峰总的决策,从后果上看,效果也颇为成功。
              应该放弃纠结于虞师是否及时渡江作战,还此战的本来面目。
              活着走下南天门和牺牲于南天门一战的炮灰们都是真正的英雄和勇士。
              (参考资料:抗战中的松山战役,国民党军队以10万大军围攻1200名日寇,据战报统计,日军仅一人突围,而我军却阵亡达10000余人)


              8楼2009-03-25 20:57
              回复
                南天门一战,一场占尽便宜的豪华大餐式的战斗,演变成哭兮兮别扭扭的个人恩怨集锦
                还抛出唐基个老头子冒充罪人~
                受骗了,呵呵!
                一只很厉害的笔~~~~


                9楼2009-03-25 22:24
                回复
                  此贴存在我的个人贴吧 空间里慢慢看吧~~


                  11楼2009-03-25 23:37
                  回复
                    康导没拍南天门之后,很明智


                    12楼2009-03-27 1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