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褶子油盐店吧 关注:157贴子:29,869
  • 2回复贴,共1

打开一本书,你就会躲开世俗纷扰的、喧嚣的城市,走进“柴门儿虚掩”的田园意境,你尽可以远望南山,篱下赏菊,尽去胸中之沟壑。一行行文字,有如整齐排列的禾苗,孕育着希望,每一个汉字都像饱满的种子,会在心里生根发芽。你没见那稿纸吗?多像个筛子,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丰收的思想。
  如今的社会越发的丰富多彩了,电视、电脑几乎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人们接受知识的载体已不仅仅是书了,但我还是喜欢看书。
  深夜里翻动书页的声音,如一首七绝,更如一首琵琶弹奏的小夜曲,平仄压韵,奇妙无比。读书时,身旁便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窗外便有了罗密欧,书房也就成了一百单八将的演武厅。书中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在空气中弥散着,那是令人如痴如醉的芬芳,有如春天花朵的气息,吹到脸上飘在心头。我们老祖宗发明的这纸张与汉字,是任什么东西也取代不了的完美组合。因此,中国人读书叫“捧读”可见书的神圣。
  古代文人即使不拿书,也要摇一柄纸扇,扇面上写几个字,画一幅画,为的就是那股墨香味儿。有墨香的人儒雅清俊,叫书生,都是被佳人列入“赏心悦目”之列的。
  现代社会的人,多少有些燥动和狂热,满街的流行歌曲,激烈的节奏在空气里振荡,心脏病人急剧增多,躲进商店或出租车也不能幸免,远没有书籍给人带来的舒心。我们再也见不到轻摇折扇的书生了,年轻人说那样子很“老土”,于是去掉方巾,把头发染成“彩虹”,丢掉书本,拿一支可以发光的小棍子,跟在歌星、影星或不知被哪路神仙封的“天王”屁股后面,狂舞乱喊。各种欲望在街头撕扯,打做一团,分裂的人格对饮于酒肆。
  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我认为一刻也不能丢下,如果文化成为我们的弱势,那我们就要被迫接受别人的强势文化。我们文化精髓的部分在书里,是我们挺直脊梁的营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线!
  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迈向世界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但我已感到“西风东渐”的那一丝凉意,拿起一本书展开放在膝上,权当御寒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3 11:44回复
    各种欲望在、、、、撕扯。这话让我想起来,有次上街,我突然间就心灰意冷,好像看清了路上每个人。当我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很可怕时赶紧调整自己,找回原来那个兴冲沖傻乎乎的自己,还是这样好呀,满脑子世俗也是生活的动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08 19:35
    回复
      文章特别好,好几天没来了,才看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08 19:37
      回复