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布莱耶钢琴吧 关注:16贴子:91
  • 0回复贴,共1

乔治布莱耶与肖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法) 乔治布莱耶《肖邦的滑铁卢》 1962年
○远人
将一件作品贴上“前卫”的标签既轻而易举,也是在今天已显褪色的伎俩。但法国当代画家阿尔芒的作品首次出现在我眼前之时,我不由便在心中涌上“前卫”二字。之后不论何时面对,其作品总是激起我内心的波澜,并加深我对现代的感受。

阿尔芒的主要作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说他是行为艺术家或许更为恰当。他最惊世骇俗的展览是将无数废品倾倒在克莱尔特画廊。从画廊的地板到天花板,堆满了从垃圾运输车上运来的各种废品,致使观众根本无法进入。面对评论家们或褒或贬的关注,阿尔芒的回答是进入他“愤怒”作品的创作阶段。其中《肖邦的滑铁卢》使我尤为震动。
像是缘于破坏冲动,阿尔芒用斧头、大剪刀和台面切割机将小提琴与钢琴砍劈得七零八落,好像阿尔芒对这些被人视为圣物的乐器充满愤怒,非得将它们毁灭到无法出声为止。
问题来了,阿尔芒不喜欢音乐吗?不喜欢音乐可以不听音乐;阿尔芒憎恨乐器吗?憎恨乐器可以让自己远离乐器。一定要将物品毁灭,通常来说,只能说明毁灭者对被毁物的憎恨达到非比寻常的程度。
但有谁憎恨过乐器?
即使一个从未碰触过乐器的人,也绝不会对乐器产生憎恨,因为乐器给人提供的,仅仅是它的旋律。很难想象一个人终生不听音乐。音乐的产生,毕竟是对人心的触动。就好比肖邦,这个流亡异乡的波兰爱国者,这个被情人乔治·桑谑称为“亲爱的尸体”的男人,这个渴望自己早逝就真的早逝的天才,始终就在音乐中喃喃自语着无穷愁绪。因此肖邦的音乐不同于巴赫,因为它不是福音;也不同于贝多芬,因为它不是对生活的理解。肖邦音乐所横跨的,是从爱到愤怒、从快乐到忧伤、从温柔到骄傲、从谦卑到蔑视。简言之,肖邦在音乐中展现和触及的,是灵魂的密语,它把不可预期性和神秘性同时展现在听者的意料之外。
肖邦的音乐吸引一代又一代人的耳朵和灵魂,阿尔芒直接将他的作品命名为《肖邦的滑铁卢》,表面上看,似乎是阿尔芒对肖邦的音乐产生极度的厌恶。套用尼采的名言,他也可以将这件作品直接叫做《肖邦死了》。
但可以有把握地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肖邦的音乐就不可能死去。只是,换个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始终在变,人心也在变。这些改变的直接后果就是,爱在人心中消失,愤怒在人心中消失,快乐在消失,忧伤在消失,温柔和骄傲也在消失,谦卑与蔑视更不再在人心中有立足之地。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肖邦的音乐继续响起,那些倾听的人也不见得就是在真正地理解一颗灵魂,更不见得就是在理解肖邦所在的时代。
现代人总愿意立足于现代。没有人会否认,现代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冷漠的时代。时代冷漠,是因为人心冷漠。难以想象,一个人心冷漠的时代还会有肖邦的位置。但肖邦的音乐确实存在——这种存在是不是因为肖邦已成一个符号,可以让现代人堂而皇之地附庸风雅?如果仅仅如此,面对肖邦的听众,或许就只是集体拥有虚伪的听众。
从不虚伪的肖邦,在今天只能面对虚伪的听众,难怪阿尔芒会愤怒到如此地步。
他说肖邦遭遇到滑铁卢,或许就因为整个现代社会已变成艺术的滑铁卢——伟大变成失败,神圣变成失败。阿尔芒砸碎的乐器奏不出一个音符。在今天,会有几人能在音符破碎后的寂静中懂得哀悼?因为哀悼的对象不会是肖邦,恰恰是我们自己。


1楼2018-02-27 11: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