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每当一部作品出来,总是会有不同的意见,批评、辩护、争论乃至争吵,最近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也不例外。
有些评论集中批评《团》在各个省台恶劣地竞争收视率,对此我觉得当然可以批评,但是没必要上那么大的火力。观众的眼睛雪亮亮,一部作品要“叫好”,靠炒作绝对炒不起来,最近几年中国的一些电影大片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炒得很热,口碑很差,票房和“粉丝”有相似之处,都和作品的优秀与否没有正相关关系。一部“烂片”也许会有很好的票房成绩,但是好作品却一定会洗净铅华,给观众留下越品越醇的人物和故事,同时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在我看来,《团》是这样的作品。
《团》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事实上,最完美的东西只能存在于各人的心里。在千头万绪的“意识流”中,我只想重温我们久已忘却的现实主义原则和一些美好的价值,前者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后者是“崇高”。《团》的优秀在于创造了“团长龙文章”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在这个人物的种种苍凉、油滑、机智、荒诞以及靠谱、不着调背后,有一种打动人的“崇高”美,尽管这位龙团长和他的弟兄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是衣衫褴褛、形容猥琐。
当然,龙文章崇高吗?这确实是个问题。“崇高”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把具体的人事同更高的价值更壮怀激烈的事业联系起来的感觉。不是一个“高大全”式人物就一定崇高的,以蜀汉丞相诸葛亮来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只能说此人敬业、优秀,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很崇高。“谨慎”是很具体的办事态度;“死而”却是有大目标、大情怀。回头再说龙文章,这个人的油滑、荒诞、不着调,是应对战争这一更大荒诞的具体表现,但在骨子里,他有自己的大情怀、大目标,有对这些东西的向往。
故事是写战争的,因此,对于战争的态度,是剧中每个人物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于日军驻守南天门阵地的竹内连山来说,战争最终演化为“挖洞”,这个和他学土木工程专业出身有关,但是这个挖洞的目的是什么?是屠戮和更多的屠戮;对于禅达的最高长官虞啸卿师长来说,战争是他的生活,这点让美国代表“老麦”不满,说虞啸卿太“热爱战争”;对孟烦了这个有文化的士兵来说,战争是怪诞的机器,而他和自己的同袍们应该尽可能逃出生天,同时,他还时不时跳出来,颇有历史感地反思这伙人漫长的逃窜与战斗生涯。龙团长与这不同,他爱惜身边将士,尊重这伙人贪生怕死式的求生欲望,但在他的回答中,有比生死更高的东西,那就是“灵魂”。
“我在找我们丢掉的魂,找不回来,我们这辈子都不得安宁。”这句台词很重要。你看这位老兄时不时像个混混儿,时不时又有种刻骨铭心的深沉,其实底色是对坚定灵魂的寻找,不仅在帮着弟兄们找,也是在为自己找。当“炮灰团”的士兵们随着飞机失事散落在南天门外的丛林中,这群心如死灰的人就乱了套了,在狼奔豕突的鼠蹿中,他们的生命力甚至比被他们匆匆践踏的灌木草丛更低;在积年累月的失败、溃逃之后,他们已经把现世的生活过得生不如死,但又浑浑噩噩苟活着,成了精神上的“难民”、“游民”,要摆脱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必须要重新召唤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让这帮人知道自己在干嘛、能干嘛,让这群中缅边境战场上的一群溃兵知道,作为军人或者作为人,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龙文章开出的药方是“向死而生”。故事最重要的发生地点,集中在两处:分别处在怒江东西岸的“禅达”小镇和“南天门”,南天门意味着“战斗”状态,而禅达则是一种相对的平静,对剧中很多士兵来说,多多少少,这二者的区别是“死地”与“生门”的区别。但是,在团长的心目中,这两者都处在“战争状态”下,人们都在生、死一线之间徘徊。故事从龙文章带领溃兵打出南天门始,到他带领重生的军人打进南天门并最终获得一个对他们来说荒诞无奈的胜利止,南天门的敌人堡垒最终成了这群人的生门。溃兵们,你想活吗?想要尊严吗?那就一往无前去战斗。逃窜没有出路,偷生没有前途,那样的话,等着你们的,只有死或者比死更可怕——生不如死。
当对峙在怒江两岸的中日士兵用载歌载舞的荒诞形式消磨不交火的无聊时光时,是龙文章打出的一发炮弹击破了“炮灰团”的幼稚。你以为这里有和平?错得太离谱了。这是战争,是杀机四伏的战场,不是和平时代的“我型我秀”。果然,日军几乎以零反应速度用百倍的炮火加以还击,因为他们的炮架早已架好。
“为国者,不可忘战”,更何况已经你死我活打了好些年了,民族大义和存亡斗争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生命诚可贵,和平价更高,但在血肉模糊的战场上,头脑清醒,唯此为大。
龙文章的崇高感,就是在这些荒诞与真实、热血与理性、无情与有义的复杂交织中呈现出来的。龙文章唱的这一出是:“生存的机会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这个人,贪生、要安逸、要尊严,但是他知道并实践着,用最真实和惨不忍睹的斗争去换取。所以,这是一个悲情的英雄,至于崇高,虽不至亦不远矣。
《团》的结尾,镜头摇回当代,一个老人在禅达街头,这是60年之后的孟烦了,他看着过来过去的年轻人,看着他们的脸,一个个像极当年的同袍,他们会不会有着不同但是相似的迷茫?会不会不知道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会不会在生活压力下变得浑浑噩噩?但是这个曾经来过、活过的老人,明明白白地记得,曾经有一个人、有一个团,在千里崩溃的抱头鼠蹿中,抓住了希望,赢得了这辈子的安宁,还有尊严。(文/杨凯)
有些评论集中批评《团》在各个省台恶劣地竞争收视率,对此我觉得当然可以批评,但是没必要上那么大的火力。观众的眼睛雪亮亮,一部作品要“叫好”,靠炒作绝对炒不起来,最近几年中国的一些电影大片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炒得很热,口碑很差,票房和“粉丝”有相似之处,都和作品的优秀与否没有正相关关系。一部“烂片”也许会有很好的票房成绩,但是好作品却一定会洗净铅华,给观众留下越品越醇的人物和故事,同时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在我看来,《团》是这样的作品。
《团》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事实上,最完美的东西只能存在于各人的心里。在千头万绪的“意识流”中,我只想重温我们久已忘却的现实主义原则和一些美好的价值,前者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后者是“崇高”。《团》的优秀在于创造了“团长龙文章”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在这个人物的种种苍凉、油滑、机智、荒诞以及靠谱、不着调背后,有一种打动人的“崇高”美,尽管这位龙团长和他的弟兄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是衣衫褴褛、形容猥琐。
当然,龙文章崇高吗?这确实是个问题。“崇高”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把具体的人事同更高的价值更壮怀激烈的事业联系起来的感觉。不是一个“高大全”式人物就一定崇高的,以蜀汉丞相诸葛亮来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只能说此人敬业、优秀,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很崇高。“谨慎”是很具体的办事态度;“死而”却是有大目标、大情怀。回头再说龙文章,这个人的油滑、荒诞、不着调,是应对战争这一更大荒诞的具体表现,但在骨子里,他有自己的大情怀、大目标,有对这些东西的向往。
故事是写战争的,因此,对于战争的态度,是剧中每个人物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于日军驻守南天门阵地的竹内连山来说,战争最终演化为“挖洞”,这个和他学土木工程专业出身有关,但是这个挖洞的目的是什么?是屠戮和更多的屠戮;对于禅达的最高长官虞啸卿师长来说,战争是他的生活,这点让美国代表“老麦”不满,说虞啸卿太“热爱战争”;对孟烦了这个有文化的士兵来说,战争是怪诞的机器,而他和自己的同袍们应该尽可能逃出生天,同时,他还时不时跳出来,颇有历史感地反思这伙人漫长的逃窜与战斗生涯。龙团长与这不同,他爱惜身边将士,尊重这伙人贪生怕死式的求生欲望,但在他的回答中,有比生死更高的东西,那就是“灵魂”。
“我在找我们丢掉的魂,找不回来,我们这辈子都不得安宁。”这句台词很重要。你看这位老兄时不时像个混混儿,时不时又有种刻骨铭心的深沉,其实底色是对坚定灵魂的寻找,不仅在帮着弟兄们找,也是在为自己找。当“炮灰团”的士兵们随着飞机失事散落在南天门外的丛林中,这群心如死灰的人就乱了套了,在狼奔豕突的鼠蹿中,他们的生命力甚至比被他们匆匆践踏的灌木草丛更低;在积年累月的失败、溃逃之后,他们已经把现世的生活过得生不如死,但又浑浑噩噩苟活着,成了精神上的“难民”、“游民”,要摆脱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必须要重新召唤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让这帮人知道自己在干嘛、能干嘛,让这群中缅边境战场上的一群溃兵知道,作为军人或者作为人,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龙文章开出的药方是“向死而生”。故事最重要的发生地点,集中在两处:分别处在怒江东西岸的“禅达”小镇和“南天门”,南天门意味着“战斗”状态,而禅达则是一种相对的平静,对剧中很多士兵来说,多多少少,这二者的区别是“死地”与“生门”的区别。但是,在团长的心目中,这两者都处在“战争状态”下,人们都在生、死一线之间徘徊。故事从龙文章带领溃兵打出南天门始,到他带领重生的军人打进南天门并最终获得一个对他们来说荒诞无奈的胜利止,南天门的敌人堡垒最终成了这群人的生门。溃兵们,你想活吗?想要尊严吗?那就一往无前去战斗。逃窜没有出路,偷生没有前途,那样的话,等着你们的,只有死或者比死更可怕——生不如死。
当对峙在怒江两岸的中日士兵用载歌载舞的荒诞形式消磨不交火的无聊时光时,是龙文章打出的一发炮弹击破了“炮灰团”的幼稚。你以为这里有和平?错得太离谱了。这是战争,是杀机四伏的战场,不是和平时代的“我型我秀”。果然,日军几乎以零反应速度用百倍的炮火加以还击,因为他们的炮架早已架好。
“为国者,不可忘战”,更何况已经你死我活打了好些年了,民族大义和存亡斗争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生命诚可贵,和平价更高,但在血肉模糊的战场上,头脑清醒,唯此为大。
龙文章的崇高感,就是在这些荒诞与真实、热血与理性、无情与有义的复杂交织中呈现出来的。龙文章唱的这一出是:“生存的机会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这个人,贪生、要安逸、要尊严,但是他知道并实践着,用最真实和惨不忍睹的斗争去换取。所以,这是一个悲情的英雄,至于崇高,虽不至亦不远矣。
《团》的结尾,镜头摇回当代,一个老人在禅达街头,这是60年之后的孟烦了,他看着过来过去的年轻人,看着他们的脸,一个个像极当年的同袍,他们会不会有着不同但是相似的迷茫?会不会不知道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会不会在生活压力下变得浑浑噩噩?但是这个曾经来过、活过的老人,明明白白地记得,曾经有一个人、有一个团,在千里崩溃的抱头鼠蹿中,抓住了希望,赢得了这辈子的安宁,还有尊严。(文/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