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吧 关注:833贴子:9,247

回复:梦在红楼之外——《再生缘》与《红楼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皇甫母女囚车过此,被打劫上山,且看作品怎样描写这位少年寨主:“但见他,黄金凯甲身中挂,扎额平分龙两条。”“左边暗佩青锋剑,右首明悬金背刀。”“眼映秋波横俊俏,鼻悬玉胆倚琼瑶。”“分明是,待时而动一英豪。”(107页)


21楼2009-03-26 22:38
回复
    皇甫夫人一见之下不觉惊疑,“看他如此美丰神,岂是根基在绿林。不但生成豪杰貌,更兼还有帝王形。莫非元运应该绝,正是兴亡定霸人。”(103页)这些描写十分大胆出格,明显表露出作者把绿林好汉写成潜龙真命的叛逆精神。因为当此之时,身为朝廷浩封一品夫人的皇甫尹氏,并不知晓寨主的真实身份,居然对草莽之中的“山大王”有如此好感,不仅息了寻死殉节的念头,而且竟愿将女儿许配,“今观这位山中王,配得我,亲生娇女膝前人。”在她心目中,宦室名门可以同山林草莽结亲,见出这位浩命夫人头脑中正统观念比较稀薄,并非迂塞不化之辈。当然,待韦勇达即卫勇娥吐露真情后,即亲如一家,勇娥拜尹氏为继母、与长华结为“兄”妹。[稗]


    22楼2009-03-26 22:38
    回复
      比之卫勇娥,皇甫长华的正统气息要多一些。她坚守门第闺仪,不愿委身草莽。但长华也是一位曾经征战的女将军,虽未改妆,颇负英名。后来贵为皇后,力效前贤,慎修母仪,有时却仍不免流露“将军性”。


      24楼2009-03-26 22:39
      回复
        比方当天子将哪君玉清事相瞒、很少到后宫时,她便口出怨言


        25楼2009-03-26 22:41
        回复
          ,“呵呀,罢了!罢了!嫁什么天子!做什么娘娘!一人宫中举动难,满门骨肉不团圆。


          26楼2009-03-26 22:42
          回复
            人说是,椒房guo母方为贵;我观来,凤阁龙楼倒像监。”(854页)


            27楼2009-03-26 22:42
            回复
              搔首呼天欲问天,问天天道可能还?[稗]
              尽尝世土酸辛味,追忆闺中幼稚年。[稗]
              姊妹联床听夜雨,椿董分韵课诗篇。[稗]
              隔墙红杏飞晴雪,映榻高槐覆晚烟。午绣倦来犹整线,春茶试罢更添泉。地邻东海潮来近,人在蓬山快欲仙。空中楼阁千层现,岛外帆措数点悬。侍父宦游游且壮,蒙亲垂爱爱偏拳。风前柳絮才难及,盘上椒花颂未便。管隙敢窥千古事,毫端戏写再生缘。也知出抽云无意,犹伴穿窗月可怜。写几回,离合悲欢奇际合;写几回,忠奸贵贱险波澜。义夫节妇情向报,死别生离志更坚。慈母解颐频指教,痴儿说梦更缠绵。自从憔悴查堂后,遂使尝湘彩笔捐。刚是脱靴相验看,未成射柳美姻缘。庚寅失时新秋月,辛卯旋南首夏天。归掉夷犹翻断简,深闺闲暇复重编。由来早觉禅机悟,可奈于归俗累牵。幸赖翁姑怜弱质,更忻夫婿是儒冠。挑灯伴读茶声沸,刻竹催诗笑语联。锦瑟喜同心好合,明珠早向掌中悬。亨衙顺境殊安乐·,利锁名缓却挂牵。一曲惊弦弦顿绝,半轮破镜镜难圆。失群征雁斜阳外,羁旅愁人绝塞边。从此心伤魂杳渺,年来肠断意犹煎。未酬夫子情难已,强抚双儿志自坚。日坐愁城凝血泪,神飞万里阻风烟。造物不须相忌我,我正是,断肠人恨不团圆。重翻旧稿增新稿,再理长篇续短篇。岁次甲辰春二月悠悠十二年来事芸窗仍写再生缘。尽在明堂一醉间。[稗]


              31楼2009-03-26 22:43
              回复
                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文字,提供了有关作家生平创作的可靠信息,同时亦可窥见其七言排律的功力不同凡俗。恰恰《再生缘》的续作者梁楚生在第二十卷之首亦有一段自述之文,寅格先生指出,两相比较“高下优劣立见”。楚生之文不长,举出可资比照:[稗]
                年来病骨可支撑,两卷新词草续成。胡乱诌来胡乱写,也无次序也无文。怎同戛玉敲金调,聊作巴辞里句听。偏遇知音频赏鉴,欲求廿卷嘱谆谆。无可奈何重握管,枯肠搜索续前情。笑予暗作氨氢使,鹊桥早架渡双星。既已于飞偕凤侣,又可好,乃梦熊罢呈趾振。噬我年将近花甲,二十年来未抱孙。藉此解颐图吉兆,虚文纸上亦欢欣。一支彩笔天花坠,弦外余音尽还明。十九卷成登二十,蠢斯衍庆吉祥呈。[稗]
                对于长篇排律这种诗文体裁,要想驾驭自如,基本的一条自然是要善于运用对偶和协调平仄,即遵循体式音韵方面的限制。一般作者往往为了对仗工整音调铿锵而损及内容,使思路脉络不能贯通,裁制事理繁复的长篇,这种缺陷尤其明显。高明的作者则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为所缚。深于此道的寅格先生指出,“吾国昔日善属文者,常思用古文之法,作骄俪之文,但此种理想能具体实行者,端系乎其人之思想灵活,不为对偶韵律所束缚。”“此等之文,必思想灵活自由之人始得为之。非通常工于骈四俪六,而思想不离于方彝之间者,便能操笔成篇也。”而《再生缘》原作和续作之词之高下判然,原因正在于此,“楚生之记诵广博,虽或胜于端生,而端生之思想自由,则远过于楚生。撰述长篇之排律骄体,内容繁复,如弹词之体者,苟无灵活自由之思想,以运用贯通于其间,则千言万语,尽成堆砌之死句,即有真实情感,亦堕世俗之见矣。不独梁氏(楚生)如是,其他如邱心如(按:《笔生花》作者)辈,亦莫不如是。《再生缘》一书,在弹词体中,所以独胜者,实由于端生自由活泼思想,能运用其对偶韵律之词语,有以致之也。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均见《论再生缘)))[稗]


                32楼2009-03-26 22:44
                回复
                  【上完】
                  下:http://tieba.baidu.com/f?kz=556681317


                  33楼2009-03-26 22:55
                  回复
                    • 114.245.192.*
                    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弹词本《再生缘》,是上海的一个姓秦的说书人写的,80年代出版的,很好看,情节生动,语言幽默,一直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可惜市场上现在已经很难买到了。


                    34楼2009-05-08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