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光游戏吐槽集中营吧 关注:42,504贴子:2,085,010

普通读者的橙光小说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觉得很有必要以普通读者角度来谈论接触到的橙光小说,所以专门开个帖子来讲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IP属地:广西1楼2018-02-24 21:05回复
    首先,我希望中篇或长篇作品以角色塑造为核心,而不是以构思情节为核心。很多作品在四十万字上下卡壳,更新速度放慢,情节注水,大不如前。而回顾作品本身,大部分情况下不外乎堆砌老梗,以冒险为例,女主肯定拜高人为师,遇到欢喜冤家,也巧遇深藏不露的大神,可能遭遇同性朋友的背叛,招来他人的嫉妒和陷害,至于中彩,渡气,解毒更是耳熟能详。我猜作者的大纲肯定写满了故事流程,某些重要场景标注必要的细节。但是,当这些桥段用尽后,故事又该何处去?
    在这里,我想请作者们停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罗列事件的笔,停止追逐人物的脚步,那应该是读者的兴趣,你们要做的应该是挖掘人物的性格和驱使他们的行动。促使人物作出选择和反应的是他们的内心,在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各异,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想看的,是在这同中蕴含的不同,只有把握了角色最独特的性格,才能在行为上强调她或他的与众不同。一个有趣的故事必然由有趣的人参与。
    同样的套路,有的故事扣人心弦,有的故事味如嚼蜡,撇去笔法、见识、深度等因素,我认为套路只是一种情境,人物突出则精彩,人物的行为被情节裹挟则流于平庸。比如普通人获得异能同时遭到敌人追杀的情况下,有的主角会忽然爆发,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大杀四方后傲视群雄,此后一路走高。而有的作者就会写主角一开始不想接受这种能力,他渴望平凡安定的生活,设法求高人指点隐藏自己的能力,继续正常的人生。我个人觉得前者是被动生硬的,仅仅因为属于升级流爽文,主角就毫无压力地接受了强者的安排。后者更接近于大多数人的平安度日的心思。为什么同样的套路,我们读者不喜欢,是因为感觉不自然,主角到了这一步必须违背我们的认知行动,仅仅因为作者的安排。比如开场不久遭遇危险,必须选择心中挂念的男主,一般都非常不科学,就算一见钟情,千钧一发除了害怕应该就是惦记着脱险,除非神经大条,否则谁会去想不相关的事情?就像大家听老师宣布期末考试成绩的时候一般不会关心晚饭吃什么一样。


    IP属地:广西2楼2018-02-24 21:06
    收起回复
      那么,有些作者关注到了塑造角色的必要性,树立了人设,贴上各色标签,不断通过别的人物强调,也包括自己在作品外认证设定,仍然被读者诟病撑不起人设。我认为有的作者一来没有认真思考设定,二来在选取角色特点之时过于哗众取宠,而不是冷静剖析人物,一味强调有趣,但是长久沉迷于肤浅的插科打诨,反而毫无庄重感。现在很流行红白玫瑰,玩世不恭的浪子和遗世独立的高人,表现的方式似乎总是无尽的游戏人生和求而不得的苦恼。怎么选,都是高富帅,不亏。你不能以流行为尺度塑造人物,胡乱贴标签,应该认真想一想,角色核心性格是什么,不多,一两个词足够,最好就是一个词,这个核心如同明灯,事件如物体,灯光照到物体上产生各色影子,但这些影子又归于同一光源的照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写一个玩世不恭的浪子,他可能和许多异性都保持暧昧关系,风趣幽默,享受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擅长交际,常常使人有乍见之喜。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容易变心的人,不想被稳定的关系束缚,他拒绝成家,甚至不想维持一段较长关系的恋情。他赢得毁誉参半的评价,前任会遗憾或者咬牙切齿,因为他可能是个负心的情人,但是朋友们又很喜欢他,因为他浪漫自由,不拘小节,不为世俗束缚,一派天真。进一步探索一下,他为何如此玩世不恭,是因为他是愤世嫉俗的狂士,还是天性不羁的名流,或是遭遇变故性格剧变的不幸者?再扩大范围,来讨论一下玩世不恭衍生的表现,如果是愤世嫉俗,他可能擅长讥讽丑恶的人物,如果是名流,他可能有艺术特长,如果是遭遇不幸性格大变,在他寻欢作乐的间隙会有不同寻常的深沉和痛苦心情。
      在定下玩世不恭的基调后,我们不妨看看投射到别的角色和情节上有哪些效果。比如,这个玩世不恭者拜师学艺,他在师门是否因为天分而如鱼得水,长辈们容忍并且纵容他的个性,还是因个性叛逆遭到别人的疏离和针对。比如,这个玩世不恭者遇到自己的伴侣,在热恋过后,要求稳定生活的伴侣是否和他产生矛盾。或是他遇到和自己一样潇洒的配偶,两人十分快活。还有一种有趣的设置,就是这类人物陷入自己一直厌恶的困境,例如玩世不恭的主角忽然被迫结婚,而且新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子。或者一向风流快活的浪子一夕之间要照顾一个家庭,充当家长的角色,他不得不结束浪游生活,硬着头皮和柴米油盐打交道。
      常常有作者怀疑某些性格的角色不受人喜欢,所以避而不谈。我老实说,角色受不受欢迎未必和故事好不好相关。雷雨里面严格来说没有一个人物令我喜欢,就算是进步青年周冲,也显得天真幼稚。但是这个故事的确非常精彩,因着性格丰满的人物撑起了情节。人见人爱的方法我没有,不过要想尽快尽量博得人气,那就写得低俗些。毕竟受众广。若要拔高一点,就不要太惦记人气了。


      IP属地:广西3楼2018-02-24 21:07
      收起回复
        接下来,我说一下有些作品让我看不下去的原因。第一,麻烦作者们找准作品的定位和套路。我比较喜欢看无脑玛丽苏,偶尔看一点武侠,基本不玩悬疑。我喜欢无脑玛丽苏,就是因为表里如一。那些标榜不玛丽苏的作品,遮遮掩掩行玛丽苏之实,我真心不理解。你既然设立了美美的可攻略角色,给我加那些乱七八糟的属性都是白扯,只要给我指路如何撩汉就行了。真是不以言情为主,建议将感情走向服从于大方向,减少恋爱剧情,点到为止,留出充足的空间发展主线故事。如果主线故事足够充实,感情线画蛇添足,不如删掉。
        第二,麻烦作者们适当剪辑故事,主线洗练,支线恰当。就像爆米花电影,一开始简明扼要交代核心情节。哪怕是动作电影,也常常在开头表明主要矛盾。不要沉迷于开头堆砌线索画重点,请看看教科书的序言几乎没有重点内容,但是交代了整本书的核心思想以及时代背景,之后才是目录显示整本书的脉络。可视化小说和文本小说说到底还是有点不同的,引入了画面、特效和配音,更接近于影视,以这种配置诠释传统小说,反而是干扰。因媒介不同,内容有所合理改动便于理解。所以我建议作者们不妨看一看热门的影视剧,里面的手法很值得揣摩。
        第三,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我不关心所谓的惊天大秘密,最先吸引我的和我最享受的,是故事的氛围。我不是参加考试,必须给一个准确的答案。从表白墙便差不多猜出女主的恋爱对象,我想看的是女主如何同他们产生火花,不是具体指亲吻,拥抱,壁咚,是他们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和体现的效果。任何具体元素,能被记住的总是抽象的感觉。追究营造氛围的失败之处,常常不是苍白无力,就是生搬硬套,前者需要加强积累,后者我想不应该把读者的间接体验认为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拾人牙慧终究是拙劣的模仿。我不想看非原创内容,尽管字字珠玑,我好奇的是作者自己的经历。
        第四,不要自负,也不要自卑,做好自己。诚然橙光受众偏年轻化,但不意味着普遍幼龄化审美。比起有辛勤工作的作者,读者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圈外的世界,他们有许多机会提升自己的品味。也没必要自卑,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是最优秀,也几乎不会是末流。


        IP属地:广西4楼2018-02-24 21:08
        收起回复
          塑造人物是个分水岭啊,不求这些大佬们写出大格局多视角。能写好一个,把女主设计好就谢天谢地了。
          只有外壳没有内容,就只剩尬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24 21:11
          收起回复
            顺带一提的事,很多不够好的作者,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会从旁白,或者借配角之口,一遍遍地强调这个人如何睿智如何有魅力,然而却无法通过剧情和具体事件表现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2-24 21:13
            收起回复
              其实大了说写小说都有这样一些要求啊,背景交代简明,故事节奏恰到好处,人物塑造多注重细节。不谈内核,至少皮相上要过得去吧。


              IP属地:湖南8楼2018-02-24 21:23
              回复
                给精致的猪猪女孩打call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2-24 21:27
                回复
                  橙光游戏我只希望作者可以塑造一个有头有尾有自己想法的主线故事,可日常可冒险,然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感观,这样就足够了 我真的不喜欢加了一堆玩法花里胡哨系统的游戏 做的又不是很精致 比起玩这个我为什么不直接玩应用游戏啊 还是希望作者多花点心思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2-24 21:27
                  回复
                    楼主写的这是艺术创作的标准了,要想写到“人设丰满立体”而非“脸谱化标签化”,其实对作者要求挺高的。能写到这种程度的基本都是艺术性很强的,有人文诉求的作品了。私以为别说橙光,网络文学甚至很多杂志上连载的现代文学都未必有很多能达到这种水准。
                    不过我赞同楼主提的这些建议。包括楼主说的,想要受众广一点,可以适当低俗一点。想要拔高一点,就不要太在意人气。关于这个,我还有一点别的想法。
                    其实一直以来,人设丰满多面的人物塑造出来,都比脸谱化的人物更不容易受观众喜爱。1998央视版水浒传出来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不喜欢李雪健演的宋江。因为他演的宋江不是大众心目中的那种义薄云天的,非常正直的那种人设。他演出来的宋江是有自己的小私心的。当时很多人都诟病他这样塑造宋江,觉得他破坏了宋江这个人物的形象。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其实再看那些影视评论,很多人都说,他那一版的宋江其实演的很好,打破了以前的脸谱化人设,对原著中宋江的诠释更到位。所以我想,当时他的创作没有得到认可是受限于时代。这么多年过去,人们对创作的审美也一直在变化和提高。现在写出的一些比较有争议的人设不一定那么受人喜欢,比如可能被人简单粗暴的说“洗白””三观不正“(只是举个例子),但是几年过去,可能大众就能接受这样的人设了。


                    11楼2018-02-24 21:40
                    收起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经典人物原型45种》,非常有用。当然练习是非常艰苦的过程,祝愿有志者事竟成。我的计算机老师说过,你们都很喜欢玩游戏,但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制作过程常常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就像食客品尝美味佳肴,而厨师费时费力烹饪,备尝辛苦,除了欣慰,更多的是疲倦,而不是胃口大开。每一篇精彩的故事背后,是不断锤炼的文字功夫,是不辞辛劳的采风积累,是殚精竭虑的组合裁剪,更是绞尽脑汁的构思布局。那些干净漂亮的文笔宛如最美丽的花朵,而努力和天分深深埋在黑暗地下的根。一个真正的作者的努力常常是很难为人体会的,他奉献了或快乐或忧伤的动人故事,却独自承担了磨砺过程的诸多艰辛。
                      依葫芦画瓢谈谈塑造睿智人物的方法。很多作品都喜欢把睿智等同于全知全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诚然,的确是睿智的表现之一,但是这种人物对于一般人来说,太难驾驭了。有兴趣的朋友百度一下孙膑的遭遇,再对照一下老剧三十六计的剧本,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我建议作者不要总是把角色的起点定得太高,把品质分级,慎重地分配到角色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抗日阵营中有分量的角色记得有钱先生,瑞宣,瑞全,高第,桐芳。钱先生是最坚决的抗日爱国人士,哪怕爷孙身陷囹圄,他也不大惊失色,而是想覆巢之下无完卵,坦然面对凶险的处境,是最大无畏最彻底的革命者,勇敢,坚决。瑞全可以说是热血爱国青年代表,他也和钱先生一样,舍弃了家庭,投身伟大的事业,这两位堪称是最经典的革命者。
                      瑞宣也有抗日的情怀,但是他为了家庭,留在了沦陷的北平,他有良心,不肯当汉奸,可是他的反抗在大部分只是不合作,直到后期才抛开顾虑,积极宣传抗日思想。高第出身好逸恶劳的汉奸家庭,她本能地反感腐朽的家庭气氛,但是她最初的觉醒只限于和爱人结合,脱离堕落的家庭,她不情愿同流合污,却也不得不靠父母非法谋取的利益养活自己。直到这个罪恶的家庭解散,她才走出来,在钱先生的指引下由性本善升级为报国热情。桐芳受到的压迫和毒害比高第更深,她最初想单纯想复仇,也是在钱先生指引下由江湖义气和思乡情怀升华为同仇敌忾抗日。
                      我个人觉得老舍先生把堪称完美的钱先生的品质分成部分分配给其余角色,瑞全继承了他的勇气,瑞宣体现了他的细心和才学,高第分享了他的卧薪尝胆,桐芳折射了他的玉石俱焚。而他们的报国行为也是和这部分美好品质以及固有缺点息息相关。很多经典的核心是成长,当然也有状态完美的主角的历险为主要情节的佳作。但是我觉得前者是人生的意义,后者偏重于故事精彩。


                      IP属地:广西12楼2018-02-24 21:52
                      收起回复
                        楼主读书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24 21:57
                        回复
                          要澄清一点,我并不是要求作者向科班看齐,争取和大师肩并肩,我的愿望很简单,作者稍微规范自己的创作,写自己力所能及的题材。援引经典文本是因为我也没玩过什么好作品,只好说些文物了。我罗里吧嗦扯这么多,就是盼望作者不要在跑偏的路上一路狂飙,能往稍微喜闻乐见的方向走两步,再走两步。哪怕你写一百条分线,你也肝不出来权利的游戏。哪怕你懂再多的段子,骚话说得再溜,也掩饰不住仅仅是意淫的实质。橙光这个怪圈,说大不大,因为它可以一定程度隔绝别的来源的作品的冲击以自给自足,说小不小,因为读者可以接触不同平台的作品进行比较。相对封锁的创作环境让人难以居安思危,甚至夜郎自大,树立不了品牌和信仰,流失了许多客户。忠实的客户留下来对于作品的良好发展也是无作为。有时候觉得真是一个无作为的平台。


                          IP属地:广西14楼2018-02-24 22:12
                          收起回复
                            不水剧情不水字数不立党争不作妖 老老实实一步一脚印得塑造人物形象刻画角色性格… 让那些娘娘们怎么圈钱?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2-24 22:14
                            收起回复
                              我就希望作者们都脚踏实地,别老是堆砌辞藻,能在剧情里遇事反应里体现出人物性格,而不是在好感界面或者借配角之口贴标签,即使是纸片人,我也不喜欢虚飘飘的标签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2-24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