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咱们大黄石会变成什么样?
你期待的,都会降临吗?
挺住!逆天事件即!将!发!生!
来来来!一起来看看
我大黄石酝酿了哪些大招!
日前,市政府常委会正式通过了《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全面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决胜全面小康、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巩固全市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3 修改)》,结合黄石城乡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制订本规划。规划明确,力争到2018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7年
各种好消息爆棚
其中最让黄石人关心的是
大冶湖新区建的咋样了?
湖北国际枢纽机场(顺丰机场)将如何规划建设
虽然属地在鄂州但黄石更有区位优势
还有市民非常期待的轨道交通
等等......
也是未来五年黄石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此外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黄石为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给黄石带来新的变化
135编辑器
“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大冶湖生态新区基本建成。全市城镇化率超过65%。黄石市城镇人口达160万人,市域副中心阳新城镇人口达30万人,大冶、阳新各形成5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镇。新建城区雨污分流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黄石和大冶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阳新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建筑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磁湖西岸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按照“一主、两副、三组团、三轴多走廊”的布局结构,大力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即以黄石中心城区为中心,大冶城区及阳新县城为副中心,以棋盘洲经铁山至武汉光谷大道沿线、长江黄金水道沿线、106 国道沿线地区作为市域对接区域的发展主轴,以棋盘洲桥至黄咸高速、武穴桥至杭瑞高速、大广高速三条交通走廊构建多条城乡发展走廊。“南向对接、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四大工程全面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迈进,大冶湖新区首期总投资 130 多亿元的“三园”(园博园、矿博园、奥体公园)、“三馆”(生态馆、地质馆、城市综合馆)、“三中心”(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全面推进。黄石市区与大冶市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
黄石市城市地区规划结构图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推进棋盘洲、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武九客专、武汉至阳新高速、鄂州至咸宁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规划启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在我市通用机场未建之前,筹划与鄂州物流空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顺丰机场”)的对接,形成“三纵两横一联”主骨架综合运输通道,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沿江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以黄石都市区综合运输枢纽为主,以兴国综合运输枢纽为副,以大冶西北、西南和阳新东部、西部等运输枢纽多点支撑的“一主一副多点”枢纽布局,形成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布局新建公铁零距离换乘客运枢纽 3 个,新改建 8 个等级客运站,适应农村客运站需求。大力推进综合公共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发挥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优势,逐步拓展综合性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平台和企业集团,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棋盘洲、花湖、罗桥、阳新城北等四大综合物流园区,以及覆盖到乡村的生活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快递服务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按照“拓骨架、通经络、提标准”的总体思路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改造。
拓骨架,就是重点实施“1 个贯通、2 个隧道、3 个延伸”工程,即:沿江路贯通,新建章山隧道和黄思湾隧道复线,湖滨大道延伸至阳新、东方大道延伸至铁山、苏州路延伸至老下陆,实现主城区与阳新中等城市、7 个小城镇群之间的快速对接。通经络,就是完善区间路网体系,重点推进 15 条城市道路、3 座人行天桥、2 处地下通道建设,形成城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城市路网大循环。
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到2020 年,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占机



咱们大黄石会变成什么样?
你期待的,都会降临吗?
挺住!逆天事件即!将!发!生!
来来来!一起来看看
我大黄石酝酿了哪些大招!
日前,市政府常委会正式通过了《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全面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决胜全面小康、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巩固全市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3 修改)》,结合黄石城乡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制订本规划。规划明确,力争到2018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7年
各种好消息爆棚
其中最让黄石人关心的是
大冶湖新区建的咋样了?
湖北国际枢纽机场(顺丰机场)将如何规划建设
虽然属地在鄂州但黄石更有区位优势
还有市民非常期待的轨道交通
等等......
也是未来五年黄石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此外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黄石为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给黄石带来新的变化
135编辑器
“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大冶湖生态新区基本建成。全市城镇化率超过65%。黄石市城镇人口达160万人,市域副中心阳新城镇人口达30万人,大冶、阳新各形成5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镇。新建城区雨污分流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黄石和大冶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阳新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建筑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磁湖西岸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按照“一主、两副、三组团、三轴多走廊”的布局结构,大力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即以黄石中心城区为中心,大冶城区及阳新县城为副中心,以棋盘洲经铁山至武汉光谷大道沿线、长江黄金水道沿线、106 国道沿线地区作为市域对接区域的发展主轴,以棋盘洲桥至黄咸高速、武穴桥至杭瑞高速、大广高速三条交通走廊构建多条城乡发展走廊。“南向对接、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四大工程全面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迈进,大冶湖新区首期总投资 130 多亿元的“三园”(园博园、矿博园、奥体公园)、“三馆”(生态馆、地质馆、城市综合馆)、“三中心”(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全面推进。黄石市区与大冶市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
黄石市城市地区规划结构图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推进棋盘洲、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武九客专、武汉至阳新高速、鄂州至咸宁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规划启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在我市通用机场未建之前,筹划与鄂州物流空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顺丰机场”)的对接,形成“三纵两横一联”主骨架综合运输通道,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沿江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以黄石都市区综合运输枢纽为主,以兴国综合运输枢纽为副,以大冶西北、西南和阳新东部、西部等运输枢纽多点支撑的“一主一副多点”枢纽布局,形成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布局新建公铁零距离换乘客运枢纽 3 个,新改建 8 个等级客运站,适应农村客运站需求。大力推进综合公共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发挥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优势,逐步拓展综合性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平台和企业集团,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棋盘洲、花湖、罗桥、阳新城北等四大综合物流园区,以及覆盖到乡村的生活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快递服务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按照“拓骨架、通经络、提标准”的总体思路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改造。
拓骨架,就是重点实施“1 个贯通、2 个隧道、3 个延伸”工程,即:沿江路贯通,新建章山隧道和黄思湾隧道复线,湖滨大道延伸至阳新、东方大道延伸至铁山、苏州路延伸至老下陆,实现主城区与阳新中等城市、7 个小城镇群之间的快速对接。通经络,就是完善区间路网体系,重点推进 15 条城市道路、3 座人行天桥、2 处地下通道建设,形成城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城市路网大循环。
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到2020 年,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占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