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至道九年,卢靖琛走马上任工部都水清吏司。值年,永陵雨涝,凡近江、湖、河低洼之区,间有积水淹浸秧苗;六月,总督上书:“日又复大雨如注,江潮涌灌,倒漾入城,大门外附近民房庐舍亦被淹漫。”派令委员卢靖琛南下治水。
【第一幕】卢靖琛北上永陵走访当地居民,发现城内积水严重,污秽之物荡涤无遗,臭气熏天。又访雨涝灾况严重之地,发现洪水势大、水闸年久、失修,断定是官绅堵塞水闸而不及时开启的原因造成了城内河道的死水状况。
(卢靖琛,当地居民a)
【第二幕】靖琛发现原因后不急着上书回报,找了当地治水官员陈道明做进一步了解,道明说上任官吏之所以选择关闭水闸是因为朝廷经费不够,而吴地水涝又频繁,关闭水闸曾一时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就沿用至今,不过已有其他良方。卢靖琛问是何良方?得知原来此方原是引湖入海。商讨之下,凿山取道虽解燃眉之急终也不是长久之计,靖琛劝阻再议。此计虽暂搁,但陈卢二人惺惺相惜。
(卢靖琛,陈道明)
【第三幕】新计尚未谋划,永陵再降暴雨。随之引发了时疫,灾情愈发严重,黎民滋惧。道明找来靖琛,宣为民心切,插桩定志,欲先斩后奏,使后湖之水倾泻无余而后快。靖琛认为凿山取道之举弊大于利且有切断龙脉的危机,不允。两人不欢而散。靖琛怜惜道明慧根,是夜欲访再行劝说,发现房中有一居士。此人面如常色修八尺有余,竟不留辫。谈话间,原来二人同为反qin 复 明之士,借此番治水欲断大 清 龙脉。
(卢靖琛,陈道明,居士b)
【第四幕】两人相谈甚欢,靖琛悄然离去。回去后左思右想,知此事兹体盛大,不敢轻举妄动。翌日面无二色,照常访问灾情,欲倾其重为根治时疫,同时暗中收集妄逆之证。龙潭虎穴中,常有窥窃,靖琛愈发难行。一连数日走访,靖琛不慎感染时疫,卧病在床。
(卢靖琛)
【第五幕】道明借机大型水利工程,凿山如火如荼。一边靖琛身体每况愈下,恐有性命之忧。道明心急如焚,担心招来朝中之人。靖琛借此机会趁机提出要回京养身。道明权益再三,想回京路长,等到京都便是走败行踪再发兵过来,此时已然大功告成,遂应声允诺,并派人跟行。
(卢靖琛,陈道明,随行c)
【第六幕】既出永陵,靖琛心忧龙脉,假意不知监禁,称病无法行路找了个客栈入住,私下委派侍从阿达将消息传出。阿达为防夜长梦多,连夜启程赶赴京口。最终将消息传给了工部侍郎。
(阿达,侍郎d)
【第七幕】侍郎接到消息后不敢停歇,将来龙去脉陈表,上奏朝廷。朝廷发兵守永陵,道明等人的黄粱大梦因此奄熄旗鼓。而靖琛这厢最终也遥遥抵京,赶忙请了大夫,告病休养。
(侍郎d,陈道明)
【第八幕】道明锒铛入狱,罪恶深重,将于秋后问斩。靖琛应邀指认道明,意为最后一审。狱中再相见,二人已各自一方,追忆往事,又各有心锁。尘埃落定,再次不欢而散。道明问斩,靖琛旧疾复发。靖琛抱病家中月余后再次请命朝廷,重修江南水患。时至年关,永陵一案终告一章节。
(卢靖琛,陈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